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学设计课题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单元第七单元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学会辩证和理想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2.领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3.知道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重点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难点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与我们现代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素材视频《18世纪,各种合力使英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引入本课综合探究的学习。复习上节课内容。与教师进行互动 活跃课堂,观看视频进入新课学习 利用当时的背景导出新课讲授新课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1.工业化的含义:工业化一般理解为产业化,即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某类工业(如重工业、制造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作是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2.工业化的表现: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推动农业的发展;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日益增多;兴起了许多大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3.城市化的含义: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4.城市化的表现(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早期的城市 19世纪末的上海外滩景象 现代的城市 上海浦东新貌二、探究: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三、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工业化的巨轮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资料1 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资料2 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这样刻画当时的社会状况:金钱对法律、政治、风俗的控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为“现代人的上帝”。资料3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利: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弊: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2. 污染严重,交通拥挤。3.失业人口增加。3.失业人口增加。4.犯罪率高。……播放素材视频《黑死病与欧洲崛起》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提示: 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弊端,会带来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四、辩论:文明生活的追求19世纪末,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农业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资料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讨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什么? 1.合理的饮食结构 2.平均寿命延长 3.生活质量的提高4.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5.国民文化素质提高6.大众传媒的普及 7.服饰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改变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收集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并把它们列举出来。在生活用品方面: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的使用等。在生活方式方面: 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在生活趣味方面: 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等。在生活习惯方面: 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等。想一想:以上这些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你能否说出其中的道理?工业革命使贫富差距加剧,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有得到改变,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这是因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五、小结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生活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前进,人们开始过上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去解决。观看图片、资料,总结回答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进行评价。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总结出答案;稍后教师再做总结结合课本、结合资料找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进行评价。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结合资料找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总结出答案;稍后教师再做总结结合实际谈谈认识学生阅读材料和图画,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反思历史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能力还概括能力这一段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避免教师一讲到底,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历史。课堂小结历史教学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各纲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进行优化选择,综合运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竞赛式等各种教学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也能主动自主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取到着令人可喜的效果。板书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练习一、选择题1. 阅读右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进行 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对人类历史科技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B.飞机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C.第二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石油成为重要能源3. 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C.世界大战的推动 D.整体世界的形成4.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5. 某同学在分析“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时,对表中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列出了下列几项,根据表中的年份判断,其中最主要的应是( )21教育网 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 (单位:千人)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纽约6469219123437伦敦959268147676581莫斯科2503656121000A.城市一般地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口聚散B.城市服务设施齐备,对农村人口具有吸引力C.统治者一般居住在城市,便于统治农村D.工业革命促进人口流向城市,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6. 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变化表年份1840187019001920百分比2214.88.47.1导致表格中农业人口百分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蓬勃进行 B.殖民帝国开始建立C.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成功7. 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B. 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交通运输业领域C.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D.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8. 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果你在当时,可以选择( )A. 在电灯下分析经济数据 B. 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 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 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9. 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 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C. 促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0. 小名同学在《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中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某工厂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历史上导致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 B. 人们纷纷投资手工业C. 工业无产阶级的兴起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二、简答题11.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开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65年的60亿英镑,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选民人数由50万增加到了81.3万。政府先后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工厂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逐渐成为一个“福利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很多工厂沿河而建,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工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等陆续传入中国,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材料四:早在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l)材料一所指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的扩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什么时代?(2)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城市、社会等角度中选取一个角度分析西方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并指出工业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4)分别举一例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在工业和海防建设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并概括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⑴材料一、二是对哪一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⑵根据材料二,指出在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⑶材料二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⑷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瓦特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的巨匠,他的发明改变了当时整个世界面貌。