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唐的盛衰(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2唐的盛衰(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唐的兴衰同步练习
选择题
1.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右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
A.监察百官 B.起草政令
C.审核政令 D.执行政令
3.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措施体现的思想是( )
A.仁政爱民 B.有教无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育网版权所有
4.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昭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 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
5.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明朝
6.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7.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8.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赞的是(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9.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

曲辕犁示意图 筒车模型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二.材料题
10.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本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
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朝代
发展概况
①____
设置进士科
唐朝
进士、明经最重要;②____、武举开始;重诗赋
宋朝
重③____;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明清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文体是④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C 6.C 7. A 8.C 9.B
10. (1) 隋朝 殿试 经义 八股文
(2) 合理内核: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公正、公平;机会平等,报考条件限制少;录取公平,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回答到一点即可得分)
(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批判性继承。(须体现正反两面性,回答到一点即可得分。

课件29张PPT。唐的盛衰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八年级上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时间
都城
建立者618年长安太原起兵,长安称帝建唐朝新知讲解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在山西晋阳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新知讲解玄武门之变 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新知讲解治国方略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与唐太宗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讲一讲魏征和唐太宗的小故事?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新知讲解治国方略?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杜如晦(585年-630年)房谋杜断新知讲解革新措施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政治上: 新知讲解革新措施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政治上: ②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唐太宗?新知讲解  2.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3.对统治者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1.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以什么标准选拔官吏的?可以网络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隋唐以前: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革新措施政治上: 新知讲解革新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经济上: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新知讲解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新知讲解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3、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4、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思考下列材料,唐太忠治理国家具体措施是那些方面?正确认识君民关系,重视人民的力量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要善听正确意见,虚心纳谏大臣要廉洁奉公
新知讲解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 。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辈出,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武则天讲一讲你知道的武则天?新知讲解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阅读P90,做好勾画1、发展科举,选拔人才
2、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3、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新知讲解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前期注意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终年78岁。新知讲解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官。 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统治措施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开元文集最备”唐玄宗在洛阳建“丽正书院”?为中国最早书院新知讲解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象。新知讲解开元盛世的表现: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筒车是怎样工作的?它的先进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唐代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筒车一昼夜能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劳动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元盛世的表现: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丝织业发达  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2.制瓷业发达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它表面的色釉丰富多彩,造型美妙高超,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唐朝的丝织品三彩骆驼载乐俑开元盛世的表现:新知讲解开元盛世的表现: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唐朝商业的繁荣?1.都市众多3.商人多2.城市规划整齐商业繁荣新知讲解结果: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新知讲解开元盛世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原
因(1)励精图治,任用有改革精神的人做宰相。(2)重视地方治吏,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3)虚心求諫,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具体表现开始使用曲辕犁和筒车,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1)农业生产:(2)手工业发达:1.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2.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3)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等,长安城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和市,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集聚在扬州的商人有几十万之多。(4)大量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开元( 713—741 )
天宝( 742—755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2)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1)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转折点)新知讲解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何共同点?1、他们都善于用人,
2、重视地方吏治,
3、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
4、注重“戒奢从简”,统治期间出现盛世景象。
到“开元盛世”从“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起因 内容武周统治评价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拓 展开元盛世措施 结果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