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课件(7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课件(71张PPT)

资源简介

过去式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教学目标:
(1)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2)通过阅读史料、演算等掌握常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
(3)能在阅读历史资料时,辨析其中表示历史时段的词汇和习惯用法。
(4)能实际运用时间和纪年描述历史事件,识别历史过程的演进顺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主要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读图看图能力已经有所基础,而下一学期主要介绍历史知识,这一课主要用以表达和说明历史的变化,着眼于应用,让学生建立起年代尺的概念,清晰地了解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便更好地理解事情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更好的学习下一学期的知识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辨析和使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教学难点:能实际运用时间和纪年描述历史事件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孙中山的生平
【师】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有谁知道植树节是为了纪念谁呢?
【生】孙中山
【师】那么关于孙中山的生平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籍、网络,……
【师】可见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那历史到底是怎样记载下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关于孙中山生平的历史记载
【材料】孙中山,名文,字载之。1866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农民家庭。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清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史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之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病逝,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21世纪,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师】看了这则材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中要清楚地描述和说明历史的发展变化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生】时间
【师】在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中需要使用一些专门表示时间的词汇,材料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汇?
【生】公元、世纪、干支纪年、时代、民国纪年
【师】那么表示时间的常用词汇还有那些?
【生】中国王朝纪年
【师】那么该如何正确运用它们阅读历史资料和描述历史事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进入我们的新课《时间和纪年》
活动2【讲授】一、公元纪年
【师】世界上最常用的纪年方法是什么?
【生】公元纪年
【师】公元元年是指哪一年?
【生】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师】请同学们看图8-23年代尺,说一说你发现可什么规律?
【生】1、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公元前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早。
2、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晚。
3、没有0年。
【题目】1、孙中山生于1866年,卒于公元1925年,他享年几岁?
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9年西汉灭亡,计算一下,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答案】1、1925-1866=59 2、202+9-1=210
【师】计算时间长度的小窍门:
1、前者不跨越公元前后,只需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减。
2、后者跨越公元前后,将两数的绝对值相加,再减去一年。因为公元前一年与公元元年之间没有零年。
【习题】 (1)1640年世界近代史开始,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始,两者相距 200年。
(2)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公元前206年,秦被推翻,两者相距 15 年。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两者相距 392 年。
活动3【讲授】二、世纪、年代与时代——世纪
【师】多少时间称为一世纪?
【生】100年
【图片】公元前:说一说这些时间分别属于哪个世纪?
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2世纪
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1001年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01年公元前10世纪
…………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1年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01年公元前2世纪
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公元前1世纪
公元1年————100年公元1世纪
101年————200年2世纪
201年————300年3世纪
…………
1901年————2000年20世纪
【说说看】
1、用世纪来表述孙中山的出生年1866年。(公元19世纪)
2、公元21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2001年——2100年)
3、公元前16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501年)
活动4【讲授】二、世纪、年代与时代——年代
【师】我们把多久称为一个年代?
【生】10年
【师】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 如:1840——1849年为19世纪40年代。
【习题】 1、用世纪和年代来表述: 1866年 19世纪60年代
1998年 20世纪90年代
2050年 21世纪50年代
2、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想一想,这是20世纪 10 年代。
活动5【讲授】二、世纪、年代与时代——时代
【师】什么是时代?
【生】通常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它是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作为为划分的标准,如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等。
【师】除此你还能列举一些吗?
【生】古代、近代、现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唐代、明代等
【思考】孙中山生活在哪个时代?
活动6【讲授】三、中国王朝纪年
【师】在西汉武帝以前,历代帝王是怎样计算年代?
【生】以自己在位的时间
【师】谁首创造以年号纪年?
【生】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就是公元前139年。
【师】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吗?
【生】不一定。 汉武帝:首创了最早的年号,建元。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前后一共使用了11个年号。 武则天:当政的武周时期,前后不过二十一年的时间里,却使用了十八个年号, 是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 康熙:自明至清,历任帝王,只使用一个年号。清圣祖玄烨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之久,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者,所以“康熙”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师】在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生】明清时期
【师】由于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来代称某个皇帝。你能举几个皇帝吗?
【生】永乐、嘉靖、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宣统
【师】这些年号往往有什么含义?
【生】吉庆祥瑞、国泰民安
活动7【讲授】四、干支纪年
【师】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时就已实行。用干支纪年西汉时尚未通行。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下令施行起,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
【图片】甲子表
【师】1911年是辛亥年,2012年用干支纪年是?2015呢?
【生】乙未年
活动8【讲授】五、民国纪年
【师】1912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民国三十八年是那一年?
【生】1949年
【师】如果你看今年的台湾报纸,它们的时间会是多少?
【生】民国一百零四年
活动9【活动】小组合作
为你的同桌做一个简介(要求:涉及到时间时请运用公元、世纪、年代等专门词汇。)
活动10【练习】练一练
1、你出生于_____年,这是_____世纪_____年代。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这是______世纪_______年代。
3、今年是2015年,现在是______世纪。
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秦朝共存在了________年。
5、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历时_____年。
6、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前后相距________年。
活动11【练习】排一排
1.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2.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3.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4.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5.1世纪,基督教产生;
6.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活动12【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本


