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维新变法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动脑筋: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谭嗣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部分仁人志士,他们不仅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而且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本节课的内容也由这四个人物的事迹来贯穿的。汉朝时,封建政府用马车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来代称在京城应试的举人。一、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康有为、梁启超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时 间:背 景:发起人:内 容:影 响:二 、 警世洪钟《天演论》说一说: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人士还有哪些活动?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等? ?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他的思想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译述的《天演论》一书出版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胡适在读书时,老师让学生买《天演论》做读本,要学生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文,他说:“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的小孩能发挥的。”但这一点恰好能说明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胡适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康有为赞叹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天演论》的发表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在当时,而是影响了几代人,并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作用: 维新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变法的背景:1898年6月,光绪帝颁 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 布变法开始。变法的标志: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项目 内容 作用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变法的结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讨论: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1.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性质),具有进步和爱国的意义。 2. 虽然它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区别?他们有没有相同点?如有,你知道是什么吗?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并且顽固派势 力过与强大(根本)。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3、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 1、任何一次变法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维新变法 虽然失败了,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着 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 价甚至流血牺牲。? 4、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 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议一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小结:维新变法运动:时间:性质:背景:过程:失败原因1898年资产阶级改革(1)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3)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兴起:公车上书 高潮:百日维新 失败:戊戌政变(1)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2)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