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知识点一 古人类遗址1.作用(1)帮助人类认识____________。(2)为人类________提供了证据。(3)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区域与生活状态。自己的起源进化说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2.考古成果(1)发现了大量的_______工具。(2)根据骨骼遗骸复原原始先民的_______特征,推测他们的__________,想象他们的_________。打制体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知识点二 旧石器时代1.含义:使用______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如果以______________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_______年的历史了。2.北京人★(1)距今______至______年,居住在北京周口店________的洞穴中,我们称之为北京人,他们主要靠______植物的果实、块根和猎取动物来获得食物。那时的人们,只能______劳动,________劳动果实,过着_______的生活。打制制造和使用打制二三百万70万20万龙骨山采集共同共同分享群居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发现了较大的灰烬堆,说明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_____的技术。有了_____,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促进了人类______的发展和_____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____________的能力。3.山顶洞人:距今约______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_______顶部的洞穴里,他们已经会________。火火体质脑适应自然环境三万龙骨山人工取火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我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北京人生存时间、地点生活、生产特点生活环境早期智人山顶洞人生存时间、地点生活、生产特点取火方式(人工取火)晚期智人知识结构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知识点一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产生的时间:大约______年前。2.原因:全球气候变得_______起来。在一些_________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了某些______植物,驯养捕捉到的一些_______动物,以补充_______。3.意义: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______者转变为食物的______者,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一万温暖自然条件野生野生食物采集生产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知识点二 新石器时代1.生产生活特点: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靠______、______为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__________的粮食和_______的家畜为生,出现了______ 的聚落。2.改进生产工具的原因:伴随着农耕牧业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采集狩猎人工种植饲养定居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3.新石器的制作方法与特点:人们在对石器进行打制之后,还要把它磨光。这样制成的石器表面_________,刃部______。反复研磨刃部,还可以______使用。4.新石器出现的意义:大大提高了__________。5.新石器时代的含义:以_______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6.出现了用于烹煮和存储食物的______。平整光滑锋利多次劳动生产率磨制陶器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知识点三 典型原始农业聚落★1.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西亚地区的________,距今约______年。2.中国的原始农业聚落图8-1-4图8-1-5约旦河谷9000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1)时间和区域:距今9000年前后,______和_______的中下游以及______流域也开始出现农业聚落。(2)遗址:浙江余姚的__________和陕西西安的__________。长江黄河辽河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食 住 用 自然环境 _____聚落 ____ ____式房屋 黑陶、磨制石器、耒耜 温暖湿润、河网密布 ____聚落 ____ _____式房屋 彩陶、骨制箭头、鱼叉、鱼钩、石斧等磨制石器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河流少 河姆渡水稻干栏半坡栗半地穴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3)原始的农业聚落的特点:这里典型的聚落通常由一道______环绕保护起来,内部的房子或者______,或者聚成若干_______,房子的附近散布着一些贮藏物品的_______,有的还有牲畜_______、_______设施,布置得井然有序。3.原始农业聚落出现的影响:为人类迈向______社会积蓄着力量。直到200多年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壕沟成排小群窖穴圈栏陶窑文明农业聚落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中国两个原始聚落比较重点整合聚落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时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 陕西西安半坡村 建筑特点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农作物 水稻 粟 生产工具 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能够生产黑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生产彩陶,用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打猎捕鱼,会纺线、织布、制衣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原始农业与畜牧业:人类食物生产的革命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出现陶器典型原始农业聚落最古老的农业聚落:约九千年前在西亚出现(意味着定居的实现)中国的原始农业聚落半坡聚落(距今约五六千年)河姆渡聚落(距今约七千年)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知识结构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BYAZ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随着定居生活的拓展,在亚洲和非洲的大河流域,各自形成了几个早期文明区域(如下图)。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知识点一 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范围: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流域地区。(今_______境内,又称“美索不达米亚”)2.两河流域文明的表现★(1)形成社会阶层(农夫、手工业者、商人、祭司、书吏等)、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新的社会秩序。(2)城市出现——________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伊拉克乌鲁克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3)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_________创造了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______文字。苏美尔人楔形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知识点二 尼罗河流域1.古代埃及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________自南向北经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是世界______长河。2.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贡献:尼罗河每年________月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每当河水退却,古埃及人就开渠筑坝,兴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尼罗河第一7—10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3.古代埃及文明的表现★(1)距今______年前后,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距今______年前后,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2)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了________,真正的文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起来的。古埃及大部分文学作品写在______上。55005000象形文字纸草卷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知识点三 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位于______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_______与______奔流入海。2.文明的表现★(1)国家产生:距今______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2)生产状况: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已经学会修筑______,引水灌溉农田,种植______,还通过海路与其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3)城镇出现:当时,印度河流域有100多座城镇,其中的著名代表是______________。南亚印度河恒河4500堤坝棉花摩亨佐·达罗城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知识点四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亚洲东部的_______流域与______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大约4000年前,________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黄河长江夏王朝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文明出现(社会阶层、城市、国家政权、经济、宗教、文字等)尼罗河流域地理位置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古埃及文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发展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出现、国家建立、经济发展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夏王朝建立,中华文明的序曲)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知识结构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知识点一 克里特文明1.