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35张PPT)

资源简介


朱八八的事儿
朱重八(17岁)悲惨家事儿:
四月初六父亲饿死,
初九大哥饿死,
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朱重八家族的名字: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朱重八父亲名字:朱五四。
朱重八转运了:17岁当和尚,25岁时,寺庙遭焚毁;他走投无路,参加抗元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智慧、运气,在义军中脱颖而出,后来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导入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2.建立:
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南京明故宫遗址
朱元璋






3.统一中国: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
明 朝 疆 域 图



1).在地图上圈画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说一说与今日中国版图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乌拉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海并及海外诸岛。
明朝为其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今天中国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
4、明朝疆域


2).找出地图上与明朝政权并立的政权,从北京的地理位置等方面思考影响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因素。
明 朝 疆 域 图
3).结合课文第5页内容,观察图例中的长城位置,想一想,明朝统治者为什么要继续大修长城。
明成祖朱棣
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
朝南京偏于江南一隅,不利于控制北方局势;
朱棣在发动政变之前就是燕王,驻地在北京,势力范围也在北京;
当时北方边患比较严重,受鞑靼和瓦剌的威胁,所以朱棣实行所谓“天子戍边”的政策





二、明朝的兴盛
阅读第3页第1段概括明朝兴盛的表现。
1.皇权的加强。
2.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对外交往的密切。
4.市镇经济的繁荣。


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
(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司法方面: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东厂、西厂)

思想方面:八股取士

军事方面:削藩、迁都

强化君权措施
明朝兴衰
1、实施奖励垦荒
2、轻徭薄赋
3、提高手工匠身份
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恢复经济社会政策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明朝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
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
对外交往的密切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政府宣布将郑和下西洋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以示纪念,同时也作为世界的航海日,为什么600年后的今天仍值得纪念?

郑和下西洋
中 国
亚非各国

丝绸、瓷器等


珠宝、香料、药材
中 国
亚非各国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郑和、船员
国王、使臣
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海之荣
当时明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远航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明朝中后期改革措施
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的高度繁荣
《皇都积胜图卷》局部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
南都繁会图

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种类繁多,交易范围广泛,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
——“南都”指南京,
——“东西两洋”指东洋和西洋
——“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
政治上:废除丞相、创立内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措施
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明中后期改革赋役制度。
对外关系上:派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

措施
影响
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
(促进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表明了明朝对国外强大的影响和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强化了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理一理
三、明朝的衰亡
阅读第3页第2段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
赋税负担的增加
土地兼并的恶化
常年用兵等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明末的农民,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明末农民起义
①明朝后期,政府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②后金用兵和连年天灾的重压。
1627年,陕西北部连发旱灾,官吏催逼赋税。高迎详、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席卷陕西、河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
原 因
概 况
李自成
1、背景:


2、人物:
3、时间:
4、口号:
5、建立的政权:
6、灭明时间:
1644年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1627年
均田、免粮
大顺
赋税繁重
土地兼并严重
长期对后金用兵
自然灾害
结合活动,了解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的宣传口号和做法,回答活动中的问题。
阅读课文P 4-3,说说农民起义军的进展如何?结局又是如何?
对明末农民起义,你将作出怎样的评价?(应结合农民的生活状况,赋役压力等方面,围绕起义军口号和具体做法展开。)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四、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后金的崛起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清朝的建立
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

努尔哈赤
①统一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有哪些主要功绩?
③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
②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
④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
1、统一本民族各部。
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



动脑筋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清太宗 皇太极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清太宗皇太极
(1592~1643)
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在位十七年。天命十一年(1626)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对明朝频频用兵,步步进逼,将西部边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
1636年,谁改国号为清,清朝建立。此时为明朝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建号是依附什么传统?有史学家认为其意是与明朝对峙,进而取代明朝。

皇太极(清太宗)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②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①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③改国号为清(1636年)
④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皇太极的有哪些主要贡献 ?
⑤清军入关,迁都北京(1644年)





后金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2.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辽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1.背景: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
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撤出北京。
理一理
农民起义军入京、明朝灭亡以及清兵入关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
1644年明朝被谁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谁降清,迎清军人关,联合清军打败农民起义军?清军始人京,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南明政权的存在。
清军南下的剃发令
清朝统一全国
五、清朝统一全国
清初的反抗
3.一些明末起义军余部联合南明,共同抗清。
1.清初的二三十年间,政府推行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和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等弊政,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
2.新成立的南明政权,在长江中下游和两广、福建地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
1.原因:
2.结果: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清初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
康乾盛世
启示:
统治政策制定要顺民心,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
课堂小结
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
清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清朝



1.皇权的加强。
2.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对外交往的密切。
4.市镇经济的繁荣。
康乾盛世
明朝


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
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
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3.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巩固练习
4.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分别是( )
A.朱温 1368年 B.朱元璋 1368年
C.朱棣 1421年 D.朱熹 1421年
5.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是元末起义军的一位领袖 B.他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的统治
C.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D.他于1421年建立明朝
6.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李世民和朱元璋的相同之处是( )
A.曾生活在社会底层 B.参加过农民起义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是开国君主
8.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皇权的加强的有( )
①废除丞相 ②分封藩王 ③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创内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属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的有( )
①高迎祥 ②张献忠 ③李自成 ④陈友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努尔哈赤的事迹包括( )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改女真为满洲 ③建立后金 ④设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 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玄烨 D.顺治帝福临
13.清入关前的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哈尔滨
14.清初在长江中下游和两广、福建地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的政权是( )
A.南明政权 B.大顺政权 C.大明政权 D.复明政权
15.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夺辽东七十余城,迁都沈阳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一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二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引自《绥寇纪略》) 材料三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引自《明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怎样的历史背景? (2)上述材料中的“闯王”指的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