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 (28张幻灯片)+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 (28张幻灯片)+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
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
权利的含义。
2.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
意义 。
3.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
每个人的关系 。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选举权
生于1995年7月的徐萍,以22岁的年龄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四川团最年轻的人大代表,也是唯一的95后。
被选举权
(1)条件: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图片
政治自由

2、政治自由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监督权;
注意:①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A.如何行使监督权(内容)?
a.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c.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B.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3、监督权
3、监督权
二、人身自由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是什么?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2.我国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的内容有哪些?
(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财产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提示』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 和 ,获得 和进行 。
占有
处分
使用
收益
处分
收益
使用
占有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
中国平均每年有40万左右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但因为他们留有案底,很多用人单位对他们存有疑虑,不愿意雇佣他们。如刑释人员在餐厅求职面试,却被店长以“坐过牢,有前科”为由拒绝聘用。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 1 )重要性:
( 2 )内容:
( 3)意义:
2、劳动权
2018年2月8日,区妇联举行农村贫困妇女“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救助金发放仪式,来自天龙、乐平、羊昌等乡镇的14名“两癌”患者均领取到1万元的“两癌救助专项资金”
据悉,自2012年至今,区妇联共救助贫困“两癌”妇女66名,累计发放救助金66万元,为贫困妇女家庭提供了有效的物质帮助。
新闻当中妇联的做法体现了保障的是公民什么权利?
物质帮助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 、 或者 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
丧失劳动能力
疾病
(1)内容:
(2)措施: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3、物质帮助权
3、物质帮助权
2016年8月,教育部发布《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资助政策中提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政策。国党和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4、受教育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5、文化权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其它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等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国家用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是( )
A.《劳动法》—劳动人民的权利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
C.《合同法》—劳动合同的权利
D.《刑法》—犯罪分子的权利

2.公安机关在进行逮捕时,必须依据相关机关签发的逮捕证才能进行。这是因为( )
①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国家权力,都是违法行为 ②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为了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④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