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19张PPT)

资源简介

专题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专题讲解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侵略与抗争”揭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和特征。本专题贯穿了中国近代史,是广东中考考查的重点专题。就内容组成而言,本专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的反抗和近代化探索。就命题趋势而言,这三部分既可单独考查,又可互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所以考生一定要理清这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近代化探索既是重点,又是热点,可以横向联系世界其他国家的近代化探索进行综合考查,也可以纵向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进行考查。考生在备考时,要予以关注。
专题概述
知识链接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
1842
南京条约
1860
1895
马关条约
1901
辛丑条约
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的抗争:
林则徐
华尔
邓世昌
扶清灭洋
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的近代化探索:
(1)经济的工业化、商品化:
自强
民用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
张謇
(2)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新式学堂
思想启蒙
科技
民主共和
(3)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4)教育近代化:
(5)社会生活近代化:
马克思主义
民主
科学
科举制度
热点问题追踪
1.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1839—2019年——180周年)
(1)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我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司法、关税自主不复存在。
(3)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其原料生产地和消费市场。
(4)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5)产生了深刻的民族危机,导致部分士大夫阶层觉醒。
(6)此后学习西方技术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2. 戊戌变法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精神。(1898—2018年——120周年)
(1)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这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这场运动涌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和启示。
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启示: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只有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教兴国”是关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具体国情作出科学的决策。
专题集训
1. (2018孝感·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耻辱】
材料一 第六款: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恪守……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第六款”“第七款”内容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奋争】
材料二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2)哪一历史事件导致“民国成,清朝灭”?此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
【中国的独立】
材料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
?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中国的富强】
材料四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原因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之所以说它“正确”,主要依据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或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5)综上所述,谈谈中国从屈辱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
只有民族独立,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国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不通等。
2. (2018菏泽)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
材料二 中华民国结束四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
材料四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
?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点”的道路是什么?
中法、中日战役的失败使中国人受到了教训(或民族危机加深);变法自强(或救亡图存)。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材料四中“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
?
?
?
?
(5)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圆了百年强国梦。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深切体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