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建设谱新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建设谱新篇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建设谱新篇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一年来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合作平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四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1)“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早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2月在北京提出,其核心在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作为首都,城市人口经济密集,城市功能结构日渐臃肿庞大,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地缘相接,文化、历史渊源深厚,拥有互相融合、协同发展的基础,因此“京津冀一体化”概念顺势而出,通过三地协同发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带动北方腹地区域发展。
(2)“长江经济带”由上世纪80年代“长江产业密集带”的概念发展而来,最初只提出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连接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的经济区。2016年9月中央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旨在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带动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高速、高质量发展。
(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概念由民盟中央于1990年报送中共中央的《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初步设想》一文中提出。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引擎,长三角的概念和空间范围从1982年起便不断变化扩展,到2018年演变成为以上海为龙头、34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2018年,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将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
(4)“粤港澳大湾区”从学术界讨论到地方政策考量,再到国家战略提出,历经20余年。1994年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对标旧金山建设深港湾区,20世纪初广州提出依托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区。2009年10月,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提出共建珠江口湾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2016年《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并于2019年2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历史与社会》部分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37.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法治》部分
28.知道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1.知道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重要性,理解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33.从多个角度,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4.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说明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44.了解我国新时代面临的发展契机与风险挑战
45.懂得我国必须坚持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一.我国的疆域
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大陆南部和台湾岛
(自西向东: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势 特点:海陆兼备
优势(意义):(1)东部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
(2)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二.描述区域特征



三.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1.划分依据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和地形等
2.四大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结构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五.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或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健一招。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如何理解2019年是“关键之年”?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按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将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打好三大攻坚战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增进民生福社
变式: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
3.结合背景扫描,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
(1)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①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②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选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中美经贸摩擦…这些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2)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淅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1.从新时代主要矛和经济新常态角度谈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得感,车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常态,已山高連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推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联系背景扫描,谈谈如何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1)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深化改革开放,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国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二.“一带一路”建设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后,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请设计一条从泉州港出发到达威尼斯的最短航线。
泉州→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威尼斯
2.请列表比较两地的气候、主要人种。
城市 气候 主要人种
泉州 亚热带李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黄色人种
威尼斯 地中海气候,夏李英热千燥,冬李温和多雨 白色人种

3.“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策?符合当今世界的哪一基本特征?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
4.从“一带一路”倡议中我们可追湖到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有:
西汉:张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元朝:海上丝期之路繁盛。
明朝:郑和下西洋
它们的共同意义: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5.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国内背景分别是什么?
(1)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2)国内背景: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カ,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1.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居内陆,国界线没长,邻国众多,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乌鲁木齐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地。
(2)交通便捷: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新亚欧大陆桥经过,有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等。
(3)能源丰富:地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4)旅游资丰富:“三山失两盆”的地形,风光通,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悠久
(5)战略优势: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
(6)历史角度: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新疆绿洲为丝绸之路上往的商旅提供宝贵的水和食物,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等
(注意:一般要结合材料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
2.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有哪些?(“一带一路”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1)时代潮流角度:和平、发展、合作、共的时代湖流越来越强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合作与共赢。
(2)经济全球化角度: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ー。“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改善各国人民的生活,方便各国人民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合作共赢角度: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分字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5)区域发展的角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一带一路”建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6)国内意义角度:“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圆结,保障国家安全。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重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2)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
(3)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
(4)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挙,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5)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6)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京津冀的气候类型、所处地形区、地理区域、地区:
(1)温带季风气候。(2)华北平原。(3)北方地区。(4)东部地区
2.请根据上图,说说京津贾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地形类型。
(1)地理位置:西倚太行山脉,东临渤海
(2)地形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
3.河北是京津的“米袋子”“菜篮子”。试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河北的宜农条件。
(1)地形:地处华北平原,地平坦,土壤肥沃
(2)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4.人民解放军解放北京、天津的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平津战役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请分析原因。为此,我国实施了哪一工程?
(1)自然原因: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季风不稳定性、导致降水不稳定,有的年份出现早灾等。
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并日益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加;水体污染问题、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严重等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1.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意义?
