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强化 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皇权强化 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三学循环导学案(2018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号
主备教师 尤晶莹 课题 皇权强化 学科 社会
学习水平 目标细化 识 记 领 悟 运 用 分 析 综 合 创新
目标一 明清强化君权的主要措施 √
目标二 多角度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目标三 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皇权达到顶峰
重、难点 明清强化君权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备注
【课中自主学习】【认真仔细阅读教材,划出关键词】1.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2.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课中交流反馈】小组合作:资料一:没有丞相,所有的中枢政务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以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为例,内外诸司奏疏共1660道,涉及3391件事情。平均计算,朱元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资料二: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你对于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什么评价?
【课中整理训练】见《练习精编》P26—P27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清朝,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大臣上朝时礼仪的变化:
想一想,从上述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皇权强化
自学任务:
根据教材P21—P22内容,找出下列问题。(3—5分钟)
1.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2.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最后的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任丞相多年,独揽大权,位居百官之首。
有时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
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他们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1380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罪名将其杀死并诛其九族,此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因此事受牵连被诛杀的约有三万人左右。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从史料中看出朱元璋“罢丞相”的原因是什么?
1.是秦速亡的原因
2.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3.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原因)
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1.废丞相,权分六部
影响: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你对于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什么评价?
积极: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资料一:没有丞相,所有的中枢政务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以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为例,内外诸司奏疏共1660道,涉及3391件事情。平均计算,朱元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
资料二: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小组合作:
资料一:没有丞相,所有的中枢政务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以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为例,内外诸司奏疏共1660道,涉及3391件事情。平均计算,朱元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


资料二: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根据自学内容,由于政务繁忙,朱元璋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以备顾问?
殿阁大学士,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在地方: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布政使司
(民政)
按察使司
(刑狱)
都指挥使司
(军政))


皇帝
三司互不统属,,遇到大事,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故事1:
(钱宰摇头晃脑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朱元璋见钱宰)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忙磕头请罪)
故事2: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猜一猜,朱元璋为什么能够“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厂卫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
设立“廷杖”制度
官员如果违背了皇帝的意旨,就会在殿廷上挨板子。1519年,群臣劝说皇帝不要到江南游玩,皇帝大发雷霆,对劝阻的146名大臣加以杖责,结果打死了11人。
这使得君臣之间完全沦为了主仆关系。
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中央: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设立“廷杖”制度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掌管民政财政,司法和军务。

皇帝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布政使司
(民政)
按察使司
(刑狱)
都指挥使司
(军政)


皇帝
地方
中央
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雍正年间:
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后来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影响: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清·赵翼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是跪地记录,然后传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中国皇权达到顶峰
乾隆南巡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据图片及所学内容,说一说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严重阻碍资本你注意萌芽的发展,社会保守、停滞、落后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开始步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社会开放、进步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直接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③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2.深远影响
④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