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课件(17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哥伦布郑和提示:发现美洲、命名印第安人提示:明成祖时期、三宝庙丁桥初中 章卓泓确定可比项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时间船舶大小目的携带物品途经地点随行人员带回物品最远到达评价(当时/后世)其他……出行次数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对比1:航海的规模对比2:航海的目的(动机)对比3:航海的影响(性质、评价)第一步:完成郑和下西洋的有关情况。比较1:航海的规模
第二步:完成哥伦布航海的有关情况。第三步: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提示:结合书本内容,查阅相关资料郑和下西洋非洲阿拉伯半岛--1502年只要我们能把希望的大陆牢牢地装在心中,风浪就一定会被我们战胜。 —— 哥伦布 巴哈马群岛海地岛古巴船只大小(最大)起止时间船只数量随行人数携带货物出行次数途经地点最远到达对比结论:……更……更……更……44丈4尺,宽18丈
1405-1433
首次62,百艘以上
27000多
丝绸、瓷器、茶叶等
7
东南亚、南亚等地
南至爪哇,西到红海、波斯湾、非洲东海岸长约24米,宽约7.8米
1492-1502
首次3,最多17
1000多
牲畜、粮食、种子等
4
海地岛、巴哈马群岛等
美洲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 获取经济利益;发展资本主义。郑和哥伦布比较2:航海的动机(目的)
小组讨论,概括书本P54页的观点: 目的为主 目的为主政治经济拓展:哪个航海动力更为持久?
对比3:航海的结果
后来……
公元1477年,明宪宗发现郑和的航海日志失踪,官员刘大夏评论道:“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远洋航海的壮举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后来……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迎来大航海时代。地圆学说被证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
你的结论:  郑和每到一国,就向该地国王、酋长赠送珍贵礼品,“厚往薄来”,表示通好的诚意,所带的物品中最受欢迎的是丝绸、瓷器。在国内造价不菲的瓷器,往往只用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就出售了。郑和下西洋(想象图)对比3:航海的性质
印第安人遭到奴役哥伦布强迫每一个13岁以上的阿拉瓦克人,每三个月要完成在金矿和棉花种植园的定额劳动。……有病有残疾的,则成了士兵们练枪法剑法的活靶子。……在哥伦布的统治下,两年之内,20万阿拉瓦克人就死掉了13万。材料一: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二: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
思考:在纪念哥伦布航海50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材料二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哥伦布航海的性质受到经济利益驱使,是在于寻找黄金;到了美洲后,对印第安人进行殖民侵略,实行种族灭绝,所以拉丁美洲人民坚决反对。
郑和下西洋是和平外交活动。他带去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等货物,造福亚非,所以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缅怀。
正反例子比较充分表明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和侵略。 对比3:航海的性质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进到顶峰,……结果开支浩繁,“库藏为虚”,被后来任事者视为耗民伤财之举。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有两个特点:首先,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种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其次,也是中国与有关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
(黄晴《郑和属于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结合以上材料,评价郑和下西洋: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 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比4:航海的影响
提示: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材料三:从15世纪中叶起,西方殖民者则一手制造出长达四个多世纪、震惊世界的历史悲剧──黑奴买卖。……地理大发现同时使美洲印第安人人口大减,历来被屠杀的达1200万到1500万之多。
材料四: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对比4:航海的影响
结合以上材料,评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提示:结合本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材料五: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迎来大航海时代。地圆学说被证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之一。
造成种族灭绝,给拉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郑和之后再无大规模远洋活动。明清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至乾隆22年(1757),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中国对外政策从积极发展对外商贸往来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
中国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渐落后。对比项4:航海的影响
对比项4:航海的影响
西欧国家聚集巨额财富
殖民地1殖民地2殖民地3金银粮食原材料宗主国1、居安思危,积极进取
2、把握机遇,改革开放
3、积极与其他国家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4、紧跟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历史的启示
历史的教训是沉重的,同时也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历史,我们无力改变,但现在,中国也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机遇,那就是世界开放格局的形成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中国再次崛起的大好机会。而面对这一机遇,中国应该怎么样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