(1)有利子京津冀地区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结合“背景扫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角度分析如何推进京津协同发展。
(1)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2)因地制宜地考虑京津冀各地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3)要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各地的优势,开展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如北京为天津和河北提供产业、技术,天津为北京提供工业最终品和高技术产品,河北为北京提供资源、初级产品,劳动、农副产品;天津为河北提供产业、技术,河北为天津提供资源、劳动和初级产品
3.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最终实现“1+1>2、1+2>3”的效果。这对当前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要史好地发挥各地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孕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四.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责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2.长江是一条多彩的景观带,有“黄金旅游线”之称。请列举几处景观进行介绍。
(1)发源地一各拉丹冬雪峰:冰雪覆盖,冰塔林立,融化的冰川孕育了长江
(2)古代水利工程一一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的沦桑岁月,至今仍屹立于岷江中游,对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起着重要作用
(3)著名峡谷一一虎跳峡:两岸雪山对峙,峡谷深邃,水流湍急,与狭窄河段上巨大的落差,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3.长江见证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请举例说明。
(1)鸦片战争战败后:1842年8月,英军舰船闯入南京长江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片战争战败后: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地区
(2)甲午战争战败后:与日本订《马关条约》,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英国强占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4.长江经济带中的诸多城市都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请举例说明
(1)武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式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2)南京:1842年,中英答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十等亲均《南京条的》: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南京被追成为通商口岸: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于23日占领向京,结来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3)重庆:1895年打《马关条的》,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汀了《双十协定》。
(4)上海: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ロ岸之一;1865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一一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洋务派创办的最大民用エ业一一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7年8~11月,“淞沪会战”;等等。
5.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1)自然条件:①长江千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气候宜人,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2)人文条件:交通便利、エ农业发达、城市密集、科技发达、人力资源丰富等
变式: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得益于当地怎样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1)自然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众多
(2)人文条件: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海陆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教育、科技发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6.长三角地区的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地理区域:南方地区
地区:上海、浙江、江苏一一东部地区;安徴一一中部地区
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①平原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李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而、雨热同期③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源丰富
人文条件:①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最为集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②海陆交通使利;③开发历史悠久;④工业基础雄厚;⑤教育,科教发达,技术力量单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生产特色
农业:种植睡到,养殖鱼虾
工业: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1.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因为长江千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2.请分析长江成为“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
(1)地形: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江阔水深。
(2)气候: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流量大,1月均温高于0℃,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四季通航
3.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请说明原因。
上游。上游流经第一、二级阶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4.列举一项与比相关的重大资源调配工程,并说说有何意义。
(1)工程:“西电东送”
(2)意义: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5.下图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地势特征?请说说这一地势特征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坂阶梯
(2)影响
①对河流: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②对地形:因平原多为河流冲积而成,故我国平原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③对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东部地区气候宜人
④对交通: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便于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联系
⑤对人口分布: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呈东密西疏的特点
6.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何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有利子我国高起点推进和深化新一轮改革开放,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地区在浙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有利于长三角各地区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有利于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整体的党争力;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7.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何意义?
(1)奋斗目标角度:有利于推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于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永续发展。
(2)区域经济角度: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板开展区域作,实现互利共赢。
(3)对外开放角度:有利于推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浙江该如何更好地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作用。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考虑本省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发挥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可以发挥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的优势(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水久会址在浙江乌镇,阿里巴巴总部在浙江杭州等),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成为“数字长三角”建设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注意:一般要结合材料进行有什对性的解答。)
(2)遵循优势五补的原则,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开展区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如何更好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路?
(1)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发挥自身优势(优势雪根据材料概括)的同时,开展区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上海发挥跨领城,跨区城的辐射效应,带动长三角其它地区的发展
(3)推进市场的一体化,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政策上给子支持
(4)推进交通的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时空上缩短长三角各地区间的距离等。
3.请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长江上、下游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1)遵循“因地制宣、优势互补”的原则
(2)因地制宜: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众多,可大力发展综合性工业基地、高科技产业;上游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秀美的山川、独特的民族风情等,可开发能源工业、旅游业
(3)优势互补:长江下游地区可从上游地区引进能源资源,如西电东送;上游地区可从下游地区引进资金、技术、人オ。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五.粵港澳大湾区建设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吡邻港澳地区,三地陆路相通、水路相连,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
区域地位: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地理区域:南方地区
地区:东部地区
地形: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而,冬季温和少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
河湖: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2)人文特色
生产特色:
①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底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如令,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建设成为現代化农业基地。花卉种植业发达,广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农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外,还大量销往港澳地区;
②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地区及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倪越,港湾众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科技教育水平较高,位子中国改苹开放的前沿地带,经济发展程度高
2.珠海、珠江三角洲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1)珠海是我国在1980年最平设立的5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2)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3.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一系列的创新,创下多个“世界之最”,反映我国怎样的科技国情?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4.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这对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启示?