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东南部的______海上的_______岛,它是今天希腊的第一大岛。 爱琴克里特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2.文明概况(1)文明出现的时间:距今______年前后。(2)自然条件:克里特岛东部平原适于农耕,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还盛产鱼和________,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________站。(3)考古发现:____________遗址的发现。(4)文明发展:在克里特文明之后,爱琴海地区又出现了________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______文明。它是古代______文明的开端。4000橄榄油贸易中转米诺斯王宫迈锡尼爱琴希腊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知识点二 中美洲文明1.中美洲地理位置:从________南部到_________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片狭长的陆地。2.古老居民:________人。3.文明的表现(1)种植______等作物。(2)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__________文明。之后,中美洲地区相继存在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文明,其中最杰出的当属______文明。墨西哥哥伦比亚印第安玉米奥尔梅克玛雅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知识点三 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______的分化、______的出现和______的发明。阶级国家文字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王宫迈锡尼文明中美洲文明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最杰出的文明:玛雅文明中美洲文明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知识结构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知识点一 早期农业 中华文明的曙光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距今一万年前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就进入了_______时代,并出现了早期_____业。其中北方出现了______农业区,南方出现了______农业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新石器农粟作稻作中华文明的曙光知识点二 手工业★1.出现的原因: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发展,______业也逐渐兴起。2.陶器的制作和发展:______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1)最初的陶器:很简朴、粗糙,以实用为主。图8-3-2手工陶器中华文明的曙光(2)渐渐地,一些陶器的质地越来越_______,造型越来越_______,器表的图案越来越______,体现了高超的制造技术和非凡的__________。(3)考古学家在多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有________的陶器,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中国________的雏形。山东日照出土的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细腻精巧丰富审美情趣刻划符号文字知识点三 社会分化★★1.社会分化出现的原因:生产发展带来了________,社会分工推动了__________。2.社会分化的表现(1)原来共同分享资源的______制慢慢解体,_______制出现了。(2)先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悄然改变,人们因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____________。剩余产品商品交换公有私有财富权力社会阶层中华文明的曙光知识点四 早期城市★★1.早期城市形成的原因:伴随_______技术的提高,______迅速增长,一些__________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向城市迈进。2.黄河流域5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特点(1)古城由________围起来,城墙既是城市的管理边界,也是城市的________设施。(2)城里分布着________区、________区、墓葬区等,具有明显的城市规划的痕迹。农业人口原始聚落城墙防御住宅手工业中华文明的曙光知识点五 精神世界1.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还出现了______崇拜和______崇拜等宗教形式,有______专门负责宗教活动。2.考古发现(1)原始先民经常通过跳舞活动来庆祝丰收和胜利,哀悼死者,驱除鬼怪等等。青海大通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展现了原始先民手拉手跳舞的情景。自然祖先巫师中华文明的曙光(2)在东北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中,发掘了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女神庙,并发现了如真人一般的彩色女神头塑。(3)出现龙的图腾崇拜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发掘龙虎堆塑,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安徽含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中华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①相对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②海陆位置: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我国西南地区又临近印度洋,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③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热量适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极为有利。重点整合中华文明的曙光(2)气候我国长江流域深受来自海洋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对森林、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利,适宜人类生存。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也要比现在湿润,且森林茂密,食物丰富。(3)地形①我国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环境较恶劣,这使得我国远古时代的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一个相对隔离的自然环境中独自发展,有利于我国较为脆弱的早期文明的孕育、发展和延续。②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点,使得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多中心的特点,如北方以半坡文化为代表,南方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等,这也为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4)其他①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分布在大河流域,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水资源。②黄河流域的黄土土质疏松,适合种植粟,形成了粟作区;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多,适合种植水稻,形成了稻作区。中华文明的曙光早期农业:北方粟作农业区 南方稻作农业区手工业:陶器(主要用具)文字萌芽:刻划符号(中国文字的雏形)社会分化私有制出现不同社会阶层出现早期城市:平粮台古城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文明的诞生中华文明的曙光知识结构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知识点一 传说时代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________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______时代被称为_______时代。口耳相传远古传说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知识点二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1.在中国古代,广泛流传着_______和_______的故事,他们是距今________年我国______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2.炎帝的贡献:相传炎帝发明______,教人农耕,遍尝百草,发明______,因此号称________。他还发明______,开辟集市。炎帝黄帝四五千黄河耒耜医药神农氏陶器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3.黄帝的贡献:开始建造_______,发明_______,制作_______,教人们______,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技术。4.部落联盟: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________。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________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________,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__________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____________。宫殿车船衣裳打井嫘祖养蚕抽丝战争蚩尤联盟华夏族人文初祖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知识点三 尧舜禹时期1.尧舜禹时期部落推举________的人继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__________”。2.大禹治水:禹采用________的方法治水,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_______________,领导人民终于治服了洪水。贤能禅让制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知识点四 夏朝的建立1.背景:禹做部落联盟首领时,__________发展,人们________提高。2.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______在距今大约________年建立。3.意义: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时代大体结束,_____文明正式开始。