相关信息的获取、理解和表达(一)(考点8、9)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相关信息的获取、理解和表达(一)(考点8、9)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考点8 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
需要的信息(c)
一轮复习
2019年中考社会法治一轮复习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一)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P4-6,P16-21

考点解析
1.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的三要素,区别它们的特点和功能。知道如何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以及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学会根据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 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地理位置,知道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能用地图和图表,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知道如何归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3.知道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和图表,用恰当的方式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4.能运用地图和图表来描述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区域发展,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梳理
一、地图三要素
1、方向
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
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 指向标定向
表示法 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箭头所指方向为北
适用情形 即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 有经纬网时 有指向标时
图示
特点 最常用的定向方法 最精确的定向方法

西北
西南
东北

西

东南

30°W
30°E

30°N
30°S
N
S
W
E




A
B
C
D
知识梳理
2、比例尺
一、地图三要素
含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表示方法 线段式 例如: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数字式 例如:1∶5 000或1/5 000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计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大小比较 分子为1,看分母: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小,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知识梳理
3、图例和注记
一、地图三要素
(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知识梳理
二、地图的基本种类
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
知识梳理
三、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选择地图
(1)根据比例尺大小来选择地图
例如:从嘉兴到广州某一景点旅游,出发前先用小比例尺地图查看出行路线,到了广州后,再查看大比例尺地图以确定如何才能到达目的点。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主题的地图
常见的地图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不同的地图功用不同,表示信息的侧重点也不同。
知识梳理
三、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陡坡缓坡
等高线稀疏——缓坡
等高线密集——陡坡
知识梳理
三、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等高线地形图
(2)判断其他重要部位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知识梳理
三、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制作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它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知识梳理
三、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步骤:
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意要求,过两点作一直线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平行图中直线,建一坐标系,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长,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标,并标出坐标值
C.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的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的平行线

















200m
300m
100m
0m
100m
2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D.找出直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
E.过等高线地形图各相交点分别作垂线,并根据其各自的海拔高度确定各点在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
F.用平滑的曲线将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






























知识梳理
三、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4、如何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获取信息
地图 (1)首先看地图的主题,常见的地图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和旅游图等,不同地图的功能不同,表示信息的侧重点也不同,如等高线地形图主要反映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况
(2)看比例尺,一般有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地图内容详略程度也不同,具体地说,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粗略
(3)看图例,将图例与它在图中的位置对应起来,就能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等信息
图表 图表常用来表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变化,常见的有曲线图、拆线图、柱状图、点状分布图,两种事物比较表、多种要素综合表等,如气温曲线图、人口增长图等,学会阅读图表,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拓展
1、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概念

圆弧状况
长度



指示方向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一圈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线长度相等)
相关拓展
2、经度与纬度
度量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经度
纬度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向东西各180°
向南北各90°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西经20°、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相关拓展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
4、半球的划分
一轮复习
2018年中考社会思品一轮复习
考点9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c)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P88-91

知识梳理
一、能根据地图,描述区域的位置
1、描述位置的方法
2、举例
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决定着区域的基本特征。利用地图能够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
(1)经纬度位置可以通过地图上的经纬网来确定。
(2)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周边其他区域或事物来确定,如海陆位置。

如南非的位置:
相对位置: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海上必经之地。
经纬度位置:纬度22?S-35?S
经度17?E-32?E
知识梳理
二、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条件
1.区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
(1)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部为沙漠,沿海为狭窄平原。东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脉,中部分布南非高原和开普高原,东北就分布着斯普林博克平原
(2)地势(地表起伏)地势
整体上东南高西北低;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全国最高点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
(3)水文(河流湖泊等)
主要河流奥兰治河及其支流法尔治河、林波波河。
南非河流主要流向自东向西,奥兰治河、法尔治河自东向西流。东北境线上的林波波河主要流向是自西向东




知识梳理
二、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条件
1.区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
(4)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全境大部分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较多,为雨季;冬季降水较少,为旱季。 (最主要气候类型)
西南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夏季降水较多,为雨季;冬季降水较少,为旱季。
西北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地表以沙漠为主)








西







知识梳理
二、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条件
1.区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
(5)自然资源
南非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红柱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生物(动植物)资源、海洋资源丰富





南非的矿产资源

材料三:这里是世界上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着品种繁多的野生动物,众多的大象、狮子、犀牛、羚羊、长颈鹿、野水牛、斑马、鳄鱼、河马、豹、猎豹、牛羚、黑斑羚、鸟类等异兽珍禽;这里有一望无际的丛林原野,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也有白雪皑皑的高山、森林、热带沼泽、无垠的海洋与沙滩、寂静的河流…… ——《中国地理——南非》
知识梳理
三、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人文特色
1、区域的人文特色
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区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
2、举例
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和文化,既有融合也有碰撞。位于南端的开普敦是欧洲殖民者在南非最早的定居点,烙下了殖民文化的印迹,有非洲的“小欧洲”之称。
1948年,南非开始实施长达40多年的种族主义制度,南非历史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1990~1991年间,政府废除了构成种族隔离的所有法律条文。如今,各种族逐渐融合,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知识梳理
四、感受区域的发展
1.一个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认识。
2.南非依靠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如,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等。

知识梳理
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自然资源
等自然要素
自然环境

地形类型、地势(地表起伏)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等

河流、湖泊等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等)

人文环境
(社会生产生活环境)


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习惯等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环境——社会环境
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城市、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交通、旅游等)
人文生活
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区域发展
“因地制宜”
和谐
可持续
真题演练
命题点1 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例1】(2018?嘉兴) 嘉兴南湖有个湖心岛。据图5判断,湖心岛位于
A. 揽秀园的东南方 B. 会景园的西北方
C. 南湖大桥的南面 D. 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西南方
B
【例2】  (2015·湖州)湖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观察图1和图2,描述湖州市的地理位置。
真题演练
(1)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经度范围:东经119°14′~120°29′(或:119°14′E~120°29′E) 纬度范围:北纬30°22′~31°11′(或:30°22'N~31°11′N)
【例2】  (2015·湖州)湖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2)结合图2和图3,分析湖州市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真题演练
(2)湖州位于太湖流域,境内多河流、湖泊,是著名的水乡,具有优越的灌溉条件,同时有利于渔业的发展。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适宜,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
【例3】 (2018?杭州B卷)读“某发展中国家 2000-2055 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下列关于该国 2000-2018
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 确的是


A.0-1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命题点2 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
【例4】(2016湖州卷)(8分)2016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长江经济带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湖北省在其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6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覆盖了11个省市,其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2分)
(2)根据图7,描述湖北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选择其中相关的两个特点,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6分)

贵州
浙江
自然环境: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河湖众多,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人文环境:港口众多,航运发达;西部有众多水电站,电力资源丰富;东部城市众多。
关系: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西部地处阶梯交替处,落差大,使得水能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水电站;东部平原为主,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航运发达,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航运等。(第一小问能描述四个特点得4分,描述五个及其以上特点得5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

真题演练
命题点3 描述区域的人文环境
【例5】 (2016年杭州市富阳区模拟卷一) 2015年3月,嘉兴、湖州、苏州所属的13个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读图,完成第2—3题。
2.嘉兴位于苏州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3.下列人类活动和建筑最能体现这些古镇风情的是( )
A. 大巴扎 B. 石拱桥
C. 雪顿节 D. 御耕节

C
B
真题演练
【例6】 (2017?台州)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
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
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
(2)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交通

C
D
命题点3 描述区域的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