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课件(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课件(27张PPT)

资源简介

第三课 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1.皇权强化
2.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
“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建立霸业后的烦恼
战火摧残的社会经济急待恢复,
农民起义和斗争仍在继续,
尖锐的阶级矛盾有待缓和,
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
明政权中由于胜利臣骄将悍,争权夺利。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中央
布政使司
( )
按察使司
( )
都指挥使司( )
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行中书省
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地 方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中央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相权威胁皇权
作用
军政大军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皇明祖训》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中央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皇帝
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

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
中书省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居民。
职能
锦衣卫印
锦衣腰牌
吏部尚书吴琳,退休后黄冈老家。朱元璋对他不放心,派特务偷偷侦查他的活动。特务到他的家乡,看到一个农民模样的老头正在插秧,上前打听:“这里有个吴尚书在家吗?”老头答到:“我就是”。特务回去报告说,吴尚书安分守已在家务农,明太祖听了很高兴。
1、朱元璋用什么办法做到对大臣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的?
朱元璋让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以便随时掌握官吏的活动。
明成祖设立东厂。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官员如果违背了皇帝的意旨,就会在殿廷上挨板子。
廷杖制度使明朝君臣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使君臣关系完全变成了主仆关系!
设立“廷杖”制度
清初,沿用明朝的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但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阻碍了中央集权。
清初最高国家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

限制君主专制

军机处设立
材料:(清人赵翼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材料中“军需房”指清朝的哪个政治机构?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军机处。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雍正皇帝时期
职务:
协助处理军务到协助军政要务
完善:
乾隆皇帝时期
军机处设立
影响: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权力的扩大,使皇帝具有至高
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
君主专制进一步( )。
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地位:其地位凌驾于议政王大臣会议之上,辅助皇帝处
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虽然军机处地位显
赫,但没有独立决策的权力,只是皇帝行使大权
的工具。
强化
军机处设立
设立:( )年间在宫中设立了军机处。
雍 正

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


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内外朝制
三省六部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中书省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军机处(雍正)
明清时期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君主专制
封建制度
(明清)
君主专制、封建制度

隋唐


明清
君权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②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
①过度专制易造成腐化,导致政治制度的落后 。
②制约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思想专制,扼杀人才发展,造成文化的落后。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也许是对明清历史的最好写照。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无限繁荣,只可惜已然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画卷,去感受那古老帝国的彷徨。体味近代前夜中国的危机!
结合书本P23的内容和下图思考:清朝前期中国社会和世界发生了怎样变化?
中国还处于农耕社会,世界已悄然进工业时代
19世纪早期,英国煤矿使用蒸汽机作为矿坑升降动力。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重农抑商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世界发生了变化,中国人的观念是怎样的?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员中应起了轩然大波,认为:第一,中国应处于图的正中央;第二,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夜郎自大
广州十三行是唯一的清政府对外贸易机构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直接原因: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3)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防卫作用。
消极影响:
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使中国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资料1: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顺差)。
资料2:乾隆帝在答复英国使团通商的请求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使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自己随行卫队的欧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却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3)教材图5-35透露了怎样的信息?
康乾时期中国实力强盛,传统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经济总量世界领先,对外贸易长期出超(顺差)。
统治者的狂妄自大心理
清王朝周边形势险恶,西方殖民扩张的触角已经伸向中国。
(1)资料1说明了什么?
(2)资料2说明了什么?
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田地的矛盾突出
社会危机有怎样的表现?
社会危机有怎样的表现?
清朝中期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起义,但是,社会危机并未得到解决,动乱还在继续。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
(民主制度)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经济 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 自然经济
手工生产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 自由民主平等 思想专制
比较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说说中国近代前夜的危机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