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秦岭—淮河分南北一、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中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综合各种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地形等,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分区,如图: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区地方北西北区地区地藏青区地方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考你: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描述的各个地方与我国的四大 地理分区联系起来。A: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比较干旱,在它的中东部草原广布,西部沙漠较多。B:长江、黄河的共同发源地,地势高,冰川雪峰众多。C:广阔的平原基本连成一片,黄土高原是它西部最显著的地形区。D:丘陵、平原、山地基本上各 占三分之一,气候温暖湿润。 二、秦岭—淮河分南北习惯上,我们生活中常有“南方”和“北方”的说法,请你阅读书本第23页,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南方”和“北方”指哪些地方?划分依据是什么?2、书本中“南方”和“北方”指哪些地方?划分依据是什么?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大体上东部季风区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地区,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划分依据是: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地形等。三、探究 北方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自然植被景观地形主要有平原、丘陵、山地、盆地以平原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800mm以上,比较湿润;1月均温0度以上,比较温暖,热量充足。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800mm以下,比较干旱;1月均温0度以下,比较寒冷,热量不足。河流多,流量大,无结冰期。河流较少,流量较小,有结冰期。四季常绿,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明显的枯荣变化,冬季枯黄。以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四、探究 北方与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差异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衣、食、住、行”航运状况主要作物河流四季通航,航运发达航运不发达以水田为主以水稻等水田作物为主。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以小麦、大豆等 旱地作物为主。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五、练一练阅读书本第24页的图5—32《中国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以下任务:1、读图,说一说冬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气温差异。2、找一找哪条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等温线的意义是什么?3、概括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个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1月平均气温冬季,中国南方与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冬季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意义:1、这条线以北的冬季气温在0度以下,气候寒冷;以南的冬季气温在0 度以上,气候温暖。2、它是中国南北地理分区的主要依据之一。特点:南北温差大。主要因素:1、纬度: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北方的日照时间短等)。2、季风: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冬季风来临时北方首当其冲,加剧了寒冷。五、练一练阅读书本第24页的图5—33《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以下任务:1、读图,说一说夏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气温差异。2、找一找哪个地区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为什么这个地区的气温最低?3、概括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个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7月平均气温夏季,中国南方与北方的气温差异不大。青藏地区的平均气温最低。因为海拔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造成夏季气温显著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特点:除青藏高原低温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因素:1、纬度:夏季,北方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长。2、季风:夏季风影响到东部的北方地区。3、地形:西北地区盆地较多,地形相对闭塞,热量不易散发。4、海拔:青藏高原海拔高,使气温降低。五、练一练阅读书本第25页的图5—34《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完成以下任务:1、读图,说一说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2、找一找哪条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3、概括中国降水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个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南多北少)800mm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也是东部南北分区的主要依据)【秦岭—淮河分南北】中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主要因素:1、离海的远近不同。(海陆位置)2、夏季风影响的程度不同。(夏季风)五、练一练阅读书本第25页的图5—35《中国水稻、小麦的集中产区》,完成以下任务:把南北方地区人们衣、食、住、行的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并举例说明。运用书本第23页的“民居特色、交通工具、饮食习惯”说明。A:北方冬季寒冷,人们建造住房时往往注意保暖,安装取暖设施。B:南方气候温暖,但比较潮湿,降水多。人们建造住房时往往注意通风、防水。C:南方河流多、水量大、冬季无结冰期,通航能力强。人们在选择交通工具时,水运也是重要一个选择。五、练一练阅读书本第25页的图5—35《中国水稻、小麦的集中产区》,完成以下任务:把南北方地区人们衣、食、住、行的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并举例说明。运用书本第23页的“民居特色、交通工具、饮食习惯”说明。D:北方河流不多,水量不大,冬季有结冰期,通航能力较弱。人们在选择交通工具时,一般较少选择水路。E: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人们的主食以水稻为主。F:北方气候比较干旱,适宜种植小麦,人们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中国四大区域地形示意图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有1、华北平原2、东北平原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有1、长江中下游平原2、江南丘陵3、四川盆地4、横断山脉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中国主要河流分布中国南方地区河流多、水量大、冬季无结冰期。北方地区河流少、水量较小,有结冰期。南方地区的冬季仍然是郁郁葱葱的大地。北方的冬季,植被一片枯黄,大地常常是白雪皑皑,被冰雪覆盖。南方某地山区东北某地的早晨“衣”冬季北方出行中的人们冬季南方出行中的人们但是冬天,人们在屋内……为什么?“食”南方的主食北方的主食水稻小麦“住”黑龙江某地农家乐(古典住宅)黑龙江某地农家(现代住宅)浙江某地农家乐(古典住宅)浙江某地农家(现代住宅)“行”中国北方的公路、铁路交通发达,水运不发达。在春节,北方的农村,人们还有坐爬犁走亲戚的习惯。中国南方的公路、铁路、水运都发达。乘车出行是人们常常的选择。冰天雪地中的马拉爬犁课堂小结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依据:综合各种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地形等)秦岭—淮河分南北(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其中气温与降水差异是主要的分区依据。人文环境的比较(重点比较农业生产、航运业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南北“衣、食、住、行”的不同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