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课件+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课件+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八年级下新知导入盲目自大,对世界先进科技文化发展毫不知情。
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视频中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说明了什么?多民族国家空前统一,海外贸易十分活跃盛世余晖合作探究:乾隆盛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资料1 乾隆中期,清政府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回部叛乱,清朝统一大业最终完成,从此对边疆地区真正实现了长期有效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确立了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世界大国地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巩固和发展,确立了世界大国地位资料2 乾隆时期,高产作物和精耕细作得到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这使得中国在人口急遽增长的情况下,仍然能以大约9亿亩的耕地养活3亿左右的人口,而且长期保持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农耕文明达到鼎盛,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巨大进步新知讲解资料3 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超过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中国的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资料4 乾隆时期,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文化工程。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也成书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总量世界领先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文化上,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领先盛世余晖 以设计表格的形式,试将乾隆时期与历史上汉、唐、宋、明等盛世之际的人口、疆域、经济发展水平作纵向比较,判断一下,“清朝(1840年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衰朽阶段”的评价是否准确。 新知讲解盛世余晖666. 37
万平方千米1255
万平方千米383
万平方千米1037
万平方千米1284
万平方千米6000万8000万2100万6330万三亿GDP占世界总量的40%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60%, GDP占全球总量的50%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占世界总 GDP的40%工业产量仅仅为全世界的6%,占世界总 GDP的30% 根据上表可知,“清朝(1840年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衰朽阶段”的评价正确。 新知讲解盛世余晖新知讲解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为乾隆自我夸耀之词。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盛世危机原因:喜好战功!频繁发动战争,劳民伤财。
埋下危机爆发祸根!盛世阴影新知讲解盛世阴影新知讲解乾隆中期社会表层现象盛世阴影新知讲解腐败之风盛行
假借:体恤民勤,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壮观,百姓的财富经历巨大的浩劫。 江苏学政(教育厅长)尹会一曾上奏章说南巡造成“民间疾苦,怨声载道”。
乾隆大为光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 沿途官吏假借:接圣驾为由巧立赋税名目,对百姓横征暴敛!趁机捞一笔!沿途傾家当产的百姓影响:加重社会危机!矛盾尖锐。盛世阴影新知讲解人口土地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图片与文字,前后同学讨论回答。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1、讨论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与影响?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盛世阴影资料 乾隆二十年(1755)以后,连年出现文字狱,延续二十多年,办案七十多起、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都是前朝所未有,也是世界历史上所少见。资料 如果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来看,1750年中英两国相差并不太远,与整个欧洲比较则处于相等水平。而到乾隆末年,也就是18世纪末,中英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开。 合作探究:材料说明了什么?新知讲解文字狱不断,禁锢思想,思想控制严密。中国工业化水平停滞不前,中英差距开始拉开。盛世阴影新知讲解视频中有哪些现象令人深思盛世阴影新知讲解说明了什么?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盛世危机新知讲解材料一: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被打跨。”
材料二: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什么是“康乾盛世”?为什么人们称康乾盛世是“辉煌”的?
(2)为什么康乾盛世又被称为“悲歌”“落日”原因?(3)在当今,我们应从康乾盛世的“悲歌”中汲取哪些教训?辉煌:①通过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②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繁荣。原因:①实行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②经济上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外交上闭关自守。④文化上大兴“文字狱”,阻碍科技文化的进步。教训:①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②应与时俱进,改革开放。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④重视科教兴国,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盛世危机新知讲解1.开放通商口岸
2.将舟山附近一海岛让给英国人居住和存货
……对于马戛尔尼的要求,你们会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观点1 乾隆帝拒绝英使的要求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抵制了殖民主义的侵略。
观点2 乾隆帝拒绝英使的要求是错误的,他简单地一概拒绝,断然关闭了谈判的大门,闭关自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1和观点2都比较笼统,容易以偏概全。具体地说,对英国使团领土方面的要求,应该断然拒绝;对于改善贸易的要求,乾隆帝应该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应闭关自守。盛世危机
123467音乐钟5丝绸战舰模型地球仪瓷器玉器景泰蓝越野炮一份礼物清单判断哪些是英国的礼物?哪些中清政府的礼物?礼物差异说明了什么?盛世危机新知讲解阅读书本P28-29马戛尔尼留下的资料,说说哪些资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异,哪些资料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资料1和资料3。上述资料中,哪些反映的是中西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资料2、4、5、6。 你认为以上哪些差异会对中西双方实力的对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说说你的理由。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程度的差异。
理由: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发展程度远远低于英国。英国已是工业文明,中国仍是农业文明。最终中国的农业文明难抵英国工业文明的炮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盛世危机新知讲解 马戛尔尼使华以失败而告终。1794年9月,马戛尔尼回到英国,向国王和议会呈送了一份使华报告。假如你是马戛尔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本等材料从科技、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概述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对比中英近代前夜历史新知讲解同一时期中英对比英国君主立宪制后英国议会政治: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英国迈进资产阶级革命的民主时期盛世危机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正在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经济新知讲解盛世危机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思想文化新知讲解盛世危机新知讲解画面三:当乾隆傲慢地拒绝英国通商要求,正在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而沾沾自喜时;西方的殖民者早已踏上殖民扩张的征途,正在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力图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外交中国近代前夜逐渐落伍的原因1.经济: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
2.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制度黑暗腐败,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
3.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4.文化科技:统治者狂妄自大而又愚昧无知,文化专制,科技落后;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较低;
5.国际方面:欧美主要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本主 民主制度;通过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 知识拓展盛世危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同步练习
选择题
1.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业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
A.棉纺织基地的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2.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造成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的文化专制
C.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 D.乾隆的自夸
4. 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 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
C.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加大 D.中国富强、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整个世界
5. 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6. 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A.廷杖制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
7. 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A.君主专制制度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8.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A.① B.② C.③ D.④
9.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
A.中华的荣耀 B.帝国的彷徨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帝
材料二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雍正帝
材料三 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四 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联系上述四则材料,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
(2)材料四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C 6. B 7. B 8.B 9.B
10. (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经济上:重农抑商,以农为本
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
外交上:闭关锁国
(2)后果: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使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
启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对外贸易,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和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