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学案:新时代新征程——决战全面小康(PPT版+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学案:新时代新征程——决战全面小康(PPT版+Word版)

资源简介

新时代新征程——决战全面小康
★乡村振兴
1.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从国家层面实施的乡村现代化定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二是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四是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五是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乡村生活富裕。
2.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19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市。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千意见》,文件提出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尽总方针。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等。要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加强生态扶贫、教育脱贫,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必须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个税改革
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月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纳税。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在扣除5000元起征点后,再扣除以下六个专项附加项目,剩下的钱才交个税。这六个专项附加项目包括子女表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疔、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全面启动了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川藏铁路起点为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拉萨,全长1629千米。
2.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同年。1958年3月,“广西省”改名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以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3.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0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0周年(纪念日为3月28日)。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西戴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实行民主改革是西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择,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西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历史与社会》部分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34.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经济、外交领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
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法治》部分
28.知道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33.从多个角度,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8.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9.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理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40.学会依法参与民生生活,增强民主意识
一. 世界典型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及共同启示
典型地区
农业生产特色
启示
太湖流域
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水稻、养殖鱼虾)
①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
②发挥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川盆地
种植业和何养业(种植水,油菜,饲养肉猪和家禽)
青藏地区
畜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珠江三角洲
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水稻、甘蔗、花卉、亚热带水果、养殖淡水鱼)
内蒙古
畜牧业(牛、羊)
新疆
绿洲农业(盛产葡萄、哈密瓜、棉花和小麦)
以色列
绿洲农业发达(种植椰枣、水果、蔬莱和花卉)
湄公河平原
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种植水稻)
美国大平原
大规模机械化的商品性早作农业(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
安第斯山区
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种植玉米、马署、驯养羊驼和骆马)
日本
海洋渔业发达
澳大利亚
现代化的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放养美利奴羊)
非洲热带草原
畜牧业(养牛、羊、骆驼)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事件及其共同教训(启示)
时间
主要事件
重大影响
教训(启示)
1952年底
土地改革基木完成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立足国情,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③深化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6年底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标志着中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加上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78年开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同点
自治权
一定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出发点
解决民族问题
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相同点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有关知识
知识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简称及其省会
桂、南宁
宁,银川

主要少数民族
壮族
回族
藏族
所处地势阶梯
第二、三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一阶梯
主要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常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境内主要河流
西江(珠江水系)
黄河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所处地区
西部地区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我国是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列举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位置:东部临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2)气候:属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尤其对水稻的生长根为有利
(3)地形:平原广,地势平坦;
(4)资源:肥田沃土,水资源丰富;
(5)水文: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2.列举中国古代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文化成就: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并已使用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南朝时期的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水確磨,能同时舂米、磨面;
(3)北朝时期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4)唐朝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5)明朝的徐光启编写了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3.列举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
(1)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重视发展拼织生产,实行体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兵役来恢复经济;
(2)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
(3)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今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
(4)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从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4.近现代以来有关农业发展的探索:
(1)孙中山在革命领中提出要“平均地权”的主张;
(2)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后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3)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全国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失误);
(5)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6)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5.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根本依据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该规划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发展思想?
(1)根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目的:增进民生福社,不断满足亿万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6.《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与远景谋划逐步完成时,我国将相继实现哪些奋斗目标?
时间
《规划》捉出的发展目标与远景谋划
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2020年
乡村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本形成,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2年
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
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 《规划》提出的总要求/五条重点任务,分别对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哪一方面的建设?
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8.列举我国古代关注民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1)孔子:“仁”的思想,就是关心、爱护他人;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儒家学派)
(2)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儒家学派)
(3)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道家学派)
9.列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一个典范,并说出当时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典范:唐朝的贞观之治。
(2)措施: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10.我国近代首次提出“民生”一词的革命家是谁?当时他期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他在民生事业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1革命家:孙中山
(2)民生问题:平均地权。
(3)史实:通过土地改華,实现耕者有共田,使农民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11.近代中国的民生现状及追求改善民生的历程。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时期:剥削沉重,战争赔款和鸦片走私使大量白银外流,农民的赋税负担增加.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3)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12.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善民生的举措: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3.当前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有哪些问题?
看病贵、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大、雾霾问题等
14.我国贫困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術、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術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15.党和政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16.解决我国贫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7.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決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立法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3)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8.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9.我国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和专门形式分别是什么?
