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7.1 《规则的演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规则之“源”单元第七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了解规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存在形式。2.知道规则的类型及存在方式。3.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4.结合生活实例,知道规则、制度作为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产物。重点了解规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存在形式。难点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 两位同学用笔在纸上画圆形和方形,一位同学用圆规和尺子来画,另一位同学没有用圆规和尺子来画,你认为谁会画得比较规范一些?用圆规和尺子来画的那位同学会画得比较规范一些。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各抒己见)板书课题规则之“源”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讲授新课规则的含义。结合课本内容,说说你对规则的理解?(学生各抒己见)(1)规:画圆形的工具。(2)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3)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2.规则表现。结合下面的图片,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1)市民文明公约;(2)公园游人须知;(3)村规民约;(4)校规班规;(5)体育运动中的跳远规则、篮球规则等;(6)国家法律。拓展提高猜一猜:下一页的规则(标志)是什么含义?人行横道 禁止鸣笛禁止骑自行车 限速703.规则的特点。说说生活中的规则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各抒己见)(1)都具有强制性; (2)都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如警察、裁判或法官);(3)违反规则要受到惩罚等等。拓展提高规则的内容禁止性规定(不可以做什么) 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 许可性规定(允许做什么) 篮球比赛中教练可以要求暂停或者替换运动员 强制性规定(必须做什么)司机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 酒后不准驾车制定规则的原因。(1)选取一则校规,说出其制定的原因或根据。(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表格内容,说说在生活中制定规则的原因是什么?A.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B.表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5.规则的作用。阅读课本P77的内容,说说规则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规则是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时时处处都存在规则,规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规则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不许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去哪里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等等。6.问题与规则的关系。阅读课本P77的内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规则,社会上还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有些问题源于违规、违法,或者没有依法严格管理。 ——【有规不遵】 有些问题源于规则本身定得不够合理或者已经过时,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甚至废除。 ——【规则老化】有些问题是新出现的,需要制定新的规则。 ——【无规可依】拓展提高同学们,请观察下面图片,想想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规则,那会怎样?社会:陷入毫无秩序的一片混乱中交通:经常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无法上课课堂:乱成一团所以......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的形式。阅读课本P77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规则,说说规则存在的形式有哪些?(1)文字式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2)约定俗成清明节祭祖 年三十吃团圆饭 贴春联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回族人不吃猪肉)拓展提高1.讨论:同学你知道约定俗成是什么意思吗?四、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学生各抒己见)约定:共同制定; 俗成:大家都这样,习惯上一直沿用。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是一种建立在世俗、人情、道义、道德间的社会习惯,而不是建立在法制、条规、硬性制度上的,是一种民间性质约定。2.分析下面的情景,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亲自参与制定规则呢? 情景:学校将组织到上海东方绿洲社会实践请就这次活动制定相应的规则或建议。(学生各抒己见)(1)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2)可以使规则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3)有利于维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4)也是公民关心社会的体现。小组讨论,展示答案。查阅资料,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小组展示查阅资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思考问题。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查阅资料,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小组展示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规则的演变 》第一课时。 规则之“源”,主要讲规则是怎么来的。通过四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了规则的含义,了解了规则的表现形式,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掌握应用该怎样对待规则。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板书规则之“源”规则的含义规则表现规则的特点制定规则的原因规则的作用问题与规则的关系规则的形式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7.1 《规则的演变》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1.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开会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 )。A.规则无处不在 B.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存在C.规则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D.规则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2.在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则的是( )A.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丽丽喜欢吃饺子,所以丽丽家规定每个周末都包饺子。C.我国的少数民族藏族有向客人献“哈达”的习俗,以表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重和欢迎。D.为了规范学生的借书习惯,我们班制定了《借书公约》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体育竞赛规则、宪法的共同特点是( )A.都具有强制性,要求人人遵守 B.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C.某些时刻可以不遵守 D.都具有约束力,都具有处罚对象4.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这类事件启发我们( )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 ②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③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 ④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如图《让座》体现的是 ( )A.纪律 B.规章 C.法律 D.道德6.一群德国大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在德国科隆一条街上的相邻两个电话亭分别贴上“男”“女”字样,然后躲在暗处观察,结果七八个德国男子在贴有“男”字的电话亭外排队,而贴有“女”字的电话亭却空着,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 ( )A.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B.