4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衡量变化的尺子:
时间和纪年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掌握一些专门的时间词汇?
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就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
书上介绍了哪些记载历史时间的词汇和方法?
①公元前、公元后
②世纪、年代、时代
③中国王朝纪年
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公元纪年
耶稣诞生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玛丽娅已和木匠约瑟夫订婚。可是,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
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当约瑟和马利亚到伯利恒申报戶籍时,半路上,耶稣就要出生了!玛丽娅於是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  
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缩写,意思是“有了我们主--耶稣的年代”)。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2
3
4
1
1
2









公元1年
公元2年
公元前1年
数轴
比一比
公元元年
后元公

(A.D)
前元公

(B.C)
2012
……

B.C3113
……
公元前2年
公元3年
耶稣诞生
公元4年

2012年
公元前3113年
年代尺
时间长度计算小窍门: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1

公元纪年法—公元前、公元后
①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
②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于公元8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③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这段封建历史共多少年?
④今年是新中国诞生多少年?
看谁算得快!
72年
213年
2131年
62年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
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个年代有多少年?
你们出生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何为时代?人们常以什么作为时代的划分标准?
你们生活的时段如果用时代来表述,可以有
哪些表述形式?
世纪、年代与时代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01年 公元前 2世纪
公元1年——————100年 1世纪
公元1101年————1200年 12世纪
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 公元前 1世纪
公元1001年————1100年 11世纪
公元101年—————200年 2世纪
…… …… ……

…… …… ……
公元纪年法—世纪、年代
公元201年—————300年 3世纪
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1年 公元前 3世纪
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1001年 公元前 11世纪
世 纪

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1101年 公元前 12世纪
…… …… ……
…… …… ……
有时我们以百年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时间,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算以公元元年为界,如:
年份除以100,有余数进一,即是该世纪数。
公元 年代



1960年——1969年 60年代
1970年——1979年 70年代
1980年——1989年 80年代
1990年——1999年 90年代
十位数即该年代数。
1920年——1929年 20年代
年代

每10年为一个“年代”

世纪、年代与时代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太空时代、
生物时代-----
以某一方面重要特征为划分标准!
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时代?
时代

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才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法,那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前是采用什么纪年法的呢?
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代年号?
1、君主在位纪年法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2、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期,以后新君即位,照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元,称改元。历代相承。明朝以前一帝在位,往往多次更改年号,亦称改元。(譬如汉武帝在位54年,使用年号11个;武则天称帝15年,使用年号13个。)明清行一帝一元制,中途皆不改元,如“康熙”、“乾隆”。
特点
往往含有吉庆祥瑞、国泰民安之意
衡量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中国历史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

中国纪年法之---民国纪年法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决定改用公历,但以民国纪年,于是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从1912年一直沿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台湾及台湾民间还有用民国纪年的。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中国纪年法之---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时就已实行。用干支纪年西汉时尚未通行。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下令施行起,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
天干与地支依次组合,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直到癸亥,共组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如下表:
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排列的顺序是固定的,组合成的六十甲子的位置也不能颠倒,拿它代表时间单位,就可以知道先后次序。

阅读卡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
1、唐以前称“谥号”。
在古代,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如汉刘彻为孝武皇帝,宋司马光为文正公,这个称号,叫做谥号。
2、唐至元多称“庙号”
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宗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3、明清两代通常用“年号”代称
读下面一段历史资料,说出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
“虽然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已有大量出土,但是考古工作者仍然怀着极大的兴趣探求中国最早的陶器。人们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发现了一些线索,例如1974年在江苏神仙洞洞穴遗址发现了一块长2.5厘米、宽1.8厘米、厚0.5厘米的陶片和一颗更小的陶粒。……景德镇瓷器在清代时成就比较突出,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等品种,艺术成就都超过了明代。”
说一说: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秦朝共存在了________年。
2、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历时________年。
3、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前后相距________年。
15
28
210
巩固练习
4、下列对1985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19世纪8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5、最早以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
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光武帝 D.唐太宗
6、用世纪、年代表示下列时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8年、公元25年、1945年



