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自由平等的真谛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过度的自由实际上是在提倡野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④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 )。
A.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B.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C.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D.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3.车轮质问方向盘“你为什么总是限制我的自由?”方向盘说:“随心所欲,是会走上邪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自律就失去了自由 B.自由是不应该受任何限制的
C.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D.自由和约束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4.我国加大治理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等不守规则的行为( )
①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规则意识 ②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③是因为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④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近日,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案件。被告通过微位朋友圈辱骂原告,并公布原告的照片和电话,结果被判在微信朋友圈公开道歉三天。此案例说明(   )
①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规则 ②网络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
③网络交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服装店主利用自己的微信和QQ发布了一条2018年春节是世上最冷的春节的虚假信息。发帖者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被当地公安机关处以行政罚款。这说明( )
A.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的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B.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受限制的
C.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D.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发表言论纯属个人私事
7.有什么样的法治,就有什么样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持续动荡和混乱。这说明了( )。
A.法治大于自由 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
C.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人们的自由是不允许受到损害的
8.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它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
A.法律是自由的约束和保障 B.法律是对自由的否定
C.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 D.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9、“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 B、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
C、遵守法律就意味着失去自由 D、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10.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①人生而平等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均贫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指( )
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每个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 ④公民是完全绝对平等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2、2018年10月8日,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涉嫌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相关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这说明(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③我国公民的违法和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亚茹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她参加全市少儿科技创新大赛,发明的挂衣钩获得了一等奖,妈妈帮她申请了专利。上述事例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未成年人也不除外B.未成年人在专利权方面享有特殊照顾
C.亚茹发明的挂衣钩很有经济价值 D.在我国,未成年人比成年人享有更广泛的权利
14.据调查显示,多数招聘会录用男性的职位远远多于录用女性的职位,男性的薪酬也普遍高于女性。这种现象(   )
A.属于年龄歧视、就业歧视 B.属于利用职务之便行使特权
C.侵犯女性应聘者的隐私权 D.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5、每一届奥运会之后都会举办残奥会。从“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关系看,它体现了( )
①每个人都有平等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没有差异
③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律义务④每个人的发展权利是平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16.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据此举办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小红:我国公民享有各种自由,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由,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小亮:自由有度,我们不能触碰底线,要有必要的限制。
你同意上述哪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2)你对自由是如何理解的?


17、【看平等】

(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平等怎样的含义?


(2)你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B C A C A D A A B A D C

16(1)同意小亮的观点。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地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有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2)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17.(1)图片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图片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单元 第四单元 上课时间 2019.5.26 课 时 1
集体备课人 主备 辅备
课标要求 课标(三)心中有法—3.1“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单元教 学目标 本单元的立意:教育青少年体认法治价值,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本单元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案例,结合教材,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理解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平等待人和处事。 通过学习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自由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重 点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难 点 自由是有限制、相对的,
学情分析 1、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 2、一部分学生尽管知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很难把自由和法治联系在一起。对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
学生课前准备工作 预习本框内容,了解本框基本内容。 提前思考本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问题。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对应目标与设计意图 个案补充
导入新课 你能背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你知道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导入新课
学生自学 一.检查练习册预习填空完成情况 二.自学6分钟,思考下列问题:自由的意义是什么? 自由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上的体现是什么?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如何? 4.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如何体现? 检查预习 先自学后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读书初步感知本课基本知识点
环节一(自由漫谈 ) 播放视频《自由解读》,初步了解自由。 出示二张图片,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请说出描述自由的词语。这样的自由给你什么感觉? (1)班主任忽然宣布了一个消息:今天下午第八、九两节课不上课,你可以自由支配你的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心理感受? (2)农民拥有了自由,获得了什么?总结:拥有自由的意义: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你为什么渴望这个自由?3.校园寻规则(1)我们在校园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规则限制了你的自由? (2)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结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导致混乱与伤害,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4. 2019年3 月 30 日,四川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27 名森林消防队员和 3 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牺牲英雄的沉痛悼念。贵州凯里杨某在微信群里发表不当言论诋毁救火英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 12 日处罚。 杨某提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虚拟世界都没有自由吗?” 小组讨论:如何回复赵某的疑问?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学生观看视频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分析材料,思考自由的意义 通过分析,懂得自由是有限制的 分析案例 理由自由的含义 帮助学生理清自由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自由是法治内的自由
环节二(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继续分析上面的案例 “杨某造谣被拘留案”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国家大力打击网络谣言的目的是什么?法治保障自由 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地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学生分析案例,思考问题 看书总结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结合时事,引导学生感悟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环节三(法眼看平等) 播放视频《平等解读》,初步了解平等。 平等的意义 (1)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什么口号?这说明了什么?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 ,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幻灯片20出示2张图片,哪种方式更受欢迎?为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总结:平等的意义 平等的含义 出示幻灯片22-25内容,理解平等的含义 总结: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出示幻灯片28-30的法律规定,案例和图片素材,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总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①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 观看图片 做笔记 观看幻灯片,理解平等的两层含义 做好笔记 观看幻灯片内容 做好笔记 通过观看视频、分析课件素材,阅读课本引导学生理解平等的两层含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课堂小结(先让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 从古至今,自由、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但无论是自由还是平等,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由与平等的实现永远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
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必做:练习册选择题。 选做:练习册非选择题
板书设计 要
教学反思
德育安全教 育 我们不仅要珍惜今日自由平等的来之不易,更要为明日更加自由平等做出我辈应有之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_

