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工业革命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新航路开辟条件造船技术航海知识地圆学说王室支持富有冒险精神的航海家影响积极消极为世界市场形成奠定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物种传播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屠杀奴隶贩卖奴隶毁坏文明一、工业革命的兴起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市场条件:_______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2)制度保障:英国较早进行了____________,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第一课 工业革命新航路资产阶级革命(3)资本条件:英国较早通过____________,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2.工业革命的开始(1)含义:从____________开始,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________逐步取代________,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被称为“工业革命”。(2)标志:_______的普遍使用。海外殖民掠夺18世纪60年代机器生产手工劳动蒸汽机二、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及其发明领域 时间 人物(国籍) 成就 影响 纺织工业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英国) 发明了________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珍妮机领域 时间 人物(国籍) 成就 影响 动力机器 18世纪60 年 代到80年代 ______(英国) 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________ 改进的蒸汽机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从此,人类进入了“_________” 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领域 时间 人物(国籍) 成就 影响 交通工具 19世纪初 富尔顿(______) 制造出以蒸汽机作动力的______ 方便了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14年 史蒂芬孙(______) 发明了________ 美国轮船英国蒸汽机车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厂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很多新的生产方法被创造出来,工厂的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2.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德意志、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开启了欧美社会_______及________进程。3.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4.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______、东方______的局面。工业化现代化先进落后课堂总结影响政治条件市场条件资本条件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变化重大发明珍妮机(开始)改良蒸汽机(瓦特)(核心)蒸汽轮船、蒸汽汽车(交通)第一课 工业革命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工人的斗争1.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1)原因: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2)表现:工业革命以后,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产阶级工人阶级2.欧洲工人运动(1)特点:从争取_____方面的权利逐渐转向争取_____上的权利。(2)概况(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①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明确提出推翻富人政权的口号。②英国_____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_______的、______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济政治宪章群众性政治性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阶级条件: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2)理论条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3)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考察当时工人的情况,参加工人运动,对工人生活进行深入的了解。(4)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背景 19世纪上半期,面对资本主义的黑暗和丑恶,一些进步思想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代表人物 (法)________、________、(英)_______ 特点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2.诞生标志:_____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__________》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3.内容: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规定了党的性质和纲领,指出了党的最终目标是解放_________和全人类,号召工人阶级推翻__________的统治,建立_________社会。1848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共产主义4.意义(1)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______理论的指导。(2)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________政党陆续建立起来。(3)__________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科学工人阶级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国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失败。2.经过(1)起义爆发:_____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2)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______政权——巴黎公社。(3)革命措施:建立了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还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1871工人(4)“五月流血周”:5月,资产阶级政府对公社发动了进攻。数以万计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巴黎公社失败。3.意义:巴黎公社是_________建立自己政权的_______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___________理论。4.政权性质:________性质的政权。5.《国际歌》:___________创作了歌词。作曲家_______谱了曲。无产阶级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欧仁·鲍狄埃狄盖特第二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原因斗争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受资本家剥削和压迫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思想准备)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义: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理论指导巴黎公社(第一次伟大尝试)课堂总结课堂总结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课时 德国统一一、背景1.德意志邦联的建立(1)建立:拿破仑帝国覆灭后,英、俄、奥地利、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德意志邦联”。(2)特点:邦联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_____性,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1. 德国统一独立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3)代表: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_______和北部的_______。2.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1)19世纪,德意志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________。(2)由于国家不统一,德意志资产阶级感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3)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奥地利普鲁士国内市场二、和平民主统一方式的尝试1.概况:1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会,讨论统一问题。到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但是,对于推举哪一个邦国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各邦争执不下。德意志帝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2.认识:通过______和_____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在德意志行不通了。议会民主三、武力战争统一方式1.领导权的争夺:长期以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一直在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______手中。