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结论:3~17艘长151.8米,宽61.6米长24.5米,宽6米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牲畜、农具、种子和粮食最多时达到27800人最多1000人1492——1504年7次4次时间更早,规模更大,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国家实力远远超过西方。一、对比:航海的规模自主探究1、规模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时间 船只大小 携带的货物 随行人员数量 船只数量 200多艘 次数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区: 最远到达:福州、占城、满剌加、榜葛剌、锡兰、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区:最远到达: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美洲至今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在许多许多世代以前,一艘中国船在帕泰岛东岸触礁遇难,水手们游泳上岸,随身带来了船上的陶瓷及其它货物。日久天长,他们娶土著女子为妻,教当地人如何耕地种田,结网捕鱼,给村子取名“上加”(SHANGE),当地老辈人说,这是上海(SHANGHAI)的谐音。 姆瓦玛卡·夏瑞福 锡兰公主---许世吟娥 观点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当时选郑和做使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途径的许多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出身回族家庭,船队由郑和率领,可以减少隔阂,表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符合加强海外联系的需要。观点2:“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二、分析:航海的动机观点3:“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观点4: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思考:你认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什么不同?二、分析:航海的动机1.宣扬国威; 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1.寻找黄金。 2.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 3.掠夺土地。郑和哥伦布思考:你认为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什么不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结合以下材料请你们双方互相评价远洋航海的影响? “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卷8三、探讨:航海的影响 影响郑和远航:1.促进了明朝和海外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明朝和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积极影响)2.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成绝响.(消极影响) P54哥伦布远航: 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P35 郑和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迎进王宫“三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明王朝官员关于郑和下西洋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劳民伤财,应该禁止;另一种认为可以发扬国威,增加与海外联系,不应该禁止。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19世纪的美国教科书这样写道:“哥伦布是个庄重的人,谦恭有礼,言行谨慎,他的道德无可指责,是一个堪称楷模的徒。 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洲“移民之父”。 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为什么对哥伦布的评价存在如此截然相反的观点?(提示:结合书本和材料)探究:哥伦布航海的影响:P35正面影响1)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2)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4)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5)推动了全球动植物品种的交流。负面影响 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屠杀当地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殖民、奴役和前所未闻的屠杀、掠夺、迫害带给了拉美、非洲、印度和东南亚人民无尽的灾难。内容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共同点 不同点 开始时间 动机 性质 影响 内容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共同点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不同点 开始时间 1405年 1487年动机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寻找黄金,发展贸易,获取商业利益。性质 和平交往 利益驱动,暴力掠夺影响 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P54 正面影响:加强各大陆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负面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地安文明,贩卖黑奴,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P35 如果明朝郑和的船队和哥伦布的舰队在大洋上相遇,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如果郑和当时发现了美洲,会对当时和后来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郑和航海侧重于政治目的,没有经济动因 ?中国人崇尚和平,没有向海外掠夺财富的欲望,没有征服新领土的野心。 ?明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禁止私人外贸活动。而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谋求海外扩张。?郑和航海受命于帝王,资金由国库拨支,社会基础狭窄。西欧航海活动采取国家与冒险者订立契约的形式,参与者社会基础较广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双方的交流.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课外延伸: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对今后中国发展有何启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从郑和下西洋对开放的尝试和拒绝,到明清统治者逐步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当我们面对中国崛起的良机时,历史可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要有危机意识。 ?要有开放兼容的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自强不息的精神。 ?只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着眼长远、吸纳推广,才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中发挥和平大国的积极作用。 …… 三宝垄市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首府,为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城市,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通商口岸和闻名于世的港口城市。马来西亚有座山叫三宝山,山下有三宝井,井旁有三宝亭。 这些地理事物的名称都与三宝有关,三宝代表什么呢? 三宝垄新建的郑和庙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在世界的许多地方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纪念他。 英国学者孟席斯甚至提出郑和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并进行环球航行。 史学新解: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的影响有什么不同?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战船水船粮船座船马船大 宝 船飞燕阵编队 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英国李约瑟博士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年2015年,是郑和下西洋( )A、410周年 B、510周年C、610周年 D、710周年C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B、弘扬国威,扩大中国的影响C、促成了新民族的形成D、加速了美洲的开发B1、使西欧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上能放胆航行的 是中国人发明的( ) A 火药 B 罗盘 C 印刷术 D 谚语2、使欧洲人相信并作出到东方去实现黄金 梦的最佳选择的是:( ) A 马可·波罗 B 但丁 C 麦哲伦 D 郑和 BA3、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远航途中发 现了( ) A 美洲大陆 B 亚洲大陆 C 大洋洲 D 南极洲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