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BC221
请在年代尺上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王朝











五代
十国







一、明帝国的兴衰
1、明朝的建立
背景:
时间:
人物:
都城:
南京明故宫遗址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今江苏南京)
(明太祖)
朱元璋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一、明帝国的兴衰
1、明朝的建立
背景:
时间:
人物:
都城:
南京明故宫遗址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今江苏南京)
(明太祖)
朱元璋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2、明朝的统一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





朱元璋
建文帝
朱棣
靖难之役
明朝为其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今天中国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
3、明朝的统治的兴盛
(1)明代前期
政治:
经济:
外交:
表现
影响
(2)明中后期
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
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
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郑和下西洋
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地位。
改革赋税制度
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措施
影响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1643年,李自成占领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年号永昌。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四月,李自成率兵与吴三桂军队及清军大战于山海关,农民起义军失利,李自成率农民军辗转撤退到湖北,在湖北通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9岁。他的部众继续抗清斗争,坚持了20年。
4、明末农民起义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后金的崛起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清朝的建立
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
二、清帝国的兴衰
八 旗 旗 帜
八 旗 铠 甲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后,创建了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旗。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因此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
3、清朝的统一
(2)行动:
(1)背景: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
、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撤出北京。
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辽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4、清初的统治
政策:
推行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和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等弊政。
转变:
2、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1、清初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
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加剧社会动荡,导致社会经济的倒退
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
清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明朝
清朝

1.政治上:皇权的加强。
2.经济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外交上:对外交往的密切。
市镇经济的繁荣。
可做兴趣之选读:
1、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2、撷芳主人:《Q版大明衣冠图志》····
教育网版权所有
2. 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玄烨 D.顺治帝福临
A
B
1.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3.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夺辽东七十余城,迁都沈阳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4.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A隋朝和唐朝 B北宋和南宋
C契丹和辽 D蒙古和元朝
D
D
5、下列有关明清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
B 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
C 1636年,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D 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中国的统治。
C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
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公元1344年,
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
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
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
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东
三年,历经磨难。
此后,朱元璋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扩充队伍,
领兵南下。公元1355年被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授为左副元帅。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今江苏省南
京市),并被宋政权授为江南行省平章,又自称吴国公。公元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年号为“洪
武”,以应天为都城。同年8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将元顺帝赶回
大漠,元灭亡。此后,朱元璋又用近20年的时间平定了全国。
朱元璋
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而明太祖朱元璋却有13幅画像,让人困惑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相貌!一种如左图:朱元璋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如右图:朱元璋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子,五官不正,相貌丑陋。右图是根据明孝陵陈列室里的画像绘制的,一般认为这幅像比较符合朱元璋的真实面貌。
历史小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