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第二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课标解读】:1-1-5 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2-1-3 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进代的标志。2-1-4比较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一理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教材编写的特点本课只讲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为止,内容较简明,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农业的发展为本课《早期文明区域》奠定了基础。而整第八单元又是为八年级的历史部份的学习起了启下的作用,同样是文明表现的《汉谟拉比法典》、金字塔、青铜器等都是八年级才学习。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分析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的影响。任何区域特点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原因起作用。2.教材结构体系:(最好有一张结构体系图或表)从空间看,本课旨在表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多元的并具有区域特色,从时间看,本课只讲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为止。【教学目标】:1.能利用地图和图表,知道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文字的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得出结论的技能。知道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2.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列表归纳、对比学习的方法。3.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对待自然的态度。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早期文明发祥地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难点:如何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的具体表现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学习方法有: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学习、观察法、归纳梳理法2.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教师设置问题:1、找出主要的文明发祥地。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这些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点有哪些?3、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从自然条件分析”,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之前第五、六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从自然条件的各要素分析难度不大。而“说明了什么”?学生也能较容易得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从而落实了课标2-1-4。注意事项:可以强调30°N黄金纬线大致经过了四大文明发祥或附近因为热量充足。(二)初步体验大河孕育了农业文明多媒体:出示赞美两河流域、尼罗河的诗句。设计意图:感受河流对农业生产,对早期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注意事项:可以适当拓展尼罗河定期泛滥给当地人们带来的资源。(三)活动探究,完成表格出示表格:大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 国家产生 阶级出现 文明产生的时间 代表性的城市遗址两河流域 ? ? ? ? ?尼罗河流域 ? ? ? ?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 ? ? ? ?黄河与长江流域 ? ? ? ? ?设计意图:1、四个早期文明发祥地有其共同之处,但又有区别,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对比,线索清晰。2、表格中要有文明产生的标志,因为这是本课的重点3、让学生自主完成,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4、而对文字、国家、阶级的初步了解也为具体理解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注意事项:黄河与长江流域点到为止即可,第三课还有详细的学习(四)将学生分为文字组;阶级、阶层组;国家组;利用书本及图册等资料理解、体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分组讨论、探究:1、文字组:展示各文明发祥地的文字,归纳其共同点。感受、表述文字出现的意义。2、阶级、阶层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阶级的划分?看《摩亨左·达罗城富人住宅区示意图》找出阶级产生的表现?3、国家组:找到代表性的城市遗址,找出各大早期文明区域国家的产生的表现?出现国家的时间?代表性的典型国家。概括古代城市与今天城市的异同点?设计意图:强调文明产生的标志及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综合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延伸拓展:可以充分利用图册补充相关的内容,比如新月沃地,胡夫金字塔,夏朝宫殿小结(板书)大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 国家的产生 阶级的出现两河流域 ? ? ?尼罗河流域 ? ?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 ? ?黄河与长江流域 ? ? ?【作业布置】1、作业本P79-812、预习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思考1、“就自然条件而言,与四大文明发祥地有何不同?”4金字塔(古埃及)空中花园(古巴比伦)泰姬陵(古印度)万里长城(古中国)你知道吗?BYAZ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尼罗河下游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1、水利资源较丰富, 灌溉水源充足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 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型较强40°N20°N 四大文明古国自然条件有什么共同之处? 从地理位置看, 位于 20°N -40°N,邻近大河流域。气候大多温暖多雨,热量、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理位置关于古代巴比伦为什么叫两河流域?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吗?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你能结合地图来告诉我吗?探究文明——地图模拟游干旱、少雨两河流域自然条件土壤肥沃干旱少雨流量不稳定古代巴比伦土地气候河流特点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於我的那画面经过苏美尔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後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我感到很疲倦 离家乡还是很远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古巴比伦王汉摩拉比法典苏美尔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楔形文字 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汉谟拉比太阳神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君权神授苏美尔人创造这些古老的文字,有的好认,就像画出来的,有的很难认,怎么回事呢?