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教材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教材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建国初,毛泽东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看完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
现代技术装备,新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就是
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的。(一五计划的背景)
一、“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影响(意义):
从此,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时间:
成就:
基本任务:
P30页第三段第二句
“一五”计划
“一五”期间的鞍山钢铁厂
小组合作:“一五”计划的成就
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批汽车
新中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青藏公路通车
重工业:
(1)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竣工
(2)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并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3)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公路:新藏、青藏、康藏公路
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一五计划”的成就(1957年)
交通
运输业
二、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内容:
意义:
1954年9月
P32第一、第二段
P32最后一段
1956年底 三大改造的完成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三大改造(1953-1956)
原因:P41页第一段第二句 方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公有制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式
(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私有制
私有制
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结果:把个体所有制(私有制) 改造成集体所有制(公有制)
结果:把个体所有制经济
改造成国有经济
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内容
改造的方式
时间:
1956年底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结果:
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事件:
1、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事件: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