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富强与创新(复习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2019年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富强与创新(复习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专题复习四
富强与创新
时政导入 明确目标
视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复习目标
1、理清知识脉络,掌握考点,夯实基础。
2、掌握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
3、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能力目标:
1. 中国从站起来、富 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识记)
2.改革开放创造的新奇迹。(识记)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
4.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 析)
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共享发展成果。(理解)
6.创新的意义。(分析)
7. 我国创新面临的问 题与对策。(综合)
课标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回顾中国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飞跃,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 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 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3.积极应对时代挑战,树立创新的意识,弘扬创新精 神。
1.了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 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知道“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
3.了解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识识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 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5.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6.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7.懂得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8.培养创新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19河北中考考试内容
本专题内容 多属于高频考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2019年中考备考中,命题人可以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科技人物等社会热点、时政热点、生活素材来设题,考查基本国情、我国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发展状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 、等知识。也可以和历史知识结合,在综合题中考查。
考点分析 考情回顾
考点 年份 题号 题型 考查点 设问
类型 材料
类型 设题
材料
改革开放
共同富裕 2018 1、9、10 组合式选择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成就 是什么、作用影响 时政热点社会热点 十九大内容、春运变化、海外过春节“洋粉丝”
2017 1、6、30、10、 选择文科综合 我国的成就、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共同富裕 是什么 、做法类、意义 时政热点、社会事件 厉害了我的国相关图片、雄县地热资源利用。高铁发展史、民族文化展示厅
2016 2 组合式选择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认识类 建设小康社会、扶贫、全面二胎政策
近年来河北省近三年中考题分析
考点 年份 题号 题型 考查点 设问
类型 材料
类型 设题
材料
创新驱动发展 2018 5 选择题 科技创新的作用 原因 常规 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场景
2017 30(2)
(3)
(4) 文科综合 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原因、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概括原因认识 时政热点、社会事件 19世纪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铁路发展情况;21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情况
2016 30.(2)
文科综合 科技的作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作用体现 人物事迹 中外科学家及其成果
近年来河北省近三年中考题分析
知识梳理 建构体系


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课
坚持改革开放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腾飞谱新篇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
经济制度改革成就
表现
国家
原因
衡量文明程度标准
措施
原因
如何做
影响
社会
国内
国际
生产力
人民生活
稳定器动力源
重要力量
结论
就业收入保障扶贫
第二
第一科教文等
关键抉择
主要矛盾
经济新常态
发展不平衡
意义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的根本目的
知识梳理 建构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课
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永无止境
感受创新
创新强国
万众创新
认识
作用
原因
创新引擎
科技现状
如何做
树立理念
企业
弘扬创新精神
重要力量
战略重心
经济发展新常态
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不足
优势
落实战略
自主创新
格局平台氛围环境
尊重保护知识产权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富强

国强
民富


改革
开放
创新

历史
进程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党的
领导
机制
体制

共享发展成果




认识
作用

(国家)落实两个战略
(社会)制度平台良好氛围
(企业)增强自主创新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企业
个人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引擎)
核心观点 重点记忆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2、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的 道路,共享发展成果。
6、创新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7、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8、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经济发展
1、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发展目的: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
4、发展中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不平衡
5、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
6、发展策略:基本国策、发展战略
7、发展成果:国家层面、社会、人民生活层面
8、发展目标: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 ( )
A.对外开放是立国之本
B.我国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对外开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C
摸底测试 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用15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测评卷。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2017年的四项数据能反映这一矛盾的是(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是农村居民的2.81倍
城镇新增就业1 351万人,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6.9%,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B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说明改革开放 ( )
①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使 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既要积极 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④是我们国家发展 进步的活力源泉和政治基石
⑤改变了中国,推动我国综合国力进人世界前列
A.①③ B.①④ C.①⑤ D.②⑤
C
4、改革开放40年,春运规模从1亿人次变为近30亿人次,速度从绿皮车变为复兴号,买票从风雪中排队变为80%年票由互联网售出…………春运的变化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 )
①人口增速加快 ②经济的发展
③共同富裕的实现④ 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
D
5.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 )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③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消除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A
6、当前,独一无二的“刷脸”时代已经到来:刷脸取款、刷脸支付、刷脸进站、刷脸登录.....国的刷脸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的引领者。从中我们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 )
①创新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
②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正全方位引领世界潮流,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④生活处处有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7、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国教育经费投人年均增长7. 9%,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党和政府重视对教育的投人,原因主要是 ( )
①我国将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②有利于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③教育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8、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9
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刘永坦、钱七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材料体现了 (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科教兴国战略
③人才强国战略
④党和国家只重视高科技人员
A.①②③ B.①②C.①③④ D.②③
A
9、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说明( )
①国家要更好、更快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
②要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③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④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0、机器人灵巧地采摘黄瓜,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手机云端随时了解养殖状况....在今天的中国乡村,一个个农业现代化场景令人惊叹。出现这此场景的主要条件是( )
①农业科技的进步
②农村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
③农村传统习俗的改变
④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A. 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
A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8日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豪迈宣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例举40年来的我国取得的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复兴号、C919 大型客机 “天眼”望远镜、载人航天工程、港珠澳大桥等。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3)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4)日益开放的世界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 开放以来 ,我国城 乡就业规模持续扩 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 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_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善于学习互鉴,善于合作共赢,善于创新竞争。
12.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
(1)国家重奖科学家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说“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




