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启蒙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3启蒙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6.1《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启蒙运动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下
学习
目标
1.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运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对主要人物及思想作出适当的评价。?
3.了解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4.懂得启蒙运动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它是一个时代思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重点
了解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难点
懂得启蒙运动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它是一个时代思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727年3月 的一个凌晨, 牛顿在睡梦中长眠,终年84岁。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上王公大臣跟随在送葬行列,场面非常壮观。牛顿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是埋葬英雄的地方。一位来自法国的年轻人目睹了这-切,牛顿的理论、英国举国上下对牛顿的尊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法国人在英国呆了三年。但这三年却影响了他一生。回国后他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牛顿的学说。他i就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板书课题
科学革命
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启蒙运动兴起?
1.阅读课文P37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学生各抒己见)
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2.阅读课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启蒙运动概况。
(学生各抒己见)
(1)什么是“理性”:
18世纪,欧洲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和自然界遵循一定的法则一样,人类社会也受一定的法则的支配,人有能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发现这个法则,并把这种能力称为“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
(2)启蒙运动:
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
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
1.阅读书本P38-P39,归纳18世纪欧洲科启蒙运动的时间及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时间: 18世纪 顶峰:法国
核心:“理性
理性一指人自己思考, 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文艺复兴(人性) :使人类从神权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启蒙运动(理性) :使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主要内容: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专制和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
2.阅读课本,说说这些思想家他们各自有什么思想主张?
(1)伏尔泰
地位: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巨匠。
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
拓展提高
1.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伏尔泰的情况。
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出生于巴黎,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因得罪一个贵族而被放逐出法国后,到了英国。在英国期间,他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洛克的哲学著作。回到法国后经商发了财,过上了优裕的活。
伏尔泰是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著作清新、机智。常带有绝妙的讽刺,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伏尔泰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讨论: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的哪些主张?
抨击封建教会神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提倡“天赋人权”。
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鸠:
观点: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避免暴政的办法就是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国王只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属于议会和法院。
②孟德斯鸠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
阅读材料讨论问题:
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鸠也对自由作了解释:“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1)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主要是思想与言论自由,要把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最终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
(2)结合孟德斯鸠的话,你觉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
拓展提高
1. 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 孟德斯鸠的情况。
孟德斯鸠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不仅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还是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2.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材料一: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 …则一切便都完了。
材料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讨论: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主张?
(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2)法律不能违背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3)卢梭
观点: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人民主权就是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直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意义:人民主权的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研读
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材料二:“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思考: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那些主张?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 (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他并不反对财产私有 )
拓展提高
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卢梭的情况。
卢梭(1712年~1778) ,祖籍法国,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工人家庭。他幼年辍学,当过佣人和家庭教师,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既使他饱尝了寄人篱下的辛酸,也使他目睹了社会不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强烈渴望社会平等。他凭借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撰写了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崇拜者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类。1800年8月,他在卢梭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好处。”
启蒙运动的影响
阅读课文P39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人们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拓展提高
同学们,请收集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近代科学家及成就?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不同点
时间
主要国家
主要对象
核心
相同点
影响
根源
性质
影响
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课前收集材料,课堂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课前收集材料,课堂展示。
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小组展示
课前收集材料,课堂展示。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课前收集材料,课堂展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第三课时,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懂得启蒙运动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它是一个时代思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6.1《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第三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1.启蒙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们比较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是(??? )
①民主??? ②自由??? ③平等??? ④平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黑格尔
3.1787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
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大陆第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B.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C.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启蒙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5.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起启蒙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张扬(  )
A.自然力量??? B.人类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
6.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达到顶峰的国家是(  )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D.法国
7.“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
A.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 B.提倡君主立宪,提倡言论自由
C.宣传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 D.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8.启蒙运动的影响有(  )
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②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③推翻了封建制度 ④鼓励了仁人志士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②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④都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二、简答题。
1.说说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2.什么是启蒙运动?
三、材料分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的人们仍处于漫长的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宣扬了哪些思想?
(2)材料中,用以驱散黑暗的“理性之光”指什么?
(3)写出材料反映的事件中法国的一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观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简述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四、论述题。
材料一? 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判定其中一个墓穴中一定有名画《蒙娜丽莎》的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运动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请完成: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这两件大事之间进行对比、探究和评析。
6.1《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第三课时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启蒙运动就是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故答案选A。平均在启蒙运动中没有体现,故其余选项都不对。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卢梭提出“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含义,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的意义及影响。近代欧洲大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不是启蒙运动。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18世纪,在科学发展的影响下,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受一定法则的支配,并且人有能力去发现这个法则。为了张扬这种理性的力量,他们发起了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到了三位启蒙思想家都是法国人,所以,启蒙运动达到顶峰的国家是法国。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是反映伏尔泰追求的政治自由,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伏尔泰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的理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启蒙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启蒙思想家批判了封建制度并没有去推翻,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才推翻封建制度的,所以,正确答案是:B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冲破思想的牢笼,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启蒙运动是思想的变革,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
10.【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故选择D。
二、简单题。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的掌握。
2.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含义的掌握。
材料分析
1.答案:
(1)启蒙运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
(2)“理性之光”指的是启蒙运动。
(3)示例一:伏尔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
示例二: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示例三:卢梭,认为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即“人民主权”的思想。
【解 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思想家们把人们处于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比喻为黑暗的社会,把启蒙思想比喻为驱散 黑暗的理性之光,而启蒙思想所代表的是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通过这个练习能使学生更加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及其意义,同时熟悉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
2.答案:(1)变化:由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2)若结合材料二: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或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作了精神上的准备)。若结合材料三: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解 析】课标要求为列举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归纳出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评析启蒙运动对人的精神解放的意义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 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通过材料分析人们思想的变革,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四、论述题。
答案:文艺复兴:14---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中,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打破教会神学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由此兴起。
启蒙运动: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要求在政治上摆脱封建专制压迫,由此兴起。
两者之间的区别:
(1)(时代)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2)(对象)文艺复兴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强调人性,启蒙运动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调理性;
(3)(形式)文艺复兴是以反对天主教神学来追求现世幸福,是在复兴古典文化形式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直接抨击教权主义、专制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又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4)(作用)文艺复兴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同时也推动了亚洲的中国和日本等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领域)文艺复兴是文学艺术,启蒙运动为政治思想。?
