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2019年中考社会法治一轮复习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一)考点15 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考点16 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考点1 7 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考点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a)考点19:列举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的实例,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a)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下册考点15 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1.知道夏朝到清代先后有哪些封建王朝。2.知道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哪些封建王朝处于统一状态;哪些处于分裂状态;哪些结束了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等。考点解析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北朝东晋南朝隋唐五代十国西夏辽金北宋南宋元明清前2070年前221年1271年1644年一、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替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夏 约前2070~约前1600年 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商 约前1600~前1046年 汤 夏建立400多年后,国王桀残暴无度,位于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商末年国王纣奢侈残暴,于公元前1046年被灭 周 西周 前1046~前771年 周武王 周武王联合其他小国,在牧野展开大战,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东周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周平王 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至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最先称霸。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大 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秦 前221~前207年 秦始皇嬴政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汉 西汉 前202~9年 汉高祖刘邦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后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汉武帝时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新 9年~23年 王莽 王莽即位之初,获得国内各方支持,但采取的改革措施脱离实际,遭到失败,并引发各地起兵防抗。不久,王莽政权被推翻 东汉 25~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 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在他统治时期减轻赋役负担,任用清廉官吏,史称“光武中兴”,东汉末年,出现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三国 220~280年 \ ①官渡之战:时间:200年人物:曹操和袁绍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②赤壁之战:时间:208年人物: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孙权联军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③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吴国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号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统治区域 魏 曹丕 220年 洛阳 黄河流域 蜀(汉) 刘备 221年 成都 四川,荆州一部分,益州 吴 孙权 222年 建业 长江中下游 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两晋 西晋 266~420年 司马炎 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316年内迁匈奴人灭西晋。 东晋 司马睿 ①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②淝水之战:(时间:383年;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③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 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南北朝 南朝 420~589年 \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统治,此后16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成都在建康,历史上合称为南朝。 北朝 \ ①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②6世纪前期,北魏内乱不止,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③5世纪到6世纪末,南朝和北朝对峙的时期合称为南北朝。 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隋 581~618年 隋文帝杨坚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近400年的民族战争和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定都长安。隋朝末年暴发大规模起义,贵族李渊反隋,隋灭亡 唐 618~907年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五代十国 907年~979年 \ 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持续了50多年 宋 北宋 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 960年,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不久,北宋重新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 南宋 1127~1276年 宋高宗赵构 1127年,赵构称帝,后在南方的临安定都,史称南宋,1276年,元灭南宋 知识梳理二、中国历代大事速查表朝代 存在时间 创建者 主要兴替过程 元 1271~1368年 元世祖忽必烈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 明 1368~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建立明朝 清 1636~1912年 清太宗皇太极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可汗,国号“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兵击败明末农民起义军,进占北京,不久以后,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清代奠定了今天祖国的疆域基础,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清帝退位 相关拓展1.历史上几个“特别意义”的朝代秦朝、西晋、隋朝、元朝。(3)我国历史上主要的统一时期:(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于:(4)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秦、汉、隋、唐、元、明、清。公元前221年,秦朝。(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相关拓展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时间 结束的 分裂割据 秦朝 西晋 (短暂统一) 隋朝 元朝 2 .中国古代史上的四次大统一战国诸侯 混战称雄三国鼎立南北朝 分裂对峙大都宋辽夏金对峙 与并立1271年 忽必烈 1276(灭南宋) 1279年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前221年 265年 司马炎 洛阳 280年581年杨坚长安589年相关拓展综观四次统一,历史成因共同之处有:(1)人民受分裂、战乱之苦,渴望和平统一。(2)封建经济要在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中才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3)分裂时期各民族间人民的友好交往从未停止过,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因素。造成封建国家分裂的原因共同之处有:(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2)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相关拓展两点认识:(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支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具有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2)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期间尽管有低潮、曲折甚至是暂时的倒退,但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1、国家统一;2、民族融合;3、疆域版图扩大相关拓展3.隋朝和秦朝类似,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短暂而又重要的王朝,请列举两朝相似之处。(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2)都是短命的王朝,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4年;隋朝持续37年。(3)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朝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骊山陵等;隋朝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等。(4)开创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5)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相关拓展文景之治——西汉光武中兴——东汉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遗风——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4.中国封建社会的清明治世相关拓展分封制——周朝郡县制——秦朝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行省制——元朝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秦朝开创,各朝代加强5.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相关拓展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农牧文化交融;文明高度发展。6.一些重要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隋唐:开放与革新的时代。宋朝:元朝:大一统;开放与交流;科技发展。明清:农耕文明繁盛;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疆域基础;文化出现新旧交织。相关拓展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东汉三国魏晋以来,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苏湖熟,天下足)真题演练命题点1 我国古代重要的制度【例1】(2017年丽水卷)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右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 A . ①② B.②③ C . ①④ D.③④B真题演练命题点2 朝代更替【例2】 (2018年嘉兴市南湖区一模)下列对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出现的著作,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道德经》??? ②《齐民要术》??? ③《本草纲目》??? ④《史记》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