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师导航】历史与社会中考一轮复习考点27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名师导航】历史与社会中考一轮复习考点27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

资源简介

课件21张PPT。主题三发展的选择
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中考复习考纲分析考点27: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b)
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P44-49)◆考点分解
1. 知道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经过;
2. 说明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知识回顾一、新文化运动的过程1.发起标志:1915年 陈独秀 上海 《青年杂志》2.旗帜、口号: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知识回顾发起者,提出民主、科学主张首倡 白话文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 旧道德一、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过程(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
(2)随后,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积极响应,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3)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任教(邀请没有高等学历的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北京大学面貌大大改观。后来,《新青年》杂志由上海迁往北京,在北京大学形成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4)1917年,胡适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文学改良刍议》,系统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的倡议得到广泛响应,陈独秀不仅主张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还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从1918年起,《新青年》所刊载的文章全部使用白话文。(《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揭穿了几千年来专制统治的真面目,对旧道德、旧礼制进行猛烈批判。)
(5)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各地出版了许多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知识回顾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过程(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改良刍议》一、新文化运动的过程知识回顾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 一九一九年五月二日】
漫长的巴黎和会终于有了结果,中国代表团不仅参会过程一波三折,其遭遇也令国人惊讶。公理非但没有战胜强权,反而和强权沆瀣一气。中国再遭背弃。晨报晨报报道中国人有没有得到他们所希望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人民收回山东权益的希望落空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知识回顾知识梳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二、五四运动的过程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二、五四运动的过程五四运动的形势知识回顾二、五四运动的过程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作出了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决定。知识回顾二、五四运动的过程知识回顾上海商人罢市上海女学生游行队伍上海工人罢工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等被镇压初步胜利北京上海学生工人陈独秀
李大钊
陈独秀
李大钊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知识回顾二、五四运动的过程知识回顾毛泽东说的 “五四”,为“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文化革命”,而且是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反映出“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性质。
2.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4.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女性的地位。知识梳理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声音。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怕提出,使人们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例1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典精例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主要创办民用工业,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1915年,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答案选A。AA. 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B. 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C. 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D. 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例2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典精例题【解析】题干给出的《新青年》这个重要刊物,考查它所代表的“新时代”.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的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故选B。B例3“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典精例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与两面大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两面大旗,注意前面两个杂志的小陷阱.故此题选择答案B。 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二十课 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一)考点27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同步练习
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哪些探索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 掀起一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3.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这体现新文化运动( )
A.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 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之中?(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6.“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7. 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0多年前一批青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A.五四运动星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
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9. 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准确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B.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事件与结论相符的是 ( )
选项
事件
结论
A
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戊戌变法
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C
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D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二.材料题
11.新文化运动时期,观点层出,思想汇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字存废的论战】
“她”诞生于五四时期,最先孕育于《新青年》内部。
壮甫:现在一般提倡新文化的人……想将男女的阶级拆掉他……一统走到“人”的地位上去。标出这样一个新式的“她”,把男女界限,分得这样清楚,未免太不觉悟了。
邵力子:第三声单数代词,女性和男性不同,不过为文字上容易辨别,和男女不分界限的主张没有妨碍。
——杨念群《新史学(第一卷 感觉?图像?叙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壮甫与邵力子的观点。
材料二: 【是否“打倒孔家店”的论战】
1921年6月胡适第一次提出“打孔家店”,后被演绎为“打倒孔家店”。
钱玄同说:“它(孔家店)若不被打倒,则中国人的思想永无清明之一日……赛先生(Science)无法来给我们兴学理财,台先生(Democracy)无法来给我们经国惠民。”
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
——马克锋《“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
(2)指出材料二中“赛先生”、“台先生”的含义,并用史实支撑材料二划线部分的观
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两次论战的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A 7. C 8.C 9.A 10.C
11. (1)壮甫认为用“她”字不利于男女平等,反对用“她”字。邵力子的文学主张:提倡用“她”字,为了在文学上更好区分男女。
(2)赛先生:科学;台先生:民主。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籍整理和教育工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年的正统思想。
(3)解放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更为客观理性的看待儒家思想(或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
(3)民主、平等、法治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