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1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1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
1.认识到在我们的成长中,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
2.认识青春期的创造潜能。
1、怎样理解思维的独立性?p9
2、思维批判性的表现是什么?p10
3、思维批判性的积极意义与要求有哪些?p11
4、如何开发创造潜力?P12-13
探究一:发展独立思维
http://cul.qq.com/a/20160926/021862.htm
▲1:怎样理解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探究二:培养批判精神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IyMzY0Nw%3D%3D&chksm=
84ab4c73b3dcc565e44725e849a19ab66c36a5cc36829500d614
a22e0d0140b591c3963d2d8f&idx=1&mid=2651500483&scene=21&sn=
60ee9f65c2ab37b0487edb9ef12e0c5d
2: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是什么?
(1).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2).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
(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4).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的批判性的积极意义与要求有哪些?
意义:
(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要求: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探究三:开发创造潜力
观看视频,思考该如何全面认识创造潜力?
山东省首届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大赛
中国教育全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4: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1).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课堂小结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发展独立思维:
培养批判精神:
开发创造潜力:
认识
表现及意义
开发
完成助学p5-7页课堂达标。
训练达标









高考作文素材:批判精神不等于“我不信”

时常发现身边有一些偏执而又矛盾的年轻人:   
他们好像对这个社会有点“怨气”,觉得许多事情“不单纯”“有内幕”。看到好人好事,会阴阳怪气地说“没准是为了追名逐利”;看见街头执法,会先入为主地断定“城管没一个好人”;见到有人走红,就要揣测一番“背后的金主是谁”……他们总在怀疑,怀疑每个事件背后的动机。   
然而这些年轻人似乎又很相信一些所谓的“良言”。听到别人说“读书没用,远不如搭人脉、搞关系”,他们会觉得很有道理;发现有人通过玩弄权术、阿谀奉承得到晋升,他们便将其视为成功的密钥……他们容易轻信,轻信他人口中的“捷径”。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到底应该怀疑什么,应该相信什么?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保持自身辨别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青年人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性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有两点。一是怀疑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但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更不是网上一些“喷子”的见谁“怼”谁,而是在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之上作出的理性判断。二是信仰是一种坚定的力量,但相信既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也不是“意见领袖”的振臂一呼,更不是圆滑世故的“潜规则”,而是内心最崇高的理想与坚守。   
不知道什么该信、什么该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年轻人不妨扪心自问,当你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是否读过《共产党宣言》,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当你抨击国家体制的时候,是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否深入研究过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学习、不积累、不思考,自己的脑袋只会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人生也会随之陷入迷茫。   
与之相应,轻信旁门左道,大多源于急于求成。不少年轻人把精力用在钻营讨巧、结交奉承这些他们认同的“捷径”上,希望借此早早成为“人生赢家”,可惜如此“捷径”却往往令人误入歧途。毕竟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心渴望“速成”、一心热衷于“质变”,往往是爬得越快越高、摔得越狠越惨。   
怀疑与相信,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一味选择质疑、不愿相信,就会滑向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边缘。相反,若总是自以为是、偏听偏信,则会陷入他人的陷阱、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信息庞杂、诱惑繁多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需要拨开那些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东西,看清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个人的思考力、判断力。在充满怀疑、嘈杂喧嚣的时代中,我们也需要信仰的力量,需要保持内心的澄澈,养一身浩然之气,别被油腔滑调、世故老道浸染。   
保持独立思考,葆有一颗初心,相信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批判这个世界的假恶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大脑去想、再付之行动,年轻的生命才更饱满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