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民的自由C.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D.德国人缺乏变通精神7.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规则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也有一些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属于第二类的是( )A.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宪法 C.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市民文明公约8.以下是小李记录的与自己一天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在校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保持教室卫生;购物——要排队,自觉遵守超市的公共秩序;旅游——遵守公共秩序,不乱写乱画、不践踏草坪等。你从中能获得的感悟有( )①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 ②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谁也不能摆脱规则的束缚 ③规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④规则就像地球仪上纵横交错的经纬线,社会的经纬是由众多的规则共同编织而成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严禁”标志,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说明( )①规则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规则只规定可以做什么 ③规则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 ④这些标志可以视情况来确定是否遵守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因下课上厕所拥挤和推操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了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这则材料说明(????)????①生活离不开秩序??? ②秩序离不开规则???③不守规则就会造成危险? ? ④规则只能靠法律手段强制人们遵守?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二、填空题1.连线题: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在……我是……要遵守/应该……我拥有……的自由⑴学校里________???????? ①行人???? A.交通规则???? a.接受教育⑵火车上________???????? ②学生???? B.乘客须知???? b.安全行走⑶旅游景点里________???? ③乘客???? C.游客须知???? c.阅读、购买书籍⑷书店里________???????? ④顾客???? D.学校的规章制度??d.观赏名胜古迹⑸街上________?????? ⑤观众???? E.剧场秩序???? e.文明乘车⑹影剧院里________???? ⑥游客F.爱护图书f.观看喜欢的影片 2.说说下列图标的含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三、材料分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一个七年级学生丽丽周日的生活记录:07:00听闹钟起床07:30去家附近的公园进行锻炼08:00开始做作业13:00步行去少年宫的兴趣班补习15:00下课后去百货商场给妈妈买生日礼物18:30晚餐后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1)在丽丽周日一天的活动过程中,她可能需要遵守哪些规则?(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2.2017年1月29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一名翻越动物园外面的围墙,直接跳进虎园的游客在近距离逗老虎时被老虎咬入园内,之后抢救无效死亡。发生这样的悲剧固然让人扼腕痛心,但跳出个案看,有些提醒并非多余:比如对规则意识的信守。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罔顾规则的低成本与好处,却忘了规则被漠视背后的风险。(1)请你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不遵守规则的例子。(2)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请你设计一种活动方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3)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规则被漠视背后有哪些风险。四、论述题2017年最新交通违章扣分新规:机动车辆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如: 1.高速公路倒车、逆行、穿越中央隔离带调头。2.未悬挂、伪造、变造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新修订条款)。3.超速驾驶高于限速50%(新修订条款)等。新交通规则属于哪种形式的规则?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规则的认识。7.1 《规则的演变》第一课时同步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新的规则不断出现,以适应新领域中的新事物和新变化。关于互联网的规则,就是顺应网络这一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所以A、C、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2.B【解析】规则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现代社会许多规则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如校规、社会公约等,有些规则则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A和C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规则,D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规则,而B只是个人的喜好,不属于规则,所以答案为B。A【解析】本题考查规则的共同特点,规则具有强制性和公平性等特点,其中BCD表述错误,所以答案为A。4.B【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张某如果遵守规则遵守秩序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材料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要增强规则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遵守规则,①②认识正确,③④观点不符合题意。5.D【解析】选D。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种类。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属于道德要求,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6.A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向人们传递特点信息,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禁止作弊、禁止携带危险品上车等规则都是建立生活秩序的表现,BC两项与社会现实情况不符,应排除;D项说法材料并未涉及,不符合题意;A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所以答案为A。C【解析】本题考查规则的表现形式。规则有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也有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ABD都是以文字形式存在的,而C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所以答案为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时时处处都存在规则,规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时时处处都存在规则,规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规则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不许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去哪里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1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规则的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则是各种各样的,规则主要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只有法律是依靠强制力实施。故④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掉。二、简单题。1.【答案】②—D—a;③—B—e;⑥—C—d;④—F—c;①—A—b;⑤—E—f 【解析】课标要求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本题通过将生活的中的规则与相对应的角色配对连接,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与我们拥有的自由是相对的,我们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同时我们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2.