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开启篇
资料1: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他们视西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高于西方文化。
资料2: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普遍认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学术源于中国。
1.“华夷之辨”与“西学中源说”对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会有什么影响?
2.与以往“西学东渐”的情况相比,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不是通过知识分子和平传播到中国的,而是伴随着武力进入中国的。
“华夷之辨”不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
“西学中源说”则有两方面的影响
外国人给予的耻辱纷纷到来!
——梁启超
近代篇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近代篇
近代篇
成就:
《四洲志》为闭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
解说词:
他是近代走在学习西方前列的思想家。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解说词:
他提出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近代篇
1.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2.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增设水师科。
3.改革考试制度
4.平等的思想
《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详尽介绍西方的著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与明末清初的士大夫们相比,魏源的思想有什么进步?





开始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兵器和军事上的不足,主张向西方学习。
《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命运
资料 《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只印了1000册左右,有人甚至主张将其付之一炬,因为书中有对西方国家的赞美之词。
然而,就在美国军舰打开日本国门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一位日本思想家读到《海国图志》,发现自已与魏源的观点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十分惊叹。
1、为什么《海国图志》在中国受冷落,而在日本却受欢迎?
说明虽然日本晚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但是,日本却敏锐地认识到,《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策略。相反,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
2、由此可见进步的思想家在当时将会面临怎样的遭遇?
近代篇
为什么容闳要促请清政府派谴官费留学生?
你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行为?
“牵牛罚太重,亡羊补恐迟。蹉跎一失足,再遣终无期。目送海舟返,万感心悲伤。”
——黄遵宪
近悉贵国将召回在美国学习之留学生,…我们作为学生的教师、保护人或朋友,对此消息深感遗憾。……这些青年大都勤恳学习,品德高尚 …正当这些青年即将通过勤奋的学习获取丰硕的成果的时候,政府却将他们召回,我们对此深深感到遗憾…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
近代篇
骂名?
解说词:
“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郭嵩焘
因为郭嵩焘通过自己的观察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各国全方位地超越了中国,而中国的守旧势力、知识分子及大多数国民还自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因此,郭嵩焘的言论受到广泛攻击,这是他蒙受骂名的原因。
为什么郭嵩焘在当时蒙受骂名?
郭嵩焘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走在时代前面,用世界
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他的看法和行为不能为大多数
国人所理解。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
具有忧患意识,认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世界。
都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忧患意识,都有世界眼光,

他们的见解和主张往往不为主流社会和当局所接受。
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主要代表及主要主张:
设立译馆,主张要了解世界,编译《四洲志》,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促使清政府派遣留学生。
在《使西纪程》中阐述西方政教风俗远超中国,我们不能盲目自大。
“开眼看世界”在当时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使部分中国人突破狭隘的世界观,从此,为抵御外辱,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一股思想潮流。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林则徐
魏源
容闳
郭嵩焘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南京条约》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约》、
《北京条约》
甲午
战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
加深
完全
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



近代屈辱史
抗争·探索史
虎门
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变
法运动
义和团运动
林则徐:《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904,近代教育制度确立
1905,科举制度废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