(1)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少数民族和汉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是一样的)
(2)专门形式: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20.请列举我国历史上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
(1)唐朝:唐大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2)清朝:实行怀柔政策;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3)现阶段: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1.少数民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别
(3)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22.根据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1)草场广布,牧草营养成分含量高一一发展畜牧业
(2)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一一发展旅游业
23.川藏铁路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24.建设川藏铁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强调,“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我们能够“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的底气来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发展,综合国力増强,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物质条件;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我国铁路建设的历史,特別是青藏路的建成为川藏铁路建设积累了キ富经验和技术
(3)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领导核心;
(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5)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中国力量等。
25.现阶段,保障西藏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在西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目的:保障西藏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7. .我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的措施及成就
(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カ、物カ、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増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3)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了民族关系更加融治,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史多的获得感。
(4)国家大カ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エ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8.川藏铁路是铁路史上“最难建的铁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角度加以说明。
(1)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穿越横断山脉,山高谷深,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2)高原山地气候,气候条件差;
(3)地震频发,有大面积冻土,地质条件复杂等、(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
29.请从人文因素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
(1)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2)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待发展
(3)川藏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各
(4)有利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等。(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
30.川藏铁路全线贯通后,将成为一条“政治线”“经济线”,谈谈你对“政治线”“经济线”的理解。(修建川藏铁路成本不低,我们为什么还要全面启动川藏铁路建设?)
(1)“政治线”: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统
(2)“经济线”:有利于加快铁路沿线的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蒙。
31.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何重要意义?
(1)保障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维护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3)有利于激发西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
32.经过民主改革,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上层反动集团,丧失了建立在剥削、奴役劳动人民之上的“昔日天堂”。他们长期从事图谋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变化手法,抛出各种谎言,极度美化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旧西藏,把残酷、黑暗、野蛮、落后、专制的旧西藏描绘成人间天堂。
(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是什么?民主价值需要靠怎样来实现?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決于什么?
具体国情
(3)运用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批驳十四世达赖为首的上层反动集团的荒谬观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共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坤;③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等。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1.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何意义?/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连续16年锁定“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必要性/意义/作用。
(1)基本国情角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主要矛盾角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缓解主要矛盾
(3)奋斗目标角度:我国当前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发展思想角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实范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増进农民福祉,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共同富裕
(5)公平正义角度: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农民的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6)人民地位角度: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更好地当家作主
(7)党的地位、宗旨和先进性角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我国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这次个税改革有何意义/原因/必要性?
(1)基本国情角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还不够高,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
(2)主要矛盾角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后。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满足低收入者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缓解主要矛盾。
(3)奋斗目标角度:我国当前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格方向稳步前进。
(4)发展思想角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实行个税改草,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5)公平正义角度: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行个税改草,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诺稳定。
(6)人民地位角度: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
(7)党的地位、宗旨和先进性角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行个税改革,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经济发展角度: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増加居民实际收入、増强消费能力,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4.本次个税改革为什么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纳入“六个专项附加扣除”?
(1)教育重要性角度: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昐。
(2)权利角度: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亭有受教育权,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5.本次个税改革为什么将“大病医疗”、“住房货款利息或租金”纳入“六个专项附加扣除”?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6.本次个税改革为什么将“赡养老人”纳入“六个专项附加扣除”?
有利于帮助成年子女尽到养扶助父母的基本义务,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维护老人的利益
7.有网友认为,国家在不断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人们的税收负担,这就意味着依法纳税不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宪法规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1)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巩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好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4)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有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1.联系《规划》强调的基本原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
基本原则
对策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坚持农业农村先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雪要,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协调、共享发展理念,城乡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各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把农村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考虑乡村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乡村持续健康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稳步向前发展
2.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2)宣传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
(3)积极为家乡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出谋划策。
3.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国家、社会,个人分别该怎么做?
