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中考复习考纲分析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P105-108);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P2-7)。◆考点分解1. 概述元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2. 概述明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3. 概述清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知识回顾一、元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知识回顾一、元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知识回顾二、明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知识回顾二、明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知识回顾三、清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知识回顾三、清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1. 元、明、清疆域比较知识拓展2. 我国古代为加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知识拓展例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统辖B. 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 明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 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典精例题【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正确,西汉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B项正确,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加强了汉藏民族间的交往,C项错误,元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13世纪初叶,大量被迫迁来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到中原生活,并渐渐与汉人同化,后来同汉族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不是明朝形成的,本题选C。。C例2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A. 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 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典精例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统治;在西南实行改土归流等措施,从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择C。。C例3清朝时,统治者为了搞好民族关系,采取了多种手段。下列以联络感情为主的有( )①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或在木兰围场与他们一起围猎②在承德避暑山庄附近修建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寺庙 ③中央派官员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④出兵平定叛乱和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的统一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21世纪教育典精例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络感情为主的是采取在政治上笼络人心的怀柔政策,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或在木兰围场与他们一起围猎和在承德避暑山庄附近修建了很多少数民族的寺庙,以联络感情为主。③④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政策来巩固国家的统一,而不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B知识构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十二课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二)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同步练习选择题1.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相关论文资料,下列论文题目较为合适的是( )A. 经济发展重心的南移 B. 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C. 抗击外国侵略卓越战绩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澳门被占 ④萨雅克之战 A. ①②③④ B.②① . ①③②④ D.④③3.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行政区始于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4.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军机处5.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6.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7. 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佐证该特点的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改土归流8. 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C.设立宣政院 D.设立驻藏大臣9. “戚继光抗楼”、“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10.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其共同目的是( )A.巩固完善土司制度 B.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C.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D.抵御沙俄的侵略二.材料题11.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悠久的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 制度。(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3)图三是哪一朝代的疆域?你的历史依据是什么?(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1.D 2.C 3.B 4.B 5.D 6.D 7. A 8.A 9.B 10.B11. (1)秦; 郡县。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3)元朝;依据:实行行省制度,并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4)西北:粉碎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二课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二)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ppt 第十二课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二)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