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2019年中考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三)3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a33.列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史实 b34.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经济、外交领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 b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b历史与社会九下P34-37、P50-5334.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经济、外交领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 b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伟大成就和遭受的重大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历史事件。2.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培养从史料中获得教益,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能力。通过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体会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3.通过相关的情景体验,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 考点解析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1.政治领域一一中共八大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现代技术装备时间:1956年9月内容: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己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2.经济、科技成就(1)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①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②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建设起来。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③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エ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④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⑤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⑥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⑦我国首先完成了人エ合成結品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⑧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2.经济、科技成就(2)文化大革命期间①“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点火发射。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②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③备注: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3.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原则:提出者 时间 外交方针原则 主要内容 备注 毛泽东 1949年上半年 三条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结束了百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掀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篇章。 周恩来 1955年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也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3.外交成就(2)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①背景(原因):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指导思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③主要内容: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大国结盟④影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3.外交成就(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第一年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第二年,周思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邦交正常化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知识梳理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3.外交成就(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⑦改革开放后A.我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B.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为解决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作出贡献。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知识梳理二.失误与挫折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话运动(经济) “大跃进”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 1958年开始 领域 经济 发生原因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 表现 工业上: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掀起全民炼钢运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 实行“一大二公”。“大”是指规模大;“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危害 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脱离了实际,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挫折 知识梳理二.失误与挫折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话运动(经济)启示:①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文化大革命”(政治)(1)时间:1966~1976年10月(2)发生原因: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3)表现:采取破四旧、大字报、批斗会等错误方法;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4)危害:刘少奇、邓小平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遭受迫害;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各级政府瘫痪;工矿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国民经济状况迅速恶化。整个国家陷入严重的动乱之中(5)评价(性质):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知识梳理二.失误与挫折2.“文化大革命”(政治)(6)启示:①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真题演练命题点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例1】 (2018?衢州)诗词蕴含历史。图3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D真题演练命题点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例2】 (2018?嘉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 促进朝鲜统一 B.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 为了保家卫国 D.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C真题演练命题点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例3】 (2017温州卷)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新道路。以下纪念邮票所反映的新中国辉煌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尼克松访华 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真题演练命题点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例4】 (2017年台州卷)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真题演练命题点2 失误与挫折 【例5】 (2018?绍兴义乌)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③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A.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