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文化教育革新 课件(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2.文化教育革新 课件(15张ppt)

资源简介

清朝后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文化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表现:
①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②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③兴学堂、废科举,革新教育制度
1、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鸦片战争后,西学开始传播。
□随着洋务运动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
◇影响:
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近代报刊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外文报纸。
○洋务运动中,中国人自办报纸开始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17世纪初。直到近代外国人来华办报,中国才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19世纪末 (甲午战争后) ,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
其中,《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报纸。
◇《申报》的地位与作用:
 ①它的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②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阅读P106资料,回答:
☆从上述资料看, 《申报》主要刊登那些方面的内容?


☆《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





☆《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说说你的理由。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
坚持真实性原则
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使读者明白事情真相,影响社会生活。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泛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的观念,促进社会进步。
□近代新式出版业
○最初由外国人创办。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
1897年,夏瑞芳等人在上海创办,后来,发展成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
◇作用:
为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来了重要的贡献。
3、兴学堂、废科举,革新教育制度
①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

○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②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革新教育制度的谕令和章程。其中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阅读P107资料, 《奏定学堂章程》介绍,回答:
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
不同点:章程设置有讲经读经课程
相同点: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课程
看法:侧重传统文化,说明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已关注与时代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课程
周课时 修身 讲经读经 中国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③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这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阅读P107下面两则资料, 回答:
☆这一时期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






科举制度被废除
“废封建,开阡陌”结束了分封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 “废科举,兴学堂”,结束了上千年“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学堂中课程内容得到革新,有利于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推动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要求
教育近代化
京师大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废科举、兴学堂
《申报》的创办
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小结
教育
京师大学堂: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废科举兴学堂
第一个
文化
主力军:洋务派、传教士
清末文化教育革新
练兵营
1.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万木草堂     D.京师大学堂
D
2.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  )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B
3.关于《奏定学堂章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
B.它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C.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
D.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D
4.中国人办报高潮出现在(   )
A.洋务运动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5.被人们喻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A.《民报》  ?B.《晨报》??
C.《申报》?  D.《京报》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