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德国统一》教案课题 德国的统一 单元 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学习 目标 1.分析德国统一的原因、进程、影响及启示。 2.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教育是重要因素;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性。重点 德国统一的进程难点 德国统一的原因、影响、启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灵。 ——歌德 歌德的这些话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当时的德国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 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考察学生已有认知的同时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讲授新课 (一)分裂的德意志 1、阅读课本P66页的内容,概述德意志分裂的状态。 课本P66页第一段(了解即可)2、探究统一的原因 资料: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①这段资料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现状? 德意志的分别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②结合资料探寻,德意志寻求统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国家的分裂状态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二)德意志的统一之路(1)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在德意志的发展,德意志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48—1849年德意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最终失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德意志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1870年,其工业生产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国家的分裂状况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阅读书本P67页的第一段至第三段,最先寻求统一走的是议会和民主之路 2、结合书本内容概述走这条统一之路的具体情况。 ①1848年,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来克福开会,讨论统一问题 ②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3、最后普鲁士联邦王国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统一的? ①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卑斯麦为宰相。 ②卑斯麦的“铁血政策”:对内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对外展开灵活的外交,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展示普鲁士王国国旗:构成普鲁士人口的主要是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在罗马语中,是“好战的战士”的意思。此民族自形成以来,崇尚武功,战争和掠夺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掠夺战争的结果,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也不尽然——在一次与罗马人的战争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青壮年男子全部战死,部落中余下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了不当俘虏,竟然集体自杀。③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注释:A威廉一世(1797—1888)——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威廉一世是一个传统、谦恭、绝对有礼的绅士,是名副其实的普鲁士军官。他的有些判断偶尔会被“妇人之仁”所影响。 注释:B俾斯麦(1815—1898)——体格强壮、个性粗野。(课本图片)他蔑视议会,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注释:C铁血政策——俾斯麦提出的以武力和战争赢得统一的政策。在以后的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诸多战争,都是这一政策的贯彻结果4、怎样评价俾斯麦的“铁和血”政策? 一方面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梦想,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勃兰登堡门——德国统一的象征统一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德意志500多年封建格局的四分五裂局面,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已超过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而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的统一,也是德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三)德国统一的影响 结合书本P68页内容,概述德国统一的影响 正面(积极): 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了良好的基础。反面(消极): 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展的道路。同时德意志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阅读P68资料,针对两种不同的观点,想想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有。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实力。提示:德国强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角度来解释 。 观看图片、资料,总结回答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进行评价。 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总结出答案;稍后教师再做总结 学生阅读材料和图画,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反思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能力还概括能力 这一段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避免教师一讲到底,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史为鉴,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历史 。 课堂练习 1、19世纪中叶,德意志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 C ) ①美因茨②奥地利③拉斯塔特④普鲁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德意志统一”与“两德合并”是人们对近代以来德国两次统一的习惯性称谓。这两次统一的共同点是( B ) A . 东部地区被西部地区合并 B . 促成欧洲格局重大变化 C . 经济需求决定了统一进程 D . 确立联邦议会共和体制3.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的。”它揭示了德国( B ) A.经济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根深蒂固 C.社会保障落后 D.不重视教育 课堂总结 1.背景:内部: ①政治:邦国分立、四分五裂 ②经济:实行封建的农奴制度 外部:拿破仑入侵2.普鲁士道路(经济):(1)进程: ①1807年首相施泰因发布《十月敕令》,废除农奴制度 ②1811年首相哈登堡颁布《调整敕令》,允许赎买封建义务 ③1808-1821年许多国有土地上的农户被无偿赋予地产,封建义务被废除(2)结果:基本完成农业资本主义改造(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普鲁士道路”3.德意志的统一(政治):(1)背景: ①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治统一 ②普鲁士综合实力最强大,成为领导统一的核心 ③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2)概况: 方式: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时间:1864——1870年 过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 结果: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诞生(3)影响: 积极:德国结束分裂状态,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消极:保留了君主政体,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 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现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1德国统一 练习 一、选择题1. “如果不摆脱分裂割据和诸侯纷争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结合所学历史,以下哪个国家的发展最符合这一观点(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 9世纪中叶,德意志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 ) ①美因茨 ②奥地利 ③拉斯塔特 ④普鲁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普鲁士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德意志统一之前曾这样指出:“38条关税界限窒息了内部商业,它们无异于捆绑着人躯体各部的38条绳索,使血液流动不畅”。这说明德意志的分裂不利于( ) A.向国外输送本国商品 B.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C.与其他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 D.