巩固练习
7、给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并作年代尺:
A.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B.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C.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D.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
E.1世纪,耶稣诞生
F.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D、C、B、A、E、F
巩固练习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
临海千年府
满街文化人

江南长城
瓮城
敌台
实物资料:指的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
比较有价值的遗迹、遗物等。
实 物 资 料(文 物)
文物指的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的物质文化遗存(如遗物、遗迹)的总称。
知识卡
谁能够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实物资料?
如金字塔、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人烧过的兽骨化石、圆明园遗址、等

文物的挖掘:
文物的发掘会在哪些地方进行?这表明了什么?
考古学家不仅要长年对历史遗址进行地下发掘,有时还要进行水下考古。这表明考古学家的工作是艰辛而细致的。
文物的发展:
文物都非常古老吗?请举例说明。
诞生于1946年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对于今天的电脑,也可以称得上是文物了。
文献资料:指记录知识的载体,包括书籍、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书籍
“临海古城始建于东晋元兴元年(402),
宋庆历五年(1045)大修古城墙。在元朝灭掉南宋时,元帝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以利其铁骑长驱直入,而临海城墙却因其无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旧时的城墙全长6000米,现存约5000米,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 ”
——《我的家园——临海》
文 献 资 料
文献资料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知识卡
类别:
主要是指史书
官方编修的史书、私人编著的史书


阅读卡: 秉笔直书的史官
两千多年前,有个叫崔杼的大臣把自己的国君杀了,史官根据事实在简册上写上某月崔杼杀国君。崔杼大怒,把他杀了。继任的两位史官都这样记录,结果都被杀了。到第四位史官还这样写,崔杼问:“你难道不爱惜性命吗?”史官回答说:“忠实历史是我们的本分,我不能因为贪生怕死而失掉本分。”崔杼叹了口气,不再杀了。当这位史官走出来时,正遇到第五位史官捧着竹简和笔走过来,说“我是怕你也丢掉性命,正准备来继承你呢!”。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 1 )从这些史官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品质?

( 2 )你认为做一名史官,应具备哪些素养?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高尚史德)
(高尚的史德,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功底,等)
最早的文献资料
甲骨文
思考
1、甲骨文是刻在什么材料上的?
2、它记载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3、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相当古老的文献?
1、竹木简主要在哪些朝代大量使用?为什么?
2、它的发现对人们研究历史有什么作用?
阅读卡:
秦朝灭亡后,由刘邦、项羽分别领导的两支反秦主要力量即将争夺天下。项羽的谋士知道沛公刘邦雄才大略,劝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并在席前将他刺杀。在宴会间,项羽的部将项庄借舞剑表演之机,逼近刘邦,却被别人挡住。而项羽呢,一直犹豫不决,没有发出杀掉刘邦的暗号,刘邦就借口上厕所逃脱了险境。


( 1 )此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事件?形成了哪个著名的成语?
( 2 )它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它被记载在哪一本史书中?是谁写的?能否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人物?

( 3 )这部史书有怎样的价值?

( 4 )你学过这部史书中的文章吗?举例说明。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通过文献资料 《史记》司马迁
史学价值:是后人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的一部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良奇遇记》、《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传》等
现代文献资料还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字和音像资料。
传说
口述资料:通过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
“鹿城”的传说:相传由于“百步峻”一带形势过于险要,唐代大将尉迟恭指挥军民筑城到此,屡筑屡毁。正当他束手无策时,适逢大雪纷飞,次日清早起来,忽见一只梅花鹿在雪地上沿山奔过,留下足迹,尉迟将军心有所悟,即命众将士沿着梅花鹿经过的足迹疾筑,果然一举而就,故临海也有“鹿城”的美誉。
口 述 资 料
口述资料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传说和口述历史都属于口述资料。
知识卡
了解历史为什么要研究口述资料?
在一些没有文字记载,文物古迹也不太丰富的时候,我们要想了解某个事物的历史和过去,就必须借助当人们的口述。实际上,口述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口述资料的类别:
口述传说
口述历史
我们如何运用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呢?
想一想:
长期以来我国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许多地方都有“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口述传说
传说山西省洪洞县有棵大槐树,官府曾把人们集中到那里,然后又强迫他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所以,许多地方的人都说自己是大槐树那个地方的子孙。这个传说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呢?河北有一位同学的父母告诉他,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大槐树下,这位同学想证实一下,请大家帮助他。
大槐树的传说
思考
这一口头传说反映了哪些历史的真实?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口述传说是怎样流传至今的?
人们长时间口耳相传的
对待口头传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态度?
它们(口头传说)虽然并不等于历史,却能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而且它们还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请你分类:
大槐树传说
《史记》
居延汉简
甲骨文
兽骨
大槐树传说
文献资料
口述资料
实物资料
金字塔
历史资料