2.德国统一的过程(1)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_______为宰相。他坚持推行_______,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俾斯麦军事改革(2)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_________”,均取得胜利。(3)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_________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国统一完成。3.统一的影响(1)积极影响:德国的统一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王朝战争凡尔赛宫(2)消极影响:德国的统一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________的传统;德意志民族的_____、_____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这一切都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铁血道路军国主义民主自由1. 德国统一德国分裂阻碍经济发展和平统一法兰克福会议德意志帝国宪法推举皇帝行不通武力统一“铁血政策”1871年称帝成功影响积极:德国统一、经济发展消极:军国主义课堂总结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课时 美国南北战争一、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独立后,领土迅速扩张,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等手段成为东临_______、西濒_______的大国。同时,大批移民从东部乘车向辽阔的西部进发,当时称之为“_________”。2. 美国南北战争购买抢占吞并大西洋太平洋 西进运动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二、美国南北战争★1.背景(1)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矛盾(根本原因)①美国独立后,南方继续发展大种植园经济,保留_______。②北方以_____为主。18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北方工业迅速发展。③南北不同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南北矛盾。到了19世纪中期,这一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奴隶制工业(2)发源于北方的废奴运动空前高涨。1852年,斯托夫人发表《汤姆叔叔的小屋》,畅销欧美,成为19世纪销量最大的小说。(3)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_____当选为美国总统。2.过程(1)爆发:______年_____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2)初期战况:北方军队连连败退。林肯18614(3)扭转战局的措施①颁布《________》a. 内容:法令规定,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手续费,就可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b. 作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______的要求,提高了政府的威望。②1862年9月,林肯发表《_______________》。宅地法土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a. 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b. 作用:宣言激起了广大黑人的_________,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4)结果:1865年,内战以______的胜利告终。参战热情北方3.影响(1)积极影响: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_________革命。维护了_________,废除了____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局限性:美国__________依然严重,_________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资产阶级国家统一奴隶种族歧视种族平等·图示助记·美国南北战争2. 美国南北战争领土扩张工业革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奴隶制存废南北战争转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胜利奴隶制废除国家统一资本主义发展课堂总结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3课时 俄国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________,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2)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3. 俄国改革农奴制中央集权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2.时间、人物:_____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_________掌握实权。3.目的:使俄国成为强国,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4.内容:加强_________、扩大_________、发展_____和推广________。5.影响: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689彼得一世中央集权军事力量经济学校教育二、1861年改革★1.背景(1)经济上:_______阻碍了俄国_________工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广大农奴经常发动起义,社会矛盾激化。(3)思想上: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农奴制资本主义(4)军事上:_________战争的失败把俄国的强国形象打得粉碎。(直接原因)2.时间:1861年,____________颁布法令,宣布废除________。3.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________”,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_____,但必须出钱_____。克里米亚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自由人份地赎买4.影响(1)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________的发展。(2)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________,但是,它使俄国从此走上了___________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_______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资本主义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化·图示助记·俄国1861年改革3. 俄国改革俄国改革背景:农奴制、经济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彼得一世改革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课堂总结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性质 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4课时 明治维新一、背景1.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_________手中。2.外患:1853年,_____舰队打开了日本国门。随后,欧洲列强接踵而来。外国势力的入侵,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日本面临严重的________。4. 明治维新幕府将军美国民族危机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3.倒幕运动:面对危机局面,一些中下级武士发起倒幕运动。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69年,_________政府从京都迁往______。新政权开始实施改革。明治天皇东京二、内容 1.政治方面:废除全国所有的_____,设置府、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以加强_________;废除_________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2.经济方面:允许_________,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________。藩国中央集权封建等级土地买卖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_”,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4.军事方面:开始实行______,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文明开化征兵制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原因(1)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各地成立民权组织,要求开设国会,掀起自由民权运动。2.确立:1889年,天皇颁布《______________》(也称《明治宪法》),标志着日本确立了_________的政治体制。3.意义:明治维新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大日本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四、影响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________道路的国家。2.局限性:日本强大之后,又很快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工业化对外扩张4. 