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七课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一)考点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中考复习考纲分析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社会七上P4—6,七上P16—33 )◆考点分解 1. 掌握地图三要素; 2. 知道的地图的基本种类; 3. 学会从地图或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知识回顾一、地图三要素1.“地图的语言”: 、 、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北西北西南东北东西南东南2.地图上的方向 (1)基本方向:有四个,就是东南西北 在此基础上又分出四个方向如右图知识回顾一、地图三要素2.地图上的方向 (2)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知识回顾一、地图三要素3.地图上比例尺知识回顾一、地图三要素3.图例和注记(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知识回顾二、 地图的基本种类为了让王明同学知道杭州位置,你为他选择哪些地图?请说明你的选择理由。知识回顾二、 地图的基本种类按表现的主题,可以分为 、 、 、旅游图、历史地图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根据制图区域,可以分为 、 、 、海洋图、大洲图、国家图、省区图、市县图等。世界地图半球图大陆图根据制图内容,可以分为 、 。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知识回顾三、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1.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1)根据比例尺大小来选择地图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区域范围、详略程度有关。如表:(2)学会选择不同内容的地图 常见的地图有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等,不同的地图功用不同,表示信息的侧重点也不同。知识回顾2.掌握阅读和分析地图的方法(1)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判断陡坡缓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等高线密集——陡坡 三、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知识回顾判断其他重要部位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三、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知识回顾三、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等高线的稀密、弯曲、重叠等特点,判断地形特点知识回顾2.掌握阅读和分析地图的方法(2)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方法(课本P17图1-33分层设色地形图,结合考点2)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制作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它能直观地反映地势高低起伏。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三、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知识回顾(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意要求,过两点作一直线B.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平行图中直线,建一坐标系,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长,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标,并标出坐标值C.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的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的平行线200m300m100m0m100m200mD.找出直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E.过等高线地形图各相交点分别作垂线,并根据其各自的海拔高度确定各点在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F.用平滑的曲线将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2.掌握阅读和分析地图的方法三、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知识回顾如何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知识迁移经线与纬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圆,每一条纬线自成一圈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侧递减,到极点为零(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线长度相等)知识迁移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例1下图为某大洲沿100。E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大洲( ) A. 主要分布黑色人种 B. 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C. 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D. 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典精例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大洲为亚洲,亚洲北临北冰洋,南濒印度洋。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所以A不符合题;世界最大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在北美洲境内,所以B不符合题意;亚洲居民大多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所以C不符合题意;亚洲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D例2右是某地等高线图,下列对甲、乙登高线路和A河流向描述正确的是( )A.甲线路坡度缓,线路长,登山难度大 B.乙线路坡度陡,线路短,登山难度小C.图中A河自北向南流D.图中A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典精例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甲是缓坡,线路长,但是登山难度不大,A错误;乙线路坡度陡,线路短,登山难度小却大,B也错误;根据指向标,结合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流。故选择C。C例3某发展中国家 2000-2055 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国 2000-2018 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0-1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B.15-6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C.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D.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典精例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8年0-1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15-6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没有超过10%。因此答案选择B。B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七课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一)考点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步练习选择题1. 英国记者到杭州西湖去采访。为了查询线路,需要选择( )。 A 世界政区图 B 杭州市交通地图 C 浙江省地形图 D 杭州市区交通地图嘉兴、湖州、苏州所属的13个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读图,完成第2—3题2.嘉兴位于苏州的( )A. 西南方向 B. 东北方向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 下列人类活动和建筑最能体现这些古镇风情的是( )A. 大巴扎 B. 石拱桥C. 雪顿节 D. 御耕节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4. 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 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 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5. 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交通6. 读全国人口普查部分省市数据图,回答:图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省市是( )A.北京和广东 B.天津和重庆 C.上海和湖北 D.重庆和湖北下图是张鸣同学家附近的街道简图,据此完成7-8题。7. 将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字比例尺,表示正确的是( ) A.1:10 000 000 B.1:10 000 C.1:20 000 000 D.1:20 0008. 张鸣经常从家出发,绕街心花园顺时针散步,他散步的方向是( ) A.西—南—东—北—东 B.南—东—北—西—南C.东—西—南—北—东 D.南—西—北—东—南甲、乙两地为世界著名平原。据图回答9-10题。9. 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高粱 10.甲、乙两平原在地理位置上都A.位于东半球 B.位于北半球 C.处于中纬度 D.濒临太平洋二.材料题11. 湖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结合下图,回答问题。观察图1和图2,描述湖州市的地理位置。结合图2和图3,分析湖州市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原因。参考答案1.D 2.C 3.B 4.C 5.D 6.D 7. B 8.D 9.C 10.B11. (1)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经度范围:东经119°14′~120°29′(或:119°14′E~120°29′E) 纬度范围:北纬30°22′~31°11′(或:30°22'N~31°11′N)(2)(2)湖州位于太湖流域,境内多河流、湖泊,是著名的水乡,具有优越的灌溉条件,同时有利于渔业的发展。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温适宜,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课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一)考点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ppt 第七课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一)考点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