(1)体现了以爱国主又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的伟大民族精神
(2)启示: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勤勤恳恳、任劳任然、数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变式: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践行着怎样的价值准则?这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接心价值观有何启示?
(1)价值准则:爱国、敬业
(2)启示:要与日常生活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健时期,应该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5.港珠大桥攻克了一项项世界海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禀赋?
创新
6.党和国家机关参与《港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过程说明了哪些道理?






(1)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决定权
(3)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全国人大通过的有关决定。
7.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央政策的支持
(2)自然条件优施:地理住虽伐越,区位优势明显,湾众多,交通便利,进出口条件较好:经济发展程度高,科技教有水平较高,人口期密,市场广;位手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3)港球澳大桥的建成通车进一步缩了粤港澳三地的距,有利于三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等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原因(条件):
(1)自然条件: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
(2)人文条件:港澳农产品缺乏,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装运点和口岸众多,进出口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十分方便农别鲜活品运输出口。
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投资,逐渐发展成为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的原因(条件):
劳动力廉价;土地成本低;是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优忠政策;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吸收外来尤其是港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3.港珠澳大桥穿越中华白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此工程耗资34亿元,实现白海豚“零伤亡”目标。请谈谈这样做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耗资3.4亿元,实现白海豚“零伤亡”目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4.港珠澳大桥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通车,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1)经济角度:①改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増强,为大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大桥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
(2)文化角度: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草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大桥建设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
(3)政治角度: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カ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等。
5.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有何意义?
(1)有利于粤港泱三地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増强民族凝聚力,孕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力量之源
6.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谈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有利于増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増强综合国力,捉高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各自的优势,积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1.结合我国新时代面临的挑战,谈谈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珠江三角洲可以做哪些努力。
(1)挑战: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エ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努力从“中国制造产地”转型到“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港澳的服务业与对外联系优势,优势互补,与港澳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启示)?
(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创新型人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为港珠澳三地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发展区域经济需要遊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港澳地区拥有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的优势,可以利用珠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在珠海投资办厂,推动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海可以为港澳地区提供农产品,这里生产的家用电器、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可以通过港澳贸易出口到国外。


热点扫描

考点导引



知识储备

梳理分析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了《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季克强理代表国务院提出“出台实施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上习书记提出以港澳大区建设,粤港澳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9年社会思品中考热点系列
背景扫描
1.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一年来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视频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重要新信号
?2.“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合作平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背景扫描
3分钟看懂“一带一路”
背景扫描
3.四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1)“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早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2月在北京提出,其核心在于“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作为首都,城市人口经济密集,城市功能结构日渐臃肿庞大,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地缘相接,文化、历史渊源深厚,拥有互相融合、协同发展的基础,因此“京津冀一体化”概念顺势而出,通过三地协同发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带动北方腹地区域发展。
背景扫描
3.四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2)“长江经济带”由上世纪80年代“长江产业密集带”的概念发展而来,最初只提出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连接各自腹地的大中小型城市和广大农村组成的经济区。2016年9月中央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旨在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带动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高速、高质量发展。
背景扫描
3.四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概念由民盟中央于1990年报送中共中央的《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初步设想》一文中提出。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引擎,长三角的概念和空间范围从1982年起便不断变化扩展,到2018年演变成为以上海为龙头、34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2018年,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将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三角区域示意图
背景扫描
3.四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4)“粤港澳大湾区”从学术界讨论到地方政策考量,再到国家战略提出,历经20余年。1994年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提出对标旧金山建设深港湾区,20世纪初广州提出依托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区。2009年10月,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提出共建珠江口湾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雏形。2016年《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并于2019年2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
《历史与社会》部分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37.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导引
《道德与法治》部分
28.知道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1.知道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重要性,理解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33.从多个角度,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4.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说明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44.了解我国新时代面临的发展契机与风险挑战