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禹4000新石器中华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炎帝的传说与贡献黄帝的传说与贡献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夏朝的建立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知识结构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知识点一 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1.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1)________纪年法(到汉武帝止):中国在________以前,历代帝王都以______________计算年代。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位的年次。例如,“周赧王五十九年,秦灭周”,说明周赧王在位的第_____年,周被秦灭亡。君主在位西汉武帝自己在位的时间59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2)__________法:__________首创,定公元前140年年号为“建元”,这一年就是“__________”。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新皇帝登基,就要改用新的年号。如我们熟知的“康熙”“雍正”“乾隆”“光绪”等。年号纪年汉武帝建元元年皇帝年号纪年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3)__________法: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天干与地支依次组合,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直到癸亥,共组成________个单位,称________甲子。如“甲午战争”,表明事件发生在______年。(4)________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民国纪年,于是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干支纪年六十六十甲午民国纪年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举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年是民国多少年?[提示]这一年是民国十年。具体算法是:1921-1912+1=10。因为1912年和1921年同在公元后,直接把两个数字相减得出它们相隔9年;民国元年即民国一年,加上9年就是民国十年。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2.__________法: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纪年法(1)公元前、公元后:把基督教传说中________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_____年,即公元1年。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________某年,数字越大,说明公元时间越________;向后推算,是______某年(即公元后某年,这时“公元”或“公元后”常被省略),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________。公元纪年耶稣元公元前早公元晚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注意:同是公元前或者公元后的两个时间的长短,把两个数字相减就是相隔几年;公元前一个时间和公元后一个时间的相隔长短,因为没有公元零年,所以两者相加还要减一。举例:①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活了多少年?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9年,西汉灭亡,计算一下,西汉存在了多长时间?[提示] ①551-479=72年。 ②202+9-1=210年。 (2)世纪:每________年称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算方法也是以公元元年为界。公元1年到100年为公元1世纪,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前1年为公元前1世纪。世纪的计算方法:年份除以100,有余数(此时不考虑余数大小),商再加一,即是该世纪数。如2018年,除以100,商是20,有余数(是18),此时,商20加1,得到是21,也就是2018年属于21世纪。100(3)年代:每_____年称为一个“年代”。年代的计算方法:看年份的十位上的数字,数字是几,即为几十年代。其中,十位为0或者1时,一般称为世纪初。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想一想,这是在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103.时代:时代划分的标准是______的,还通常把一个________称为时代,如“青铜时代”“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等。多样较长的时段知识点二 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1.文献资料(1)含义:________和________出现以后,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活动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去,这些记录留存到后世,就成为后人了解当时情况的文献资料。(2)类型:文献资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字和音像资料。文字书籍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阅读教材P116关于史官的资料,谈谈你的感想。这些史官真的不怕死吗?他们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提示]不是。说明史官应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等。2.实物资料(1)含义: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________。(2)类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重要性: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再现历史。遗存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阅读P116关于北京人的资料,回答:①根据周口店的兽骨化石,你能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做出哪些推测?②除此之外,你还能说一说实物资料相对文献资料的其他优势吗?[提示] ①北京人已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②实物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还可以和文献资料互相补充。3.口述资料(1)含义:人们__________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2)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重要性:是对________资料的一种补充。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口头讲述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文献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阅读教材P117大槐树公园的资料,回答问题:①仔细回忆,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还听说过哪些传说?②说一说这些故事,以及它们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提示] ①如女娲造人。②表达了人们对自身起源问题的关注与探索。知识点三 分辨史料的价值1.史料的价值: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要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包括_______资料、_______资料和_______资料。2.以长城为例,分析不同资料的价值与意义(1)在这些关于长城的描述中,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史料吗?请加以分类。文献实物口述[提示] (1)各种与长城相关的图片属于文献资料;其中有关孟姜女的传说,属于口述资料;保存至今的长城本身则是实物资料。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2)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思想情感?长城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抗日战争期间,长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里的“长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提示] (2)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表达了老百姓对秦朝暴政的控诉,长城成为压迫百姓的暴政的象征。而抗战时期,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起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指“困难”,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魄,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3)学完本课内容后,长城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4)就长城的不同说法,谈谈你该如何看待历史事物。[提示] (3)中华民族的象征。(言之有理即可)。(4)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准确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应把口述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结合起来,客观、全面、公正地去看待历史事物。(5)结合你对上述资料和问题的分析,说一说实物、文献和口述资料各有怎样不同的意义?[提示] (5)实物资料对于没有文字和书籍传世的远古时代意义重大,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有时候也可以与文献资料相互补充。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往往比较全面直观。在没有文字,实物资料也不太丰富的时候,口述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三种资料对我们认识历史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合理地运用这三种资料,才能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6)阅读教材P119A、B两张图片,查阅有关书籍,说一说它们反映出的故事。(7)仔细回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还听说过哪些传说?把它们列出来。[提示] (6)A反映的是端午节赛龙舟,以纪念屈原;B反映的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7)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后羿射日等。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公元纪年世纪、年代和时代中国王朝纪年干支纪年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分辨史料的价值史料的类型史料的价值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