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塘栖二中 褚
看图比较
将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变化?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小组合作:
按照地理空间的分布从课本P4~P7找出明清统治者如何维护国家统一、治理边疆的?
西藏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台湾
明清时期对抗外族侵略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面临怎样的危机?
倭寇猖獗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俞大猷——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
1、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
抗倭战争结果:
抗倭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明清时期对抗外族侵略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用欺骗的手段,侵逐渐占领了台湾。
(荷兰入侵台湾)
2、收复台湾
知识窗

17世纪初,一群荷兰人来到台湾,他们欺骗当地居民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然后,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了一大片土地,从此荷兰人逐渐占领台湾,建立殖民统治。
○面对荷兰殖民者的入侵,中华民族做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1)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向台湾殖民者发动进攻。
(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明清时期对抗外族侵略
1683年,郑成功的后代郑克爽归顺清朝。
1684年,清朝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的?
●台湾府的设置有什么样的意义?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郑成功收复开发台湾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一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 提示二 从台湾本身发展考虑。
1.打击了荷兰的殖民势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维护了祖国统一。
2. 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民族英雄
开发台湾的先驱
三国
孙权
隋朝
元朝
郑成功
明末清初
清朝
事件 朝代 人物
派将军卫温到夷洲
三次派人到流求 /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
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
设台湾府 /
明清时期对抗外族侵略
雅克萨之战(油画)
3.抗击沙俄
沙俄
1、背景: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
2、人物:
康熙帝
3、战役:
两次雅克萨之战
4、结果: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小组合作:
按照地理空间的分布从课本P4~P7找出明清统治者如何维护国家统一、治理边疆的?
西藏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台湾
明清时期对抗外族侵略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1.“明修长城”
民族政策——明朝防御政策
?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④体现了明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多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明朝为什么要大修长城?
○阅读P6资料1、资料2,思考:有人认为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明长城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其他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影响了文化的传播。
抵御了北方蒙古骑兵的侵犯,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长城北部的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关掠夺,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转而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2.清朝民族政策之武力篇——西北平叛
平定准噶尔(蒙古)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平定准噶尔
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
怀柔:用温和的政治手段笼络其他民族或国家,使归附自己。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2.清朝民族政策之怀柔篇
表现之一:修避暑山庄、喇嘛庙

表现之二:西藏问题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
用途?
修建目的?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
1.建立册封制度


2.金瓶掣签制度


3.设置驻藏大臣
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顺治帝)
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
1727年(雍正帝)设立,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后来,职权进一步加强。
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
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
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瓶“(藏语音译为”金奔巴“),分别供奉在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内装象牙签数支,为抽签选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使用。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措施
明初:沿用元朝土司制度
明成祖时:改土归流


清雍正时:大规模推行
土——土司(少数民族的官职)
流——流官(中原地区的官职)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
3.明清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西跨葱岭
西北达
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
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南至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
清朝疆域
亚洲最大的国家
明朝疆域图
清朝疆域图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
与明朝疆域版图相比,相同点:基本版图相似,台湾、南海诸岛等地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不同点:清朝疆域辽阔,它在明朝的基础上,又通过平定叛乱的战争,特别是平定准噶尔部,拓地万里,建成疆域更为辽阔的大一统帝国。
说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明清时期不同的民族政策
1.明朝的民族政策
具体表现:
原因:
目的:
军事防御
修建并巩固长城
防范北方蒙古、女真等民族南下侵略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清朝的民族政策
具体表现:
原因:

目的:
怀柔政策 以德化人
承德避暑山庄等
明末农民战争的启示及其以往的历史经验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明修长城清修庙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抗击沙俄侵略
签订《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设置伊犁将军
册封达赖、班禅
(金瓶掣签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
两次雅克萨之战
对 外
改土归流
戚继光抗倭
修筑长城
茶马贸易 
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