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2019年中考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a37.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b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b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考点解析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a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P96-981.了解我国资源现状及影响,理解我国解决资源危机的重大措施。 2.通过对我国资源问题的梳理、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树立节约意识,培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知识梳理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知识梳理1、分布特点:2、影响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平衡的增加了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难度,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导致资源区域性短缺。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知识梳理煤炭 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山东省等 油气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北方地区,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主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宁沪杭工业基地、树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等 3、我国煤炭、油气资源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知识梳理2、影响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开发利用情况 具体说明 1、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依靠科技,“开源”“节流” “开源” “节流” 3、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4、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治的轨道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人均意识和节约意识等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跨区域调配的作用:缓解资源区域性短缺。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1.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1)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是缓解我国区域性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①我国为解决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正在实施一些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以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②“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相关拓展相关拓展(3)实施“开源”与“节流”并举。这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①开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 ②节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③“开源”与“节流”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A.利用科学技术,研发替代资源,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 B.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运用科学技术,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新兴产业。(4)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关拓展2、自然资源的分类3、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3、科技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在“开源”与“节流”过程中,科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水平高,不仅可以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和种类,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相关拓展4、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应该: (1)宣传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观念,珍惜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2)遵守保护资源的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做到节水、节电、节能等,不使用一次性用品。5、从资源角度,谈谈“嫦娥探月”工程有何意义?(1)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发掘新资源;(2)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拓展6、我国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关系我国的人口问题 影响 我国的资源问题 总量人口数量大 人口数量过多直接导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人口素质低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命题点1 了解我国资源分布的现状【例1】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华北平原------水能资源丰富B. 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C.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D. 东北平原------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真题演练C真题演练命题点2 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例2】 (2018?台州)天台县后岸村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过去,后岸村民以卖石材为生,普遍患上石肺病。如今,后岸村依托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寒明岩景区,以石屋、石桥、石舫的独特魅力吸引各方来客,走上了发展旅游业致富的道路。如今的后岸村做好“石”文章,说明了我们要 ( )A.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扩大资源的开发范围C.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D.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A真题演练命题点2 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例2】 (2017年湖州卷)6.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从应对资源问题的举措来看,这属于 A.开源 B.节流 C.保护 D.调配?A真题演练命题点2 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例3】 (2017温州卷)11.5月18日,我国宣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具有燃烧值高、储藏量大和低污染等特点。未来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将①降低生产与生活对资源的需求 ②扩展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范围③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 ④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一轮复习考点37 概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b)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P102-1041.理解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知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认识到环境问题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危害,树立环境忧患意识。3.掌握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知识梳理一、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123456789知识梳理1、我国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2、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1)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2)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管理水平,都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一、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①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A.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37%;B.每年流失表土约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沃土层;C.荒漠化土地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7%。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问题突出。如:A.我国主要大江大河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B.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河段水质恶化,丧失使用功能;C.大型淡水湖泊和水库水质也普遍较差。D.北方雾霾天气困扰(大气污染);E.南方江河污染严重。知识梳理一、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的危害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知识梳理2、影响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国家把环境保护列为又一项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1、解决途径途径 具体措施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①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工程;②把防治沙漠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大力开展治沙工作;③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P108图8-36图说) 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大江大湖的水体污染以及重工业地区出现的酸雨和城市大气污染。如:浙江实施“五水共治”;新建污水处理厂。 知识梳理2、影响三、环境治理的效果我国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很多城市的大气环境和大江大湖得到治理。植被变茂盛了,空气变清新了,河水变干净了,大自然呈现出勃勃生机。相关拓展1、我为保护和重建家园献计献策提示:可从科技、法律制度、投入、宣传、个人行动等方面去思考。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从自己做起……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 开发者、政府要承包环保费用依法保护环境,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宣传:个人行动:科技:资金投入:法律:防治结合:相关拓展国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立法,打击破坏环境行为,及时治理环境问题,倡导全民保护环境。企业: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法规,在生产中注重环保,利用科技减少生产中的废气废水等的排放。个人: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2、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个人分别应当怎么做?相关拓展3、环境问题的起因:(1)人口过多→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2)人口过多→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过多→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破坏(最主要的是人为因素)。真题演练命题点1 环境问题的危害【例1】下面反映的中国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荒漠化 ④白色污染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C【例2】 (2017?金华)今年2月起,我省各地打响了全民参与的則灭劣V美水攻坚战,各级政府有“制”也有“智”,如实行“河长制”、实施《水环境保护条例》、采用水质检测仪等。对此,下列说法铛误的是( )B.应发挥科技在治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A.要实行河长责任制,人人参与D.可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彻底判灭劣V关水C.须把水环境治理纳入法制轨道真题演练命题点2 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D真题演练命题点2 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例3】 (2017年丽水卷)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 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 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 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