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课件+同步训练+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课件+同步训练+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生活需要法律
1.五楼的殷先生非常苦恼。六楼的王某喜欢在深夜听音乐,并总是把音量开得很大。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兵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六楼进行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这一案例说明( )
A. 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 邻居之间产生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C. 只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D. 法律只对违反法律的人起作用
2.公益广告中提到:“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你才是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③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④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彰显其存在的意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B.没有看到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C.没有看到我国是法治社会,法律无处不在
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
4.2018年3月广东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该超市将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该公安局赔偿该超市经济损失5万多元。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依法治国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
③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④公安局不在我国法治体系之内,不受法律监督,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这边是《小苹果》,那边是《最炫民族风》,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   )
①法律离我们很近
②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③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
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是用来统治 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牛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7.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立法,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下面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党章的规定,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使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②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法律既约束官又约束民
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边漫画中的警察应该懂得( )
①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④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9.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下列对法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始社会,人类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B.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D.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二、简答题.
10.面对社会生活中重霾频袭、跨界污染、源头告急等一系列环保难题,我国新环保法历经四次审议,从立法宗旨到具体条文,都体现出我国依法治污、保障民生的民意。新环保法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环境日,规定公民应当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保义务。新环保法加大惩治力度,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按日计罚”。
(1)阅读材料,结合本课所学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
(2)生活中,你准备怎样践行新环保法,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参考答案
1-5.AABAC 6-9.CDBA
10.(1)①生活需要法律。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②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新环保法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正确行使新环保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积极履行新环保法规定的各项义务;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宪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教师法》、《刑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
9.1生活需要法律




这些矛盾和纠纷要协调需要依靠什么?
解决矛盾和纠纷,不仅要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数月前,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爆发,多少家庭为之忧心忡忡。2018年岁末,疫苗管理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首次对疫苗管理单独立法。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网上购物方便快捷,由此也引发大量纠纷和投诉。避免大数据“杀熟”,规范搭售行为,确保押金顺利退还……2018年8月31日,历经四次审议的电子商务法表决通过,让消费者维权的腰杆可以硬起来。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探究与分享
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扶养和教育我。
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婚姻法、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
D、户口登记条例
E、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F、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G、宪法、兵役法
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A
H
G
F
E
D
C
B

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1.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2.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3.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4.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5.年满18周岁,我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8.父母年龄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辩一辩: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
能否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义务

义务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义务

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目标导学二:法治的脚步

法 治?


神治

本质
原始社会,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判定是非善恶。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国王的判案是不是“法治”?为什么?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用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有法律而无法治,其本质是“人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的内涵、要求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
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为人民服务
公平审判,维护法律尊严
人人守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82年12月4日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相关链接P88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探究与分享P88
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修改食品安全法
加强网络版权监管
纠正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
完成民法典编纂、
制定学前教育法、
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
制定社会救助法……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 治 的 脚 步
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治的内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



法律的本质
法治的作用
课堂小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生活需要法律
课题 9.1生活需要法律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2.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法律的含义,法治的内涵、要求、地位、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视频:法律离我们的生活真的很遥远吗?问题: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宪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教师法》、《刑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图片展示 思考:这些矛盾和纠纷要协调需要依靠什么?教师归纳:解决矛盾和纠纷,不仅要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图片展示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视频播放: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P86探究与分享法律与我们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目标导学二:法治的脚步视频播放:法律的历史 教师总结: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读《国王的判案》,说说国王的判案是不是“法治”?为什么? 在古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实质:为统治阶级服务,是人治而非法治。 法治的含义及要求 探究与分享 P87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的意义: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探究与分享P88 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法治的历程.
课堂小结 总结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