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1)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到什么时代?(2)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请列举两例。(3)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瓦特没有想到的问题今天我们仍需要预防,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宣传语。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A 4.B 5.D 6.C 7.B 8.C 9.A 10.A 二、简答题11. (1)英国,蒸汽时代。(2)西方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殖民扩张提供物质基础。主要问题: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们出行速度,通讯方便,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精神生活。(4)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等。进步意义:引进了近代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近代化进程。 (5)合理却可。12.材料一、二是对工业革命的评述,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出门坐火车,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之所以说工业革命“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是因为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得局面形成。13. 第(1)问属于基础知识,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从此进入蒸汽时代;第(2)问,在没有标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工业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2)问考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有蒸汽机车,汽船等;第(3)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示如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可知是工业革命后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第(4)问属于开放型题目,只要是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即可。课件32张PPT。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人教版 八年级下新知导入新知讲解1、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1.含义:?工业化一般理解为产业化,即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某类工业(如重工业、制造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作是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新知讲解工业化的表现①工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农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②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化学肥料,农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③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农民不再种地,到工厂去当工人,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了农民。④兴起了许多大城市,如曼彻斯特、纽约等。新知讲解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英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的变化新知讲解以上史料传递给我们怎样的一个历史信息呢?资料:英国棉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加到了1850年的20亿码,增长了49倍;煤的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增加到了1861年的5700万吨,增长了8倍多;生铁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加到了1850年的25万吨,增长了1300多倍。法国1820年只有39台蒸汽机,1848年增加到了5212台;生铁产量1818年只有11万吨,1848年增加到了47万吨;煤产量1815年只有88万吨,1848年增加了400多万吨。新知讲解工业化迅猛地发展着,工业成为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产业部门。新知讲解城市化的含义 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市化的表现1.农业机械化使劳动力出现富余,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2.城市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形式; 3.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材料探究资料1 资料2 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资料3 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1)分析材料3的数据,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何共性?(2)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新知讲解(1)共性:城市人口都经历了一个大幅度增长的过程(2)城市化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新知讲解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使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降低。(3)为什么农民会大量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知识拓展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新知讲解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工业化的巨轮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资料1 1835年,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新知讲解资料2 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这样刻画当时的社会状况:金钱对法律、政治、风俗的控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为“现代人的上帝”。资料3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新知讲解工业化出现了许多问题:资本家无视工人的权益,驱使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工厂无视消费者的健康,用劣质的原料加工食品,等等。新知讲解 城市化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空气严重污染;卫生条件恶劣,垃圾、粪便、污水不能及时处理;住房拥挤;疾病蔓延,城市人口的死亡率比农村还高;交通堵塞等。此外,犯罪率不断上升。拥挤的城市新知讲解黑死病与欧洲崛起新知讲解利: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弊: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2. 污染严重,交通拥挤。3.失业人口增加。3.失业人口增加。4.犯罪率高。……学生活动19世纪末,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农业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辩论:文明生活的追求新知讲解资料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新知讲解 狄更斯的话富有哲理地告诉我们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以前几个世纪生产力发展的总和,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生活用品。对许多人来说,工业文明提供了许多机会,使他们充满希望。但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两极分化,对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说,他们做牛做马,辛勤劳动,却所得甚微,甚至一无所有,对他们来说这个春天是“令人绝望的”。可以说,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新知讲解1.合理的饮食结构 2.平均寿命延长 3.生活质量的提高4.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5.国民文化素质提高6.大众传媒的普及 7.服饰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改变讨论: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什么?思考新知讲解在生活用品方面: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的使用等。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收集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并把它们列举出来。在生活方式方面: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在生活趣味方面: 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等。在生活习惯方面: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等。新知讲解想一想:以上这些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你能否说出其中的道理?工业革命使贫富差距加剧,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有得到改变,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这是因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课堂总结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生活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前进,人们开始过上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去解决,从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拓展提高1. 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烈下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A. 发电机 B. 电灯 C. 电影机 D. 内燃机B2. 19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狄更斯《雾都孤儿》故事发生在“烟雾弥漫”的伦敦,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原因是( )A. 殖民扩张 B. 工业革命 C. 英国革命 D. 英法战争B拓展提高3.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下列能源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并符合环保标准的是( )A. 煤炭 B. 石油 C. 电力 D. 原子能C拓展提高4.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①辛亥革命 ②文艺复兴 ③工业革命 ④邓小平改革开放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B板书设计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的历史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带来了哪些弊端改变了社会生产、对文明生活的影响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世纪,各种合力使英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wmv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教案).doc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练习).doc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课件).ppt 黑死病与欧洲崛起.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