(1)国家: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因地制宜选择扶贫方式和力度,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③区域之间化势互补,加强对口帮扶的力度和广度,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等。
(2)社会:各界人士要传承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传统美德):履行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培育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个人: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精神,自力更生,脚踏实地,积极参与;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4.“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贫困者脱贫有何启示?(个人角度)
(1)扶志: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脚踏实地,积极参与。
(2)扶智: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投升自身发展能力。
5.从“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角度谈谈政府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战并说明理由。
角度
对策(政府角度)
理由
扶志
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社大的强大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扶智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オ强国战略,加强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等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6.为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返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7.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履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就要尊重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板宣传民族政策,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
8.“材料中的做法(举措)是如何体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答题范例: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中×××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材料中x××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材料中××文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
课件48张PPT。2019年社会思品中考热点系列中考热点复习新时代新征程——决战全面小康视频导入背景扫描中考热点复习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从国家层面实施的乡村现代化定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二是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四是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五是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乡村生活富裕。中考热点复习?2.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19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市。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千意见》,文件提出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尽总方针。背景扫描中考热点复习背景扫描3.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等。要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加强生态扶贫、教育脱贫,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必须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中考热点复习背景扫描4.个税改革
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月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纳税。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在扣除5000元起征点后,再扣除以下六个专项附加项目,剩下的钱才交个税。这六个专项附加项目包括子女表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疔、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中考热点复习背景扫描5.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全面启动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全面启动了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川藏铁路起点为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拉萨,全长1629千米。中考热点复习背景扫描6.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同年。1958年3月,“广西省”改名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以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0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0周年(纪念日为3月28日)。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西戴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实行民主改革是西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择,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西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历史与社会》部分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34.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政治、经济、外交领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
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考热点复习考点导引《道德与法治》部分
28.知道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2.懂得我国必须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33.从多个角度,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8.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9.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理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40.学会依法参与民生生活,增强民主意识中考热点复习考点导引中考热点复习一. 世界典型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及共同启示知识储备中考热点复习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事件及其共同教训(启示)知识储备中考热点复习三.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知识储备中考热点复习四.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有关知识知识储备中考热点复习1.我国是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列举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1)位置:东部临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2)气候:属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尤其对水稻的生长根为有利
(3)地形:平原广,地势平坦;
(4)资源:肥田沃土,水资源丰富;
(5)水文: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2.列举中国古代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文化成就: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并已使用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南朝时期的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利用水力加工谷物的水確磨,能同时舂米、磨面;
(3)北朝时期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4)唐朝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5)明朝的徐光启编写了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3.列举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
(1)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重视发展拼织生产,实行体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兵役来恢复经济;
(2)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劳役;
(3)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今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
(4)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从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4.近现代以来有关农业发展的探索:
(1)孙中山在革命领中提出要“平均地权”的主张;
(2)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后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3)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全国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失误);
(5)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6)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5.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根本依据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该规划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发展思想?
(1)根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目的:增进民生福社,不断满足亿万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6.《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与远景谋划逐步完成时,我国将相继实现哪些奋斗目标?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7. 《规划》提出的总要求/五条重点任务,分别对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哪一方面的建设?
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8.列举我国古代关注民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1)孔子:“仁”的思想,就是关心、爱护他人;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儒家学派)
(2)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儒家学派)
(3)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道家学派)
9.列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一个典范,并说出当时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典范:唐朝的贞观之治。
(2)措施: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10.我国近代首次提出“民生”一词的革命家是谁?当时他期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他在民生事业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1)革命家:孙中山
(2)民生问题:平均地权。
(3)史实:通过土地改華,实现耕者有共田,使农民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11.近代中国的民生现状及追求改善民生的历程。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时期:剥削沉重,战争赔款和鸦片走私使大量白银外流,农民的赋税负担增加.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3)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12.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善民生的举措: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3.当前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有哪些问题?
看病贵、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大、雾霾问题等
14.我国贫困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術、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術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15.党和政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16.解决我国贫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7.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決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立法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3)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18.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9.我国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和专门形式分别是什么?
(1)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少数民族和汉族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是一样的)
(2)专门形式: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20.请列举我国历史上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
(1)唐朝:唐大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2)清朝:实行怀柔政策;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3)现阶段: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21.少数民族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别
(3)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22.根据西藏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1)草场广布,牧草营养成分含量高一一发展畜牧业
(2)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一一发展旅游业
23.川藏铁路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24.建设川藏铁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强调,“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我们能够“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的底气来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发展,综合国力増强,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物质条件;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我国铁路建设的历史,特別是青藏路的建成为川藏铁路建设积累了キ富经验和技术
(3)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领导核心;
(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5)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中国力量等。
25.现阶段,保障西藏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26.在西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目的:保障西藏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7. 我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的措施及成就
(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カ、物カ、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増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3)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了民族关系更加融治,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史多的获得感。
(4)国家大カ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エ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28.川藏铁路是铁路史上“最难建的铁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角度加以说明。
(1)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穿越横断山脉,山高谷深,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2)高原山地气候,气候条件差;
(3)地震频发,有大面积冻土,地质条件复杂等、(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
29.请从人文因素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
(1)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2)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待发展
(3)川藏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各
(4)有利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等。(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30.川藏铁路全线贯通后,将成为一条“政治线”“经济线”,谈谈你对“政治线”“经济线”的理解。(修建川藏铁路成本不低,我们为什么还要全面启动川藏铁路建设?)