45.懂得我国必须坚持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考点导引
一.我国的疆域
知识储备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大陆南部和台湾岛
(自西向东: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势 特点:海陆兼备
优势(意义):(1)东部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
(2)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二.描述区域特征
知识储备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半球位置
热量带(温度带)位置
纬度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洲大洋位置
1.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自然资源
等自然要素
自然环境
2.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
3.描述区域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
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习惯等
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城市、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业、交通、旅游等)
三.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知识储备
1.划分依据
2.四大区域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综合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气温、降水和地形等
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储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初级阶段的国情
决 定
社会主义性质
我国的基本经济结构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五.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或关键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健一招。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知识储备
1.如何理解2019年是“关键之年”?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按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将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打好三大攻坚战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增进民生福社
变式: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
梳理分析
3.结合背景扫描,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
(1)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①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②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选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中美经贸摩擦…这些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2)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淅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梳理分析
1.从新时代主要矛和经济新常态角度谈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得感,车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常态,已山高連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推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梳理分析
联系背景扫描,谈谈如何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1)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深化改革开放,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国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梳理分析
1.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后,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请设计一条从泉州港出发到达威尼斯的最短航线。
泉州→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威尼斯
2.请列表比较两地的气候、主要人种。




3.“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策?符合当今世界的哪一基本特征?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
梳理分析
城市 气候 主要人种
泉州 亚热带李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黄色人种
威尼斯 地中海气候,夏李英热千燥,冬李温和多雨 白色人种
4.从“一带一路”倡议中我们可追湖到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有:
西汉:张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元朝:海上丝期之路繁盛。
明朝:郑和下西洋
它们的共同意义: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5.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国内背景分别是什么?
(1)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2)国内背景: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カ,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梳理分析
1.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居内陆,国界线没长,邻国众多,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乌鲁木齐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地。
(2)交通便捷: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新亚欧大陆桥经过,有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等。
(3)能源丰富:地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4)旅游资丰富:“三山失两盆”的地形,风光通,民族风情独特,历史悠久
(5)战略优势: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
(6)历史角度: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新疆绿洲为丝绸之路上往的商旅提供宝贵的水和食物,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带等
(注意:一般要结合材料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
梳理分析
2.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有哪些?(“一带一路”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1)时代潮流角度:和平、发展、合作、共的时代湖流越来越强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合作与共赢。
(2)经济全球化角度: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ー。“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改善各国人民的生活,方便各国人民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合作共赢角度: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分字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5)区域发展的角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一带一路”建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6)国内意义角度:“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圆结,保障国家安全。
梳理分析
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重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2)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
(3)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
(4)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挙,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5)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6)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梳理分析
1.京津冀的气候类型、所处地形区、地理区域、地区:
(1)温带季风气候。(2)华北平原。(3)北方地区。(4)东部地区
2.请根据上图,说说京津贾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地形类型。
(1)地理位置:西倚太行山脉,东临渤海
(2)地形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
3.河北是京津的“米袋子”“菜篮子”。试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河北的宜农条件。
(1)地形:地处华北平原,地平坦,土壤肥沃
(2)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4.人民解放军解放北京、天津的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平津战役
梳理分析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请分析原因。为此,我国实施了哪一工程?
(1)自然原因: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季风不稳定性、导致降水不稳定,有的年份出现早灾等。
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并日益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加;水体污染问题、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严重等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梳理分析
1.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何意义?