明治维新改革原因内忧外患准备幕府统治、封建落后美国打开日本大门武装倒幕运动武装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措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工业化国家对外扩张确立君主立宪制课堂总结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 (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日本不仅有国内危机,还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作用相同: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4)都存在不足: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罪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原因)(1)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先后走上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道路。(2)在美洲,当地_______人遭到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和奴役,人口锐减,种植园主开始购买__________,役使他们在种植园劳动。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印第安非洲黑人(3)欧洲人看到贩卖黑奴有利可图,纷纷加入黑奴贸易的行列。2.路线——“三角贸易”欧非奴隶美美欧3.影响(1)对非洲:三百多年的__________使非洲丧失了近亿劳力,导致非洲长期_________。(2)对欧洲:用奴隶贸易赚来的钱投资工商业,使欧洲______发展起来。(3)对美洲:美洲种植园主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_______经济的发展。奴隶贸易贫穷落后工商业种植园二、民族解放运动1.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背景:①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以各种方式反抗压迫与奴役,寻求自由与独立。②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海地独立:1804年,法国殖民地______宣告独立。其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_________的序幕。海地独立运动(3)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①领导人:_________(“南美的解放者”)、圣马丁。②斗争对象: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③成果:到1822年______独立时,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玻利瓦尔巴西2.亚洲民族解放运动(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①过程a.1600年开始,英国___________在印度沿海建立_________。b.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渐蚕食印度的土地,并掠夺财富。东印度公司贸易据点c.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占据了印度大部分土地。②影响:印度的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2)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1857—_____年,最终失败,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1859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印度等)“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奴役黑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海地等)课堂总结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科学的世纪”1.时间:19世纪。2.表现(1)工业革命期间,西欧各国认识到_________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研究。(2)_____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镇。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大学(3)以_____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4)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为________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大学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内燃机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19世纪____年代。2.主要标志:_____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重要发明70电力国家 时间 人物 重要发明或发现 英国 1831年 ________ 电磁感应现象 ___国 1866年 西门子 发电机 法拉第德国家 时间 人物 重要发明或发现 比利时 1870年 格拉姆 ________ 美国 1879年 ________ 电灯 德国 1885年 ________ 汽车 _____国 1903年 莱特兄弟 飞机 美国 19世纪中期 莫尔斯 有线电报 美国 19世纪晚期 ________ 有线电话 意大利 19世纪晚期 马可尼 无线电报 电动机爱迪生卡尔·本茨美贝尔 4.影响(1)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人类迈进了“__________”。(2)________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开采和提炼,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三大能源。电气时代内燃机石油电力煤炭(3)电力工业、______工业、______工业以及_____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4)19世纪后期,______和______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_______,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石油汽车化学美国德国电气化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的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领先电力电讯交通生产方式电气时代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课堂总结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1.工业化的表现(1)工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_____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2)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变革: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许多_________,以及各种_________。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工业机械设备化学肥料(3)工厂的规模越来越_____,工人越来越_____。工人的数量逐渐_____了农民。2.城市化的含义:随着_______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中的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_____,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_____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大多超过工业化上升城市城市化二、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1.工业化的弊端:资本家无视工人的_______,驱使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_________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为了攫取高额______,工厂无视消费者的健康,用劣质的原料加工食品,等等。权益生产安全利润2.城市化的弊端:最初的城市发展没有规划,出现了各种各样的“________”。空气严重______;卫生条件______,垃圾、粪便、污水不能及时处理;住房______;疾病______,城市人口的死亡率比农村还高;交通______;_______不断上升;等等。城市病污染恶劣拥挤蔓延堵塞犯罪率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1)劳动________得到极大提高,_________日益丰富。(2)人民群众的_________逐步提高。(3)_________得到发展等。生产率物质产品生活水平人类文明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工业化在改变社会生产的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人们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2)物质生活水平和________不断提高,使人的平均_____延长。(3)人们的_________大大提高:1851年,在______水晶宫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机。医疗水平寿命生活质量伦敦2.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1)大批妇女从家庭走上社会,加入_______的队伍。(2)欧美国家的妇女掀起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美国妇女在1909年3月8日这一天集会游行。1910年,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决定,将每年3月8日确定为___________。劳动者国际妇女节3.国民整体文化水平提高(1)表现: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教育。英国、法国等国家实行了_____义务教育制。(2)_________发展:英国的《每日邮报》面向大众,注重趣味性,发行量超过百万份。4.服饰和休闲娱乐也发生改变,打破传统的_____界限。小学大众传媒等级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启示(借鉴)或教训工业化的表现城市化的表现好处弊端如“城市病”进步物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休闲娱乐丰富妇女地位提高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