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三)(考点17)课件(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三)(考点17)课件(15张ppt)

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
2019年中考社会法治一轮复习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三)
考点15 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考点16 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考点1 7 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
考点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a)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105-108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2-8、98-100
考点1 7 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



1.结合史实,分析元朝的建立及统一,知道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
2.结合史实,分析明清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或意义。
考点解析

一、元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1.建立及统一:
12世纪时,蒙古各部混战不已,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他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元灭南宋,不久,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一、元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2.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1)政治方面:
忽必烈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意义: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
(2)边疆治理方面:
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并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
意义: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一、元朝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2.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3)经济方面:
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
意义:北方农业由此得到恢复和发展。
(4)交通方面: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了两段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意义:交通畅通,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还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5)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6)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汉族人也流入边疆,开始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

二、明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1.政治上:
通过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措施,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2.经济上:
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明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二、明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3.边疆治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上:
(1)抗击倭寇:
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人们称之“倭寇”,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2)收复台湾: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1662年初,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次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3)增修长城: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明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3.边疆治理及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上:
(4)改土归流:
明成祖时,在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取消土司制度,设立与中原地区相同的行政制度,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这就是改土归流。
(5)茶马贸易:
古代中原王朝还发展起用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茶马贸易制度。到了明朝,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措施 作用或意义
修建避暑山庄 成为清统治者处理民族事务的政务中心,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联络感情
乾隆皇帝亲自接见回归的蒙古土尔扈特部 加强了民族团结
西藏达赖、班禅通过金瓶掣签确定;由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密切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西南:改土归流 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西北:18世纪中期,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平定了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乱,后来,清政府在该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严厉打击了破坏国家统一的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
三、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知识梳理
措施 作用或意义
东北: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入侵,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巩固了边防,维护了领土主权
内外蒙古地区:实行盟、旗两级管理体制 密切了蒙古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理
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密切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共同作用: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团结;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相关拓展
清朝
明朝
改土归流
修长城
防御
修庙
平定叛乱
抗击沙俄
抗击倭寇
册封
(威)
金瓶掣签
怀柔(恩)




真题演练
命题点1 元朝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例1】(2018?湖州)小明要上网查询中国古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历史资料,以下查询关键词合适的有
①改土归流 ②宣政院
③伊犁将军 ④驻藏大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真题演练
命题点2 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例2】(2018?绍兴义乌)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以下文物可以佐证的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有

?
?
滇王之印(汉) 掣签用的金瓶(清) 四川彝族土司印(清)
①君主专制 ②农耕经济的繁盛
③中央集权 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真题演练
命题点2 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例2】 (2018?宁波)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下列属于清朝的举措有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设立宣政院
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真题演练
命题点2 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例3】 (2018?丽水)卢镗,字子鸣,明朝处州人。他一生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奋勇抗击外敌,与戚继光、俞大猷并称“抗倭三将”,名垂青史。下列事件与其功绩性质相同的是
A.霍去病反击匈奴
B.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平定准噶尔叛乱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