(1)有利子京津冀地区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有利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结合“背景扫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角度分析如何推进京津协同发展。
(1)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2)因地制宜地考虑京津冀各地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3)要更好地发挥京津冀各地的优势,开展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如北京为天津和河北提供产业、技术,天津为北京提供工业最终品和高技术产品,河北为北京提供资源、初级产品,劳动、农副产品;天津为河北提供产业、技术,河北为天津提供资源、劳动和初级产品
梳理分析
3.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最终实现“1+1>2、1+2>3”的效果。这对当前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1)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要史好地发挥各地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孕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梳理分析
1.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责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2.长江是一条多彩的景观带,有“黄金旅游线”之称。请列举几处景观进行介绍。
(1)发源地一各拉丹冬雪峰:冰雪覆盖,冰塔林立,融化的冰川孕育了长江
(2)古代水利工程一一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的沦桑岁月,至今仍屹立于岷江中游,对成都平原的灌溉、防洪起着重要作用
(3)著名峡谷一一虎跳峡:两岸雪山对峙,峡谷深邃,水流湍急,与狭窄河段上巨大的落差,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梳理分析
3.长江见证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请举例说明。
(1)鸦片战争战败后:1842年8月,英军舰船闯入南京长江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片战争战败后: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地区
(2)甲午战争战败后:与日本订《马关条约》,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英国强占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梳理分析
4.长江经济带中的诸多城市都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请举例说明
(1)武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式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2)南京:1842年,中英答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十等亲均《南京条的》: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南京被追成为通商口岸: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于23日占领向京,结来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3)重庆:1895年打《马关条的》,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汀了《双十协定》。
(4)上海: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ロ岸之一;1865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一一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洋务派创办的最大民用エ业一一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7年8~11月,“淞沪会战”;等等。
梳理分析
5.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1)自然条件:①长江千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气候宜人,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
(2)人文条件:交通便利、エ农业发达、城市密集、科技发达、人力资源丰富等
变式: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得益于当地怎样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1)自然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众多
(2)人文条件: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海陆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教育、科技发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梳理分析
6.长三角地区的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地理区域:南方地区
地区:上海、浙江、江苏一一东部地区;安徴一一中部地区
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①平原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李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而、雨热同期③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源丰富
人文条件:①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最为集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②海陆交通使利;③开发历史悠久;④工业基础雄厚;⑤教育,科教发达,技术力量单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生产特色
农业:种植睡到,养殖鱼虾
工业:是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梳理分析
1.为什么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
因为长江千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2.请分析长江成为“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
(1)地形: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江阔水深。
(2)气候: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流量大,1月均温高于0℃,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四季通航
3.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请说明原因。
上游。上游流经第一、二级阶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4.列举一项与比相关的重大资源调配工程,并说说有何意义。
(1)工程:“西电东送”
(2)意义: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梳理分析
5.下图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地势特征?请说说这一地势特征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坂阶梯
(2)影响
①对河流: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②对地形:因平原多为河流冲积而成,故我国平原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③对气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东部地区气候宜人
④对交通: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便于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联系
⑤对人口分布: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呈东密西疏的特点
梳理分析
6.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何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有利子我国高起点推进和深化新一轮改革开放,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地区在浙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有利于长三角各地区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有利于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整体的党争力;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梳理分析
7.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何意义?
(1)奋斗目标角度:有利于推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于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永续发展。
(2)区域经济角度:有利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板开展区域作,实现互利共赢。
(3)对外开放角度:有利于推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一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梳理分析
1.请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长江上、下游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1)遵循“因地制宣、优势互补”的原则
(2)因地制宜:长江下游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众多,可大力发展综合性工业基地、高科技产业;上游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秀美的山川、独特的民族风情等,可开发能源工业、旅游业
(3)优势互补:长江下游地区可从上游地区引进能源资源,如西电东送;上游地区可从下游地区引进资金、技术、人オ。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梳理分析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浙江该如何更好地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作用。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考虑本省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发挥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可以发挥数字经济发展迅猛的优势(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水久会址在浙江乌镇,阿里巴巴总部在浙江杭州等),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成为“数字长三角”建设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注意:一般要结合材料进行有什对性的解答。)
(2)遵循优势五补的原则,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开展区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梳理分析
3.如何更好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路?
(1)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发挥自身优势(优势雪根据材料概括)的同时,开展区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上海发挥跨领城,跨区城的辐射效应,带动长三角其它地区的发展
(3)推进市场的一体化,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政策上给子支持
(4)推进交通的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时空上缩短长三角各地区间的距离等。
梳理分析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
(1)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吡邻港澳地区,三地陆路相通、水路相连,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
区域地位: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地理区域:南方地区
地区:东部地区
地形: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而,冬季温和少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
河湖: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梳理分析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
(2)人文特色
生产特色:
①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底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如令,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建设成为現代化农业基地。花卉种植业发达,广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农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外,还大量销往港澳地区;
②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工厂”。
地区及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自然条件倪越,港湾众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科技教育水平较高,位子中国改苹开放的前沿地带,经济发展程度高
梳理分析
2.珠海、珠江三角洲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1)珠海是我国在1980年最平设立的5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2)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3.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一系列的创新,创下多个“世界之最”,反映我国怎样的科技国情?