(1)“政治线”: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统
(2)“经济线”:有利于加快铁路沿线的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蒙。
31.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何重要意义?
(1)保障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维护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3)有利于激发西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32.经过民主改革,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上层反动集团,丧失了建立在剥削、奴役劳动人民之上的“昔日天堂”。他们长期从事图谋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变化手法,抛出各种谎言,极度美化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旧西藏,把残酷、黑暗、野蛮、落后、专制的旧西藏描绘成人间天堂。
(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是什么?民主价值需要靠怎样来实现?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決于什么?
具体国情
(3)运用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批驳十四世达赖为首的上层反动集团的荒谬观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共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坤;③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等。梳理分析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1.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何意义?/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连续16年锁定“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必要性/意义/作用。
(1)基本国情角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主要矛盾角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缓解主要矛盾
(3)奋斗目标角度:我国当前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1.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何意义?/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连续16年锁定“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必要性/意义/作用。
(4)发展思想角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实范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増进农民福祉,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共同富裕
(5)公平正义角度: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障农民的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6)人民地位角度: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民更好地当家作主
(7)党的地位、宗旨和先进性角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2.我国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这次个税改革有何意义/原因/必要性?
(1)基本国情角度: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还不够高,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
(2)主要矛盾角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后。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满足低收入者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缓解主要矛盾。
(3)奋斗目标角度:我国当前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格方向稳步前进。
(4)发展思想角度: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实行个税改草,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3.这次个税改革有何意义/原因/必要性?
(5)公平正义角度: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行个税改草,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诺稳定。
(6)人民地位角度: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
(7)党的地位、宗旨和先进性角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行个税改革,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8)经济发展角度:实行个税改革,有利于増加居民实际收入、増强消费能力,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4.本次个税改革为什么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纳入“六个专项附加扣除”?
(1)教育重要性角度: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昐。
(2)权利角度: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亭有受教育权,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5.本次个税改革为什么将“大病医疗”、“住房货款利息或租金”纳入“六个专项附加扣除”?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6.本次个税改革为什么将“赡养老人”纳入“六个专项附加扣除”?
有利于帮助成年子女尽到养扶助父母的基本义务,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维护老人的利益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7.有网友认为,国家在不断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人们的税收负担,这就意味着依法纳税不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宪法规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1)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巩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好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4)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有利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1.联系《规划》强调的基本原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2.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2)宣传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
(3)积极为家乡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出谋划策。
3.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国家、社会,个人分别该怎么做?
(1)国家: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因地制宜选择扶贫方式和力度,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③区域之间化势互补,加强对口帮扶的力度和广度,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3.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国家、社会,个人分别该怎么做?
(2)社会:各界人士要传承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传统美德):履行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培育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个人: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精神,自力更生,脚踏实地,积极参与;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4.“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贫困者脱贫有何启示?(个人角度)
(1)扶志: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脚踏实地,积极参与。
(2)扶智: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投升自身发展能力。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5.从“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角度谈谈政府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战并说明理由。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6.为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1)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返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7.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履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就要尊重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板宣传民族政策,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
8.“材料中的做法(举措)是如何体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答题范例: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材料中×××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材料中x××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材料中××文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要结合试题材料具体分析。)
梳理分析中考热点复习【例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举措对缓解该矛盾起到直接作用的有( )
①浙江省力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②杭州市实施“农业+”都市田园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③温州市探索“城市书屋”建设,补齐公共文化短板
④绍兴市公布《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热题追踪中考热点复习【例2】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 _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
A. .快速发展 B. 优先发展 C. 加快发展 D. 全面发展
B热题追踪中考热点复习【例3】下图扶贫数据表明我国( )
①已经顺利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
②正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坚定不移地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D热题追踪中考热点复习【例4】国家统计局于 2 月 15 日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显示,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8 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 1660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386 万人;贫困发生率 1.7%,比上年下降 1.4 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A. 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B. 坚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C. 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
D. 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热题追踪中考热点复习【例5】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西部能源基地与我国电能消费集中的东部距离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加强能源立法 B. 开源与节流
C. 跨区域调配 D. 加大宣传力度
C热题追踪中考热点复习【例6】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在扶贫攻坚中,将西藏、新疆南疆三地州等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作为主战场,取得了显著成效。这说明我国
①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和谐大家庭
②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④重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热题追踪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