导入新课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部编版 八年级下
1、通过探究案例,结合教材,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理解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平等待人和处事。
3、通过学习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自由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自由的意义是什么?
2.自由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上的体现是什么?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如何?
4.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如何体现?
(自学6分钟,在书上做好标记)
自 由 解 读





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怡然自得、
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天马行空、闲云野鹤、超然洒脱、潇洒… …
请说出描述自由的词语
班主任忽然宣布了一个消息:今天下午第八、九两节课不上课,你可以自由支配你的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心理感受?

农民拥有了自由
增强幸福感,
激发活力。
推动社会进
步与繁荣。
自由的意义
个人
社会
校园寻规则
1、我们在校园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规则限制了你的自由?
2、如果没有这些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导致混乱与伤害,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019年3 月 30 日,四川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27 名森林消防队员和 3 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群众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牺牲英雄的沉痛悼念。贵州凯里杨某在微信群里发表不当言论诋毁救火英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之规定,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 12 日处罚。
杨某提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虚拟世界都没有自由吗?”
小组讨论:如何回复赵某的疑问?(2分钟)
想象一下:每个人在网络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言,会有什么后果?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自由
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1、“杨某造谣被拘留案”给予我们
什么启示?

2、国家大力打击网络谣
言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杨某造谣被拘留案,谈谈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保障自由)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1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2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平 等 解 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 ,
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哪种方式更受欢迎?为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的意义
平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男女同工同酬
对特殊人群特殊照顾
高收入群体税收高,低收入群体税收低。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有同学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是让他们有条件享受平等。
针对这一疑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更趋向公平
同等对待和差别对待哪一个更接近平等的实质呢?




不同情况
差别对待
同等情况
同等对待
平等的内涵
辨别:
1.男女同工同酬。
2.公共汽车上有一排特殊颜色的位置,标明老弱病残的字样。
3.某些单位招聘,只招男性不招女性。
4.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6.一些景区标明6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
7.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去商场,被保安拦住不给进去。
问题:这些数据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个主题?
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2、4、6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
×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一:
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李旭上学不好好读书,经常出入网吧,很少到学校上课,老师批评了他,他还理直气壮地说:我现在还是学生,不用承担任何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一:
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观漫画,明道理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2019年4月3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陈树隆受贿、滥用职权、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一案,对被告人陈树隆以数罪并罚,决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例分析
2019年2月21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邓、吴、冼、王等四人涉嫌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一案,以寻衅滋事罪对四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至七年不等的刑罚。
(因被告人涉及未成年人,故此案不公开开庭审理。)

我国公民的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①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表明( )。
A.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
B.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C.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D.自由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B
课堂练习
2.“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句话说明了( )
A.世间本来就没有自由
B.行使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C.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D.法律限制了公民的自由

C
3.某服装店主利用自己的微信和QQ发布了一条2018年春节是世上最冷的春节的虚假信息。发帖者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被当地公安机关处以行政罚款。这说明( )
A.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的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的权利
B.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受限制的
C.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D.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发表言论纯属个人私事
A
4、车轮质问方向盘“你为什么总是限制我的自由?”方向盘说:“随心所欲,是会走上邪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自律就失去了自由
B.自由是不应该受任何限制的
C.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
D.自由和约束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C
5、有什么样的法治,就有什么样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无政府状态下的持续动荡和混乱。这说明了( )。
A.法治大于自由
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
C.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D.人们的自由是不允许受到损害的
C
6.风筝在空中的自由靠线的束缚而获得,一旦系着它的线断了,风筝就会落地。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
A.法律是自由的约束和保障
B.法律是对自由的否定
C.法律是获得自由的唯一条件
D.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A
7、“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
B、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
C、遵守法律就意味着失去自由
D、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D
8、2018年10月8日,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涉嫌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相关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这说明(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③我国公民的违法和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9.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人生而平等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均贫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0.中学生小芳利用假期和同学们外出旅游。在景点,她大声喧哗,并攀爬到一雕塑上拍照。同学们批评她的不文明行为,她却说:“享受美景是我的自由,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请依据所学知识,对小芳的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小芳的言行是错误的。(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自由与平等是人类两大光明之光,我们希望自由与平等的光芒照耀在人类的每一个角落;但它一定需要法治精神保驾护航。老师希望大家也积极行动起来,为你心中的自由与公平做努力。
作为中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和追求自由与平等?
拓展提高
自由平等
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自由的意义
自由的含义
法治
与自
由的
关系

平等的意义
平等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板书设计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自由
法律

有限制 相对的

保 障
平等

保障
规 范

人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履行义务


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从古至今,自由、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但无论是自由还是平等,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由与平等的实现永远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内容。
2.背会下列问题:?
①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②平等的两层含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资料中部分图片作者来源不明,侵立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