国内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发展4. 推动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根本动力是( ) A.强有力的人物领导统一 B.“铁血政策”的力量 C.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强大的军事力量1862年,普鲁士首相在一次议会演讲中说,当前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据此回答第5—7题。 5.材料中,担任当时普鲁士首相的是( ) A.威廉一世 B.威廉二世 C.俾斯麦 D.彼得一世 6.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当前重大问题”指() A.阻止奥地利的阻挠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7.材料中提到的“铁和血来解决”是指( ) A.以军事和武力实现德意志统一 B.镇压新兴的工人运动 C.以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统一 D.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8.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了一幅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此人最有可能是( ) 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威廉一世 D.威廉二世9. 如果要给19世纪末的德国历史概括一个主题的话,最全面恰当的是( ) A.结束分裂 B.迅速崛起 C.陷入战争 D.和平统一10.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的。”它揭示了德国( ) A.经济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根深蒂固 C.社会保障落后 D.不重视教育二、非选择题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9年德意志邦联议会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但由于各邦对推举哪一邦国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争执不下,结果帝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材料二:1862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议会演说中疾呼,“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德意志邦联希望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国家统一,结果又如何? (2)从材料二看,俾斯麦主张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德国的统一? 12.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真实些。”其中“铁与血”、“煤与铁”分别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自己的解释。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所呈现材料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对所给选择项中的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这些国家的历史发展有所了解。该题属于史论结合类试题,主要考查19世纪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正确答案是D。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统一之前的背景,反映出19世纪中叶德意志邦联的严重分裂状态,而当时最大的两个邦国应是奥地利和普鲁士。该题属于容易题。正确答案是C。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统一的原因和背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信息的获取,理解“38条关税”与“窒息内部商业”、“使血液流动不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正确选项。正确答案是D。 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统一的原因,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学生就能从所给选项中得出正确答案,但要把握一个关键词“根本动力”,部分学生可能会错误理解为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正确答案是C。 5-7这是一道一材多用型选择题,它通过一则俾斯麦在议会演讲的典型材料,设置了3道选择题,用以考查学生对德意志统一相关核心知识的理解。第5、6题考查德意志统一这一历史事件及这一历史事件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正确答案分别为C、D,这两题为容易题。第7题考查德意志统一的方式和手段,是对铁血政策的理解,正确答案是A,本题为稍难题。 8.解析:B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晚清”、“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等有效信息的限定词。前者限定了时间,后者所述的事件为德国统一。结合这些限定词,不难发现本题考查的是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角地位。正确答案是B。 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统一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德国统一进程的整体把握,理解德国统一前后历史的特点。本题属于稍难题,正确答案是B。二、材料题11. (1)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结果是失败了。 (2)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用铁血政策来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解析】课标要求简述德国统一,评析德国统一和俾斯麦对德国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属于识记、理解的层次。本题通过两种不同的统一方式来了解德国统一的进程,旨在考查德国统一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试题侧重于识记和理解,以及对所给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12. “铁和血”指武器与军队,即战争。普鲁士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去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具体体现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而“煤和铁”指工业经济,也可指在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割占了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一同意。强大的经济是德国强大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得到了法国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德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德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先后超过法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从此,法国更弱,德国更强。由此可见煤铁资源对德国的迅速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其从经济角度看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对德国发展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二不同意。可从两个角度思考:第一个角度:军事是德国立国的基础,它靠军事完成国家统一;靠军事掠夺资源和资金,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军事对德意志帝国的强大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角度: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仅仅是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的因素,政治上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统一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加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等等,因此并不能仅仅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简单地归结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这是片面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德国统一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八年级下新知导入“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灵。 ——歌德歌德的这些话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当时的德国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新知讲解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状态它由38个独立的主权单位拼凑而成 新知讲解1、政治上:封建割据;由许多君主制小邦组成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新知讲解2、经济状况:19世纪中期,德国的经济基本上连成了一体。但封建割据成为德国发展的障碍。 工业革命下的德意志,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但远远落后于英国与法国,约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其12个大城市的人口总和还不如法国巴黎一个城市的人口数。工业发达,经济实力强大图表阅读小提示:关注标题、区分对象、比较数据 新知讲解2、探究统一的原因①这段资料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现状?