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解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30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解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中考复习
考纲分析
考点30: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理解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
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P53--61);第三单元第一课(P66-76);第四单元第一课(P98-103);第二课(P104)
◆考点分解
1. 掌握新民主义革命时期重要时期的历史事件;
2. 理解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的重要意义;
知识回顾
一、北伐战争的历程
《国民革命军军歌》
歌曲中列强、军阀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们?怎样才能打倒他们?
知识回顾
一、北伐战争的历程
北伐战争过程
知识回顾
一、北伐战争的历程
目的: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
开始时间:1926年
总司令:蒋介石
国父孙中山
知识回顾
重大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影响:
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
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
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
一、北伐战争的历程
成果:在湖北贺胜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迅速占领武汉三镇;之后,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接着向长江下游地区大举推进,攻占了南京,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知识回顾
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
“七一五”政变(1927.7.15/武汉)
“四一二”政变(1927.4.12/上海)
反革命政变的原因:
阶级利益不同
结局:(1)在北伐军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1928年12月,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一、北伐战争的历程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南昌起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后,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重要事件
八七会议: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放弃了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重要事件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队伍和湘南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不断壮大。
重要事件
土地革命: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开展起来。中共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多次“围剿”。红军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但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倾错误主张,未能粉碎第五次“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重要事件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长征: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损失惨重。
重要事件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知识回顾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程(1927年——1936年)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一路北上。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重要事件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九一八”事变
(中华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1.9.18日军借口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并炮轰沈阳城。东北军奉令不抵抗,不战而溃。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东北三省。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华北事变
1935年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7.7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1937.8.13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11月,上海沦陷。
知识回顾
日本侵华事变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重大事件 时间 概况
“九一八”事变
(中华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1.9.18 日军借口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并炮轰沈阳城。东北军奉令不抵抗,不战而溃。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东北三省。
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在华北不断制造事端,欲使“华北独立”,以图直接控制华北,将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7.7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1937.8.13 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激战。11月,上海沦陷。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南京大屠杀
1937.12.13南京失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至少30万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
细菌战
日军731部队用健康活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日军在湖南长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使几十万中国人死于细菌战。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轰炸后方城市
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反复“大扫荡”
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日本侵华罪行
日本侵华罪行 南京大屠杀 1937.12.13 南京失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至少30万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杀害。
细菌战 ? 日军731部队用健康活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日军在湖南长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使几十万中国人死于细菌战。
轰炸后方城市 ? 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炸封锁。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反复“大扫荡” ? 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重大事件 时间 概况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东北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揭开了世界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一二·九运动
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反对内战、要求抗日运动,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西安事变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向全国通电,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事变后,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同意联共抗日等条件。至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八一三”事变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平型关大捷
1937.9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保卫战
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奋勇阻击敌人,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开始以来的最大胜利。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百团大战
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组织100多个团,向敌人发动大规模攻击。不仅给日军沉重打击,也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日本投降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知识回顾
三、抗日战争的历程(1931年——1945年)
中国的抗日斗争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八一三”
事变后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平型关大捷 1937 .9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保卫战
? 1938年春 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奋勇阻击敌人,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开始以来的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8~1941.1 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组织100多个团,向敌人发动大规模攻击。不仅给日军沉重打击,也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抗战胜利 日本投降 1945.8.15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军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知识回顾
四、解放战争的历程(1945年——1949年)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
①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光明的前途)
②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黑暗的命运)
中共七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1945年4月底至6月初,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内容:
①分析了当时中国国内形势,指出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择,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
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知识回顾
重庆谈判
背景: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也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蒋介石暂时作出和平的姿态。连续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假谈判真内战。)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与蒋介石举行谈判。
时间:1945年8月——10月
成果:签订“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四、解放战争的历程(1945年——1949年)
知识回顾
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1946年6月,蒋介石自认为准备充分,指挥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凭借充足的兵力和优良的武器,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以“全面进攻,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作战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歼灭了大量敌人,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
四、解放战争的历程(1945年——1949年)
知识回顾
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1947年2月,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此后国民党对解放区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特别是将陕北作为进攻的重点。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采取“蘑菇战术”,不断打击敌人,先后取得多次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四、解放战争的历程(1945年——1949年)
知识回顾
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随着解放军在各战场不断取得胜利,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1948.9——1949.1
▲结果: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四、解放战争的历程(1945年——1949年)
知识回顾
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渡江战役
背景: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国民政府代表最后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②概况: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③结果: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四、解放战争的历程(1945年——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从这一刻起,中华民族朝着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
例1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
A. 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 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典精例题
【解析】】据所学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ABD三项表述都正确.故选C。
C
例2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
A. 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 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典精例题
【解析】西安事变,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主力决战,进行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所以D错误.故选D

D
例3中国共产党总能在历史关键节点给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事业带来春风。回答下题“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必须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这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十二届三中全会
典精例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届二中全会有关知识的识记。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故答案选B。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