【答案】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可循环利用标志;前方隧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允许掉头标志 【解析】课标要求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标志的认识情况,更侧重于对学生生活常识的检测,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材料分析1.(1)丽丽要遵守《公园游客须知》《兴趣班教学常规》《商场顾客须知》《电影院管理规则》《电影院观影须知》等(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则向人们传递特定的信息,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必须尊重规则、遵循规则的理由。【解析】课标要求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了解这些规则或制度的演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题第(1)问,通过对材料中丽丽一天的行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在不同的场合可能存在的规则。第(2)问旨在考查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即规则的影响,而规则对生活最大的影响就是生活需要生活。2.(1)闯红灯;乱停车;占道摆卖;公共场所抽烟;等等。(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皆可)(2)活动方式: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等。宣传标语:遵守规则,共建和谐社会;遵守规则,从我做起;等等。(3)①不利于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②不利于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③不利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④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来源:学_科_网]【解析】本题考查规则的相关知识。第(1)问,答案开放,只要体现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或行为即可。第(2)问,活动方式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宣传标语要围绕规则设计,注意简洁,有感召力。第(3)问,考查不遵守规则的危害,可从对个人、对社会两个角度思考回答。四、论述题。1.新交通规则属于成文规则。规则是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规则具有都具有强制性;都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如警察、裁判或法官);违反规则要受到惩罚等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时时处处都存在规则,规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规则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不许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去哪里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因此我们要尊重规则,遵循规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课件25张PPT。7.1 规则的演变第一课时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新知导入 两位同学用笔在纸上画圆形和方形,一位同学用圆规和尺子来画,另一位同学没有用圆规和尺子来画,你认为谁会画得比较规范一些?用圆规和尺子来画的那位同学会画得比较规范一些。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知讲解规则之“源” 结合课本内容,说说你对规则的理解?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1.规则的含义。(1)规:画圆形的工具。(2)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3)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结合下面的图片,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新知讲解(1)市民文明公约;(2)公园游人须知;2.规则表现。班 规考 场 规 则新知讲解(3)村规民约;(4)校规班规;新知讲解(5)体育运动中的跳远规则、篮球规则等;(6)国家法律。拓展提高猜一猜:下一页的规则(标志)是什么含义?人行横道禁止鸣笛禁止骑自行车限速70新知讲解 说说生活中的规则都有哪些共同特点?3.规则的特点。(3)违反规则要受到惩罚等等。(1)都具有强制性;(2)都需要有人来履行监督的职责(如警察、裁判或法官);规则的内容禁止性规定(不可以做什么) 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 许可性规定(允许做什么) 篮球比赛中教练可以要求暂停或者替换运动员 强制性规定(必须做什么) 司机开车时应系好安全带 酒后不准驾车拓展提高新知讲解(1)选取一则校规,说出其制定的原因或根据。保持上课正常秩序,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保持教室环境卫生、干净、整齐保证学生出勤率和学习效果避免丢失,维护秩序4.制定规则的原因。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可信新知讲解(2)结合表格内容,说说在生活中制定规则的原因是什么?A.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B.表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新知讲解5.规则的作用。阅读课本P77的内容,说说规则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规则是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时时处处都存在规则,规则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规则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不许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去哪里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等等。新知讲解6.问题与规则的关系。 阅读课本P77的内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规则,社会上还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有些问题源于违规、违法,或者没有依法严格管理。 有些问题源于规则本身定得不够合理或者已经过时,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甚至废除。 有些问题是新出现的,需要制定新的规则。 ——【有规不遵】——【规则老化】——【无规可依】我们既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同学们,请观察下面图片,想想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规则,那会怎样?拓展提高社会:陷入毫无秩序的一片混乱中交通:经常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学校:无法上课课堂:乱成一团所以......生活离不开规则拓展提高新知讲解7.规则的形式。 阅读课本P77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规则,说说规则存在的形式有哪些?校规、社区公约、法律等(1)文字式新知讲解(2)约定俗成清明节祭祖年三十吃团圆饭贴春联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回族人不吃猪肉)拓展提高1.讨论:同学你知道约定俗成是什么意思吗? 约定:共同制定; 俗成:大家都这样,习惯上一直沿用。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是一种建立在世俗、人情、道义、道德间的社会习惯,而不是建立在法制、条规、硬性制度上的,是一种民间性质约定。(1)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这些规则所包含的意义;(2)可以使规则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3)有利于维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4)也是公民关心社会的体现。2.分析下面的情景,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亲自参与制定规则呢? 情景:学校将组织到上海东方绿洲社会实践请就这次活动制定相应的规则或建议。拓展提高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规则的演变 》第一课时。 规则之“源”,主要讲规则是怎么来的。通过四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了规则的含义,了解了规则的表现形式,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掌握应用该怎样对待规则。 规则的含义规则表现规则的特点规则之“源”板书设计制定规则的原因规则的作用问题与规则的关系规则的形式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大河流域的文明的发展。 2.完成同步练习,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7年级下册7.1《规则的演变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7年级下册7.1《规则的演变第1课时试卷.doc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7年级下册7.1《规则的演变第1课时课件.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