(3)为培养创新精神,你能对同学们发出怎样的号召?
①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号召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向科学家学习。②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竟争。④我国注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和敢为人先的料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质疑,大胆挑战权威、培养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努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责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一、题型特点:
选择题,主要依托时政材料作为命题素材,这类题目通过时政与课本重要知识点相结合,之后设置问题考查。
二、答题技巧 :
1、认真审题 : 弄清题意,注意限定词,明确要求,知道问什么。
2、寻找关键词: 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将关键词与问题相结合。
3、回归教材:联系教材知识点,确定用什么考点回答
4、组织答案:全面,语言表述简洁明确,使用学科术语。
盘点提升 探究规律










小结


能力
方面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知识
方面


树立
……
观念、意识
做题
解题
改革
创新
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 富强与创新 摸底测试

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 ( )
A.对外开放是立国之本
B.我国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对外开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2017年的四项数据能反映这一矛盾的是( )
A.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
B.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是农村居民的2.81倍
C.城镇新增就业1 351万人,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
D.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6.9%,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使 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既要积极 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④是我们国家发展 进步的活力源泉和政治基石⑤改变了中国,推动我国综合国力进人世界前列
A.①③ B.①④ C.①⑤ D.②⑤
4、改革开放40年,春运规模从1亿人次变为近30亿人次,速度从绿皮车变为复兴号,买票从风雪中排队变为80%年票由互联网售出…………春运的变化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 )①人口增速加快 ②经济的发展③共同富裕的实现④ 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 )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③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消除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6、当前,独一无二的“刷脸”时代已经到来:刷脸取款、刷脸支付、刷脸进站、刷脸登录.....国的刷脸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的引领者。从中我们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创新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②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正全方位引领世界潮流,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④生活处处有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国教育经费投人年均增长7. 9%,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党和政府重视对教育的投人,原因主要是 ( )
①我国将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②有利于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③教育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9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刘永坦、钱七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材料体现了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教兴国战略③人才强国战略④党和国家只重视高科技人员
A.①②③ B.①②C.①③④ D.②③
9、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说明( )
①国家要更好、更快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
②要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③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④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机器人灵巧地采摘黄瓜,无人机喷洒农药,通过手机云端随时了解养殖状况....在今天的中国乡村,一个个农业现代化场景令人惊叹。出现这此场景的主要条件是( )
①农业科技的进步②农村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
③农村传统习俗的改变④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A. 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8日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豪迈宣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例举40年来的我国取得的成就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3)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4)日益开放的世界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2.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 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奖金额度也同步提高50%。
(1)国家重奖科学家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说“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




(3)为培养创新精神,你能对同学们发出怎样的号召?



参考答案

1-10 : C B C D A B B A C A
11.(1). 南水北调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复兴号、C919 大型客机 “天眼”望远镜、载人航天工程、港珠澳大桥等。
(2)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②改革 开放以来 ,我国城 乡就业规模持续扩 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从“引进 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_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 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善于学习互鉴,善于合作共赢,善于创新竞争。
12. (1)①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号召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向科学家学习。②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竟争。④我国注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2)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3)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和敢为人先的料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质疑,大胆挑战权威、培养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努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责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轮复习教案
课题 专题复习四:富强与创新
考点分析 本专题内容 多属于高频考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2019年中考备考中,命题人可以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科技人物等社会热点、时政热点、生活素材来设题,考查基本国情、我国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发展状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 、等知识。也可以和历史知识结合,在综合题中考查。
教学目标 1、理清知识脉络,掌握考点,夯实基础。 2、掌握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 3、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了解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 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2分钟) 1、 视频导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2、出示课题 3、出示复习目标和课标要求 学生看视频,齐读复习目标和课标要求及考试内容 从视频导入,切入《富强与创新》这一课题。
考点分析考情回顾(3分钟) 1、整体分析本专题内容 多属于高频考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2019年中考备考中,命题人可以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科技人物等社会热点、时政热点、生活素材来设题,考查基本国情、我国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发展状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 、等知识。也可以和历史知识结合,在综合题中考查。2、近三年来河北省中考题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近三年来中考中对这一主题的内容的考查情况。 学生倾听、回顾。 让学生从中考的角度和高度认识这一主题在中考中的地位,如何考等相关情况。从而在复习中做到有目的地复习。
知识梳理,建构体系 (15分钟) 请同学们用15分钟的时间,梳理本专题的知识点,并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自读课本,梳理知识,绘制知识结构图。 学生做的知识网络图,自荐上台展示介绍。师生进行纠错、质疑、点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认知与构建。 重在培养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的认识。
核心观点 重点记忆(2分钟) (一)核心观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2、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的 道路,共享发展成果。 6、创新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7、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8、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二)与发展相关的知识1、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发展目的: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 4、发展中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不平衡 5、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 6、发展策略:基本国策、发展战略 7、发展成果:国家层面、社会、人民生活层面 8、发展目标: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重点记忆、背诵。 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
摸底测试 发现问题 (15分钟) 后附摸底测试卷 学生闭卷做题自我检测 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盘点提升探究规律(3分钟) 学生做题、判卷、展讲、纠错。 培养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和做题技巧。
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 (5分钟) 师生共建本节课的知识树。 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回顾在能力与情感方面的提高。 让学生从知识、能力与觉悟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