表现形式


优缺点


文献资料


史书、甲骨文、竹木简、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字和音像资料


基本反映历史真实情况,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实物资料


文物(遗物、遗迹)


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纠正文献资料记载的错误。


口述资料


传说、口述历史


有虚构成份,但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



请你归纳:
(1)北京人头盖骨 (2)《论语》 (3)牛郎织女
(4)档案 (5)秦始皇陵兵马俑 (6)圆明园遗址(7)明长城 (8)女娲补天
(9)《资治通鉴》 (10)日记
分类:
属于文献资料的有:
属于实物资料的有:
属于口述资料的有:

(2)(4)(9)(10)
(1)(5)(6)(7)
(3)(8)
历史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原始资料
(直接的证据)
(间接的证据)
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
按照资料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分辨史料的价值
从他人那转述得来的资料



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实物等
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
第二手资料
传说、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
证据间接
表现形式
第一手资料
特点
分辨史料的价值
想一想:
在上面关于长城的例子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是相对而言,如在发现甲骨文以前,关于殷商的历史一直是以《史记》的记载为第一手资料,但甲骨文发现后,甲骨文就是第一手资料,史记就变为第二手资料了。
总结:
我们应学会分辨史料的价值,才能准确把握历史信息。
中华民族的历史
商:甲骨文
中华民族的历史
原始社会:骨针
中华民族的历史
大禹治水的传说
中华民族的历史
战国:司南
中华民族的历史
夸父逐日的传说
中华民族的历史
明:《本草纲目》
… …
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献资料
1
2
3
4
5
6

实物资料

口述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1、6
2、4
3、5
1、2、
4、6
3、5
教师寄语
历史离我们很远,历史又离我们很近。希望大家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并利用史料来了解历史,传承文明。

1、下列属于文献资料的有( )
(1)《史记》 (2)1912年的报纸
(3)第一台计算机 (4)张学良日记
(5)北京奥运会录像

A、(1)(2)(3)(4)
B、(1)(2)(3)(5)
C、(1)(2)(4)(5)
D、(2)(3)(4)(5)






C
2、下列不属于文物的是:( )
A、埃及的金字塔
B、2009年我国研制成功的首台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
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D、战国时期出土的司南
B
3、下列关于民间口头传说与历史的
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1)民间口头传说就是历史本身
(2)民间口头传说反映了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3)民间口头传说是历史文献的一种必要补充
(4)民间口头传说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A、(1)(2)(3)
B、(1)(2)(4)
C、(1)(3)(4)
D、(2)(3)(4)
D
4、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手资料的是( )
A、回忆录
B、后人写的历史著作
C、文物古迹
D、档案
B
5、某同学为了解长城获取的下列材
料,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有( )

(1)当代画家李少文所著《图文长城》
(2)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3)长城古砖
A、(1)(2)
B、(2)(3)
C、(1)(3)
D、(3)
D
(1)北京人头盖骨 (2)《论语》
(3)牛郎织女 (4)档案
(5)秦始皇陵兵马俑 (6)圆明园遗址
(7)女娲补天 (8)开国大典录像资料
6、分类:
属于文献资料的有:
属于实物资料的有:
属于口述资料的有:

(2)(4)(8)
(1)(5)(6)
(3)(7)
第一手资料:
(1)(2)(4)(5)(6)(8)
第二手资料:
(3)(7)
2018年是上盘中学60年校庆,
请尝试收集、整理不同的史料来研
究我们的校史。
课外拓展
谢谢合作!

江南长城
东湖
望天坛
紫阳街
龙兴寺
郑广文祠
巾山双塔
桃渚城
太平天国台门

1、以上史料按照表现形式分,你可以分为哪几类?

2、这些资料各有什么特点?
3、不同史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江南长城
瓮城
敌台
书籍
传说
三种资料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它们之间互相
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料,
才能解开历史的真面目。
东湖
杨哲商之墓

“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
二千里”。
——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
临海博物馆
原始社会的工具
戚继光表功碑
杨哲商照片
日记
铜钱
《巾子山图》
骆宾王书籍

练一练:
1、以下史料为实物史料的是 ( )
A、传说 B、《史记》
C、老红军的战争回忆 D、故宫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那他去世的那一年纪年数字会比551大还是小?
从孔子生卒的两个纪年数中你可以发现什么?
公元前的纪年数,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早,离我们越远。
那么公元后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公元后的纪年数,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晚,离现在越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