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宪法知识大比拼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多少?对宪法了解多少?依法治国1、每年3月份召开两会,两会的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3、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坚持依宪治国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2、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10-16页的内容,并结合《学导练》中的课前预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自主学习1.我国宪法的构成?2.我国宪法的地位?★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中国共产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思考: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 初识宪法宪法构成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一章 总纲1、我国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原宪法内容 修改后的内容 主席、副主席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去掉此内容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静态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动态行动) 民族关系表述增加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指导思想增加、三个文明增加、奋斗目标表述增加、改革开放根本原因增加 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个文明、美丽和将国家改为强国、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家机构增加 监察委员会 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提倡前增加一句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加一句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拓展宪法的修改为什么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修改宪法听取意见有利于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时政热点1、我国宪法的地位?(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中国网新闻2018年1月4日讯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冯新柱是2018年首位落马“老虎”,也是十九大后第五位接受组织审查的副省级及以上“落马”干部。在此之前,十九大后落马的老虎中,包括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辽宁省副省长刘强,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杰辉等4人,均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审查。孟伟被媒体称为是十九大后首个“落马”官员。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地位?2、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原因:?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2、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如果宪法没有权威…… 上面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启示:爸爸李华 共产党是执政党,爸爸是党员,而且还是执政党的一个不算太小的领导干部,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吧? 儿子,错!宪法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更要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阅读教材P19-20的内容,讨论思考:李华和爸爸的观点,你赞同谁的?为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探究与分享P211)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写在适当位置。2)从这些“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刑 法民法通则立法法物权法婚姻法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提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至高无上的地位最高的法律地位)( 5)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6)宪法是母法,是法律中的法律1、我国宪法的地位?宪 法刑 法民 法继承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出的法律规定。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思考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1)从内容上看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思考: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P22探究与分享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因《收容遣送制度》违背了宪法的相关规定,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思考:收容遣送制度为什么会被废除?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母 法子 法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子法母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微点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点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不能代替其他法律。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a.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b.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从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程序更为严格。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从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程序更为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全面依宪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根本的 活动准则最高的 法律效力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宪治国课堂小结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关于我国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B、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是治国理政的唯一依据,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D随堂练习(单选) 2、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眼。这表明( )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B.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只有宪法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C3、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说明(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其他法律要依据宪法制定C、宪法称为“母法”,其他法律称为“子法”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D4、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规定内容的是(????)①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②国家的经济制度???③商业贿赂问题???④中小学生辍学问题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②D辨析:有人说:“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宪法”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判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理由: 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而不是普通法律的总和,其它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拓展提高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宪治国》教学设计课题 坚持依宪治国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下学习 目标 了解宪法的构成和内容,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认识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和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通过时政,事例等,知道宪法与普通法的区别和联系。 感受宪法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重点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宪法为什么是根本大法难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宪法知识大比拼 每年3月份召开两会,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吗?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国家性质是什么? 国家根本任务是什么? 播放视频《宪法宣传片》,视频中介绍了宪法什么知识?我们这节课系统学习他的构成和地位 学生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从即将召开的两会引起,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把知识与现实进行联系,体现学科的特点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自主学习要求:1.我国宪法的构成? 2.我国宪法的地位? 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中国共产党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初识宪法 思考: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这四章143条是宪法经过5次修改后确定下来的。在诞生中,多次向全社会征集意见,为什么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得出结论: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案例展示,思考: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得出结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如何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引导学生从必要性(原因)上分析 展示漫画,引导学生思考: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结论:?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展示父子对话,让学生阅读教材P20的内容,讨论思考: 李华和爸爸的观点,你赞同谁的?为什么?阅读课本20-21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写在适当位置。 2)从这些“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得出结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我国宪法的地位,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展示漫画思考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得出结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展示孙志刚案例,思考收容遣送制度为什么会被废除?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归纳总结: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易错点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不能代替其他法律。 阅读课本23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结论:a.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b.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归纳总结:从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程序更为严格。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归纳: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从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程序更为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1)全面依宪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3)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案例,思考并回答 学生做好笔记,然后齐读 学生认真观看漫画,回答问题 认真浏览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分享答案 做好笔记 学生自行归纳小结,做好笔记 学生观看漫画,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知识进行自主归纳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分享答案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知识进行自主归纳 初步感知本课重要知识点 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 通过问题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宪法的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让学生通过漫画感知,宪法与其他法律的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引导学生理解“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正确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课堂小结 学生分小组比赛,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同步练习题1、“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这是因为( )A.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B.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 宪法规定了普通法律的制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D. 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对于我国宪法,应当这样认识( )①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②是最根本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③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④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3、“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尊严……”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对宪法宣誓,这是因为,在我国 ( )A.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 国家公职人员是宪法的制定者4、“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宪法权威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规定了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③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④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5、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 )A. 以德治国 B. 依法行政 C. 依宪治国 D. 依法治国6、“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18年3月17、18、1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将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这几次全体会议后,将分别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体现了( )A.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7、简答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其中,“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文件中。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落实“依宪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将会带来法治建设领域的深刻变革,能够让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为保障法治统一性、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引。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你简要谈谈宪法的作用。(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维护宪法的权威?8、综合探究题材料一: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出修改。材料二:“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诞生日。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作为法制宣传日。而几乎每年的法制宣传主题都是围绕宪法进行的。如2016年的法制宣传日主题就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东台市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我思我悟】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必须依据何种法律?为什么以其为依据? (2)【积极参与】为了宣传宪法,东台市某初级中学决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该校策划两种活动形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我思我行】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故本题A是正确的。BCD三个选项都从属于A。2、【答案】B【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团体和公民来说,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们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所以①②③④是正确的,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3、【答案】A【解析】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因此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应对宪法宣誓。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C的说法正确,但说明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的说法错误,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不是由国家公职人员制定的。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A。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宪法权威的认识和理解。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故选B5、【答案】D【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D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是错误的,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C是错误的,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排除,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体现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答案】(1)①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根据所学,从宪法权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安定和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8、【答案】(1)宪法。理由:①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2)活动形式: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图片资料展示;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活动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3)①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知识,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②热情宣传宪法;③自觉遵守宪法;④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的尊严。【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运用,根据所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所以材料中立法法必须依据宪法制定。其原因从宪法的地位、效力和作用回答即可。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只要从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同违宪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坚持依宪治国.pptx 2.1坚持依宪治国同步练习.doc 2.1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doc 宪法宣传片clip.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