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海拔最高的牧区 课件(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1 海拔最高的牧区 课件(21张PPT)

资源简介











南方地区
西



青藏地区
图6-83 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位置
1.青藏地区位于哪一地形区?位于地势的第几级阶梯?
2.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哪两个省区?


青藏地区:海拔最高的牧区
第六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地高天低



中国的四大牧区

海拔最高的牧区
——青藏牧区
畜牧业


地形
气候
土地类型
牧草品质
1.图5-13
中国的地形
5.图5-37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P26
2. 资料 一
3. 资料 二
4. 资料三
6.阅读卡 P67

一、自 然 环 境
自主学习

“世界屋脊” ,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图5-13 中国的地形

自然环境—地形
1.高原,”世界屋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2.海拔高,太阳紫外线强烈,利于牧草中蛋白质的合成


2.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哪两个省区?
“高”

自然环境—气候(气温)
拉萨冬季寒冷,均温在0℃以下;夏季均温在15 ℃左右,明显低于同纬度成都的平均气温。


2.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哪两个省区?
资料1:青藏地区冬季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一般在8-18 ℃,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冬寒夏凉
“寒”
图6-84 拉萨、成都的气温

自然环境—气候(降水)
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
干湿季明显
资料2:青藏地区的4-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
拉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旱”
高原山地气候
图5-18 中国的气候类型
●青藏地区冬季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一般在8℃-18℃,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青藏地区每年的4-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





青藏高原属于高原高山气候:在气温方面,冬寒夏凉;在降水上,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自然环境—气候
图5-37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草场广布
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

支柱产业
因地制宜

植 被
资料3:青藏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5 ﹪,而牧草地却占全区面积的62﹪。












畜牧业

从自然条件方面,说一说青藏地区为什么适合发展畜牧业?
自然条件

地形 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冬寒夏凉,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植被 草场广布,牧草的营养成分高。

畜牧业

高、寒、旱,牧草丰富

二、青藏地区牧民的生产生活
自给自足的游牧生活
靠天
养畜
2.青藏牧区的放牧方式:
1.主要蓄种:
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想一想,浙江的山羊、水牛能在那里放牧吗?
牦牛---“高原之舟”
藏绵羊
藏山羊
NO! 必须是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的高原环境的物种才行。
是什么 为什么(结合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









例:衣:藏袍
自然环境:高原昼夜温差大;牧业生产:适于在马背上活动

四人小组合作:结合P67-68,说说青藏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
并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自然环境:
牧业生产:

一方的牧场育一方的文化
藏袍
高原昼夜温差大;
适于在马背上活动


烤肉
卤牦牛肉
藏式孜然烤羊腿
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
自然环境:
牧业生产:
牛羊肉为主,酥油等奶制品
营养价值高、热量多,抵御高寒、缺氧的环境
自给自足
一方的牧场育一方的文化


自然环境:
牧业生产:
帐篷
抵御高原上的风和寒冷
满足游牧生活需要,方便迁移
一方的牧场育一方的文化

自然环境:牦牛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适应高寒条件
牧业生产:自给自足、靠天养畜的牧业方式致使经济一直落后
高原之舟—牦牛

一方的牧场育一方的文化

是什么 为什么(结合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
畜种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藏 袍
帐 篷
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的高原环境
高原昼夜温差大;适于在马背上活动
能抵御高原上的风和寒冷;满足游牧生活的需要,方便迁徙。
马、牦牛
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适应高寒条件
牛羊肉为主,酥油等奶制品
营养价值高、热量多,
能抵御高寒、缺氧的环境

一方的牧场育一方的文化
归纳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改变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天路
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的概况: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

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











思 维 导 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