两河流域地 中 海波 斯 湾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阿卡德人)(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尼罗河里 海里 海“新月沃地”红 海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哪一个国家? ?这一地区与当今世界上哪些热点地区与焦点问题有关?关键词:犹太人、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黎巴嫩、石油、战争、恐怖主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探寻今日新月沃地公元前3500年出现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苏美尔人在下游定居,建立很多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乌尔成 美索不达米亚最富裕的贸易中心之一图画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说明苏美尔人的文字日趋成熟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比较抽象,但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而且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地理位置关于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自然环境的知识,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1)埃及位于哪个洲?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 (2)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探究文明——地图模拟游 下界的尼罗河,您亲手所创,如您所望,它成为埃及人生息的家乡。他们的一切,全赖恩主您的赐予,芸芸众生沐浴着您的阳光…… 哈哈,真漂亮!你能跟我简单介绍一下尼罗河吗? 尼罗河颂 赞美尼罗河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大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啊,隐秘之神, 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 我们庆祝你,求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 你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 沿着你自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 普塔神啊,你把光带到每一个家里! 每年的6月,尼罗河刚出现泛滥的迹象——河水呈绿色,人们就开始喜气洋洋地聚集在河边,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每当这时,河面上总有数不清的船只穿梭往来,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河边放着尼罗河神的木雕像,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轮流来到圣像前,恭敬地低头表示敬意,祭司则高声念着祷词,毕恭毕敬地向河神祈求幸福。到了8月,当河水终于漫过两岸堤坝淹没大片农田时,人们还要热火朝天地庆祝一番。 "尼罗河泛滥节" 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呢?思考 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人们耕种提供了天然肥料,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使得古代埃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尼罗河泛滥节"假如你是图中的收割者,请你向我们讲述一下你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发展农业的?从以上这些图片,你能看出古埃及什么文明比较发达?农耕文明纸草文书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象形文字“画成其物”面包水院子山坡布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希罗多德 古埃及文明前后延续了4000年,从公元前3100年起,一直到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为止,埃及先后经历了7个阶段和31个王朝。感悟文明——早期城市今安在?地理位置关于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国家4500年前出现城市国家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再次分裂感悟文明——早期城市今安在?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你知道“西天”是哪里吗?你知道吗?气候类型温暖湿润恒河印度河·· 1922年,印度几名勘查队员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的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文字的石制印章。后来在过去的60年里,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了一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与在旁的哈拉帕一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帕文化”。摩亨佐.达罗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青铜器时代的一座历史名城。这个城市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和用棉花织布的民族。请看资料:古印度人为什么能最早培植出棉花?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印度河恒河流域自然条件土壤肥沃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流量丰富 定期泛滥古代印度土地气候河流特点文明古国印度的“圣河” ——恒河恒河沿岸风光印度教徒恒河中浸泡沐浴,洗去“罪孽”,求神赐福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遗址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简陋的小屋储物仓大浴场城市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乌鲁克遗址 摩亨左·达罗城读书本及图册中的早期城市遗址 ,同现代城市相比,它们有什么异同点?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财产不平等和阶级分化现象。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四百多年后,国王桀残暴无度,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黄河下游的商部落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上述五个重要遗址在分布上有何共同点?黄河与长江: 中华民族的摇篮位于大河两岸古代中国半坡河姆渡良渚文化大汶口牛河梁黄河长江甲骨文小结:文明古国 所在地域 年 代 共同点 原因探究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思考: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 物生长。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人类最早的文明首先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又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填写下表。河流名称 地理位置 出现文明时间 遗址遗迹 文字 文明标志 印度河恒河 南亚 5500 摩亨佐达罗 国家文字出现 两河流域 西亚 5000 乌鲁克 图画文字 楔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 东非 4500 孟菲斯 象形文字 黄河长江 东亚 4000年前 二里头 甲骨文 谢谢!气候类型干旱、少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docx 第二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