②结合资料探寻,德意志寻求统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资料: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德意志的分别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国家的分裂状态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新知讲解(二)德意志的统一之路(1)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在德意志的发展,德意志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48—1849年德意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最终失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德意志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1870年,其工业生产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国家的分裂状况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知讲解1、阅读书本P67页的第一段至第三段,最先寻求统一走的是_____和_________2、结合书本内容概述走这条统一之路的具体情况。议会①1848年,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来克福开会,讨论统一问题②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民主之路新知讲解和平统一的尝试 --法兰克福会议1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会,讨论统一问题。由于各邦君主的反对与干扰,这次会议时断时续。 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对于推举哪一个邦国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各邦争执不下。德意志帝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 在德意志行不通新知讲解3、最后普鲁士联邦王国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统一的?①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卑斯麦为宰相。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 、“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对德国统一的贡献,加上卓越及伟大成就,俾斯麦最后获升任为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 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3月被威廉二世解职。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在德国统一历史进程中,俾斯麦发挥了什么作用?新知讲解 俾斯麦:“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靠多数通过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俾斯麦主张采用什么方式统一德国?武力,战争 历史上称俾斯麦为“铁血宰相”,他所奉行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后来发展为“专制和战争”的代名词。新知讲解对内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对外展开灵活的外交,发动三次“王朝战争”②卑斯麦的“铁血政策”:新知讲解奥地利普鲁士丹 麦法 国186418661870三次王朝战争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课外新知 构成普鲁士人口的主要是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在罗马语中,是“好战的战士”的意思。此民族自形成以来,崇尚武功,战争和掠夺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掠夺战争的结果,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也不尽然——在一次与罗马人的战争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青壮年男子全部战死,部落中余下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了不当俘虏,竟然集体自杀。新知讲解普丹战争,即1864 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发动的战争。1863 年11 月,丹麦王国违反1852 年的伦敦议定书,将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和罗恩堡并入丹麦,引起当地日耳曼居民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乘机向丹麦发动战争。丹麦战败,放弃对两地的权利。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第一步。普丹战争(1864)石勒苏益格、日德兰半岛新知讲解普鲁士奥地利普奥战争(1866)课外新知普法战争(1870) 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挑衅性的“埃姆斯密电”,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但普军仍长驱直入。课外新知③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在这幅图画中,画家将俾斯麦置于画面的中心,并配上白色的衣服,使他成为画面的真正主角。A.威廉一世(1797—1888)——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威廉一世是一个传统、谦恭、绝对有礼的绅士,是名副其实的普鲁士军官。他的有些判断偶尔会被“妇人之仁”所影响。新知讲解注释:C.铁血政策——俾斯麦提出的以武力和战争赢得统一的政策。在以后的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诸多战争,都是这一政策的贯彻结果。B.俾斯麦(1815—1898)——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他蔑视议会,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新知讲解4、怎样评价俾斯麦的“铁和血”政策?一方面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梦想,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新知讲解勃兰登堡门——德国统一的象征统一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德意志500多年封建格局的四分五裂局面,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已超过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而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的统一,也是德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新知讲解(三)德国统一的影响①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一些旧制度。②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完全实现。1.进步性:①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为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统一后的30年内,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2.局限性:新知讲解阅读P68资料,针对两种不同的观点,想想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有。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实力。 提示:德国强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角度来解释 。巩固提升材料一:1845年6月份登记的普鲁士才特尔镇学校,学生上个月缺课登记情况,比如第16号学生,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希.旺肯,这个学生在5月份里面缺了13天的课,为此他父亲要付39个银币的罚款。材料二:1845年之前,德国铁路的铁轨都依赖于进口,但是1850年之后,德国铁路的铁轨都是国产的。 探究: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思考德国统一和发展中的事例对于我们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要重视教育;积极发展民族工业;统一促进国家兴盛1.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2.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4.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德国的崛起……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 统一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德意志500多年封建割据的四分五裂局面,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已超过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而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的统一,也使德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拓展延伸1. 19世纪中叶,德意志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 ) ①美因茨②奥地利③拉斯塔特④普鲁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C2、“德意志统一”与“两德合并”是人们对近代以来德国两次统一的习惯性称谓。这两次统一的共同点是( )A . 东部地区被西部地区合并 B . 促成欧洲格局重大变化C . 经济需求决定了统一进程 D . 确立联邦议会共和体制B3.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的。”它揭示了德国( ) A.经济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根深蒂固 C.社会保障落后 D.不重视教育课堂练习B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3.1德国统一(教案).doc 7.3.1德国统一(练习).doc 7.3.1德国统一(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