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梳理分析
4.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这对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启示?
(1)体现了以爱国主又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的伟大民族精神
(2)启示: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勤勤恳恳、任劳任然、数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变式: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践行着怎样的价值准则?这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接心价值观有何启示?
(1)价值准则:爱国、敬业
(2)启示:要与日常生活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健时期,应该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5.港珠大桥攻克了一项项世界海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禀赋?
创新
梳理分析
6.党和国家机关参与《港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过程说明了哪些道理?
(1)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决定权
(3)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全国人大通过的有关决定。
7.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央政策的支持
(2)自然条件优施:地理住虽伐越,区位优势明显,湾众多,交通便利,进出口条件较好:经济发展程度高,科技教有水平较高,人口期密,市场广;位手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3)港球澳大桥的建成通车进一步缩了粤港澳三地的距,有利于三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等
梳理分析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上习书记提出以港澳大区建设,粤港澳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季克强理代表国务院提出“出台实施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了《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原因(条件):
(1)自然条件: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
(2)人文条件:港澳农产品缺乏,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装运点和口岸众多,进出口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十分方便农别鲜活品运输出口。
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投资,逐渐发展成为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的原因(条件):
劳动力廉价;土地成本低;是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优忠政策;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吸收外来尤其是港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梳理分析
3.港珠澳大桥穿越中华白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此工程耗资34亿元,实现白海豚“零伤亡”目标。请谈谈这样做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耗资3.4亿元,实现白海豚“零伤亡”目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4.港珠澳大桥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通车,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1)经济角度:①改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増强,为大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大桥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
(2)文化角度: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草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大桥建设提供了不竭精神动力
(3)政治角度: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カ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与大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等。
梳理分析
5.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有何意义?
(1)有利于粤港泱三地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増强民族凝聚力,孕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力量之源
6.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谈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有利于増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増强综合国力,捉高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各自的优势,积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4)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梳理分析
1.结合我国新时代面临的挑战,谈谈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珠江三角洲可以做哪些努力。
(1)挑战: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エ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努力从“中国制造产地”转型到“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港澳的服务业与对外联系优势,优势互补,与港澳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梳理分析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启示)?
(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创新型人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梳理分析
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为港珠澳三地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发展区域经济需要遊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港澳地区拥有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的优势,可以利用珠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在珠海投资办厂,推动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海可以为港澳地区提供农产品,这里生产的家用电器、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可以通过港澳贸易出口到国外。
梳理分析
【例1】 2019年4月19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的( )
A.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区域化趋势 D.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


热题追踪
【例2】2017年4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将建立雄安经济特区。此举被认为是缓解北京城市压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阅读雄安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仔细分析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它属于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是(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下列属于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
①濒临港口,海陆空交通发达 ②沿海开放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
③热量降水充足 ④城镇分布密度高,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热题追踪
【例3】酝酿十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正式浮出水面,图中位于该大湾区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 ②澳门
③珠海 ④厦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热题追踪
【例4】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如图:关于这座大桥开通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早日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②有利于保持港澳长期的稳定与发展
③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④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热题追踪
【例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立足,当下】
材料一: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促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国际大舞台。
(1)“丝绸之路经济带”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但是仍有一些国际媒体对此提出了质疑。请结合以上材料、图片及所学知识,从区域地理和时代主题的角度谈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
热题追踪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
(1)区域地理角度: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各国和各国人民。(2分)
时代主题角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
【例4】【铭记,历史】
(2)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历史地位格外突出,而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曾举行多次意义重大的会议,不断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下图按照会议举行的时间顺序,列举了五次中国共产党举行的重大会议。请你任意选取下列年代尺上的两次会议,写出对应的名称以及影响。
①A:中共一大(1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
②B:中共二大(1分);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1分)
③C:遵义会议(1分);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④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1分)
或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分);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1分)
⑤E: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1分)。(任选两个,答对即可给分。)
热题追踪
【例4】【展望,未来】
(3)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十九大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结合杭州发展近况与你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公民该如何建设“美丽”杭州。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积极行使监督权,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倡绿色消费,选择健康文明科学的出行方式。(任写两点给4分,从公民角度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热题追踪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