两者之间的联系: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都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及精神支柱天主教会,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近代自然科学又为启蒙运动的掀起创造条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掌握。
课件31张PPT。6.1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时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1727年3月 的一个凌晨, 牛顿在睡梦中长眠,终年84岁。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上王公大臣跟随在送葬行列,场面非常壮观。牛顿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是埋葬英雄的地方。一位来自法国的年轻人目睹了这一切,牛顿的理论、英国举国上下对牛顿的尊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法国人在英国呆了三年,但这三年却影响了他一生。回国后他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牛顿的学说。他就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新知导入伏尔泰牛顿新知讲解启蒙运动新知讲解一、启蒙运动兴起? 1.阅读课文P37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新知讲解 2.阅读课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启蒙运动概况。(1)什么是“理性”: 18世纪,欧洲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和自然界遵循一定的法则一样,人类社会也受一定的法则的支配,人有能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发现这个法则,并把这种能力称为“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新知讲解(2)启蒙运动: 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 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1.阅读书本P38-P39,归纳18世纪欧洲科启蒙运动的时间及代表人物?新知讲解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新知讲解 1.时间: 18世纪3.核心:“理性“ 2.顶峰: 法国理性:指人自己思考, 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文艺复兴(人性) :使人类从神权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启蒙运动(理性) :使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4.主要内容: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专制和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新知讲解 2.阅读课本,说说这些思想家他们各自有什么思想主张? (1)伏尔泰地位: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巨匠。
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 1.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伏尔泰的情况。拓展提高 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他出生于巴黎,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因得罪一个贵族而被放逐出法国后,到了英国。在英国期间,他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和洛克的哲学著作。回到法国后经商发了财,过上了优裕的活。
伏尔泰是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著作清新、机智。常带有绝妙的讽刺,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拓展提高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因过于激动,加之尿毒症发作,被迫卧床。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咯血,体温急剧上升,黎塞留公爵不忍看到自己的老朋友这般受苦,给他送来了阿片酊。伏尔泰糊里糊涂,竟把这种药效显著的镇静剂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基督的神圣。伏尔泰一听见“基督”、“神圣”这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死去吧。” 伏尔泰对儒家伦理道德创立者孔子极为仰慕。他特别赞赏孔子思想中的“仁爱”与“宽容”,视之为区别善恶的尺度。
伏尔泰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他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伏尔泰与中国的渊源拓展提高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讨论: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伏尔泰的哪些主张?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提倡“天赋人权”。 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抨击封建教会神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2.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问题。拓展提高观点: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避免暴政的办法就是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国王只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属于议会和法院。新知讲解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示意图新知讲解②孟德斯鸠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须经参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总统所否决的法律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君主只享有行政权,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三者之间以权利的“制约与平衡”为核心。新知讲解 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鸠也对自由作了解释:“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结合孟德斯鸠的话,你觉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主要是思想与言论自由,要把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最终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新知讲解 孟德斯鸠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他不仅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还是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拓展提高 1. 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 孟德斯鸠的情况。 2.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问题。材料一: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 …则一切便都完了。
材料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讨论: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主张?(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2)法律不能违背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拓展提高新知讲解 (3)卢梭观点: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人民主权就是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直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意义:人民主权的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材料研读 分析下面的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材料二:“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天赋人权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他并不反对财产私有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 (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材料研读思考: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那些主张? 卢梭(1712年~1778) ,祖籍法国,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工人家庭。他幼年辍学,当过佣人和家庭教师,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既使他饱尝了寄人篱下的辛酸,也使他目睹了社会不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强烈渴望社会平等。他凭借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撰写了名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1. 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卢梭的情况。拓展提高卢梭的崇拜者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类。1800年8月,他在卢梭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好处。” 拓展提高新知讲解 阅读课文P39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人们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三、启蒙运动的影响14-16世纪 17-18世纪 意大利法国封建神学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拓展提高比较归纳法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第三课时,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大革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懂得启蒙运动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它是一个时代思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启蒙运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法国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自由, 民主, 平等,法制理性主义18世纪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板书设计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更了解启蒙运动。
2.完成同步练习,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