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学案: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PPT版+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浙江省中考社会*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学案: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PPT版+Word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
1.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地球卫土奖”
2018年9月26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投予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这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2019年3月、中共中夹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2019年1月1日起,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这是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之后,我国环保领域内又一部重要法律,填补了环保立法的重要空白,该法明确了企业防止土壤受到污染的主体责任,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9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会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4.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
2019年2月21日,住房和城多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会议要求,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浙江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
2019年3月5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迅速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及时贯彻落实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的要求,并细化了年度目标——2019年全城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设区市城市城区分类收集覆益面达到85%以上,县以上建成区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55%以上;全省启动200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和200个商业(居住小区)定时定点清运试点。
《历史与社会》部分
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37.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法治》部分
28.知道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4.了解我国新时代面临的发展契机与风险挑战
45.懂得我国必须坚持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一.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开发利用情况
具体说明
1、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跨区域调配的作用:缓解资源区域性短缺。
2、依靠科技,“开源”“节流”
“开源”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
的前提
下稳步发展核能。
“节流”
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3、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
4、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治的轨道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人均意识和节约意识等
二.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1.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解决途径
国家把环境保护列为又一项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途径
具体措施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①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工程建设,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北”防护林工程;②把防治沙漠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大力开展治沙工作;③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
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大江大湖的水体污染以及重工业地区出现的酸雨和城市大气污染。如:浙江实施“五水共治”;新建污水处理厂。
三.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1.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
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优势互补
(1)区域间优势互补的实例:
国家根据各地的优势,规划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跨区域调配资源工程。
(2)优势互补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不同区域还可以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优势互补的意义:
开展区域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1.含义: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2.关系: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角度一
例举
表现
说明类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出怎样的人地关系
人与自然休戚与共:自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自然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自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应负的责任,尊重并改造自然。
2.从PRED关系的角度谈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突出发展的主题,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视为统一整体,综合协调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走可持续发的道路。
3.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宪法和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
4.从资源的角度说说“山水林田湖草”的重要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观
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科学发展观。
5.习主席强调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什么
(1)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人类共同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与紫荣,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3)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我国积极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
6.习主席为什么要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习主席强调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1)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亟待解决。
(2)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3)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4)当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5)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联合国在推动各国发展、保护环境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7.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实现哪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8.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1)我国将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恶想,以增进民生福社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3)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9.土壤污染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 有什么危害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0.我国环境工程连续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节的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長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2)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了越来越重要的作周、国际响力不断提高
(3)中国积极履行自己的国际义条、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4)联合国重视环境治理,在推动各国发展、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1.常见生活垃圾分类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不可回收垃圾:烟头、果皮、菜叶、煤渣、建筑垃圾、食品残留物等。
(3)需特别处理的有毒拉圾: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桶等。
12.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这体现了我国坚持的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1)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发展战略:可持续发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13.举例说明浙江省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的情况:
(1)在浙江金华,农户先把垃圾分为“会烂”和“不会烂”两种,会烂的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不会烂的垃圾或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或由县市区统一处理,这个土方法得到国家住建部的推广。
(2)在宁波,每家每户垃圾袋上都印有专属的二維码,扫一扫就能追溯垃圾源头。
(3)在桐庐,则推行红黑榜积分奖惩的办法。
这说明:我们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分类、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的方式。
角度二
原因
意义
影响类
1.为什么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生态环境重要性角度: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人与自然休成与共,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2)环境国情角度: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3)环境问题的危害角度: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为什么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注: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类设问,也可参考如下角度作答)/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国家及浙江省为什么高度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1)资源、环境重要性角度:人与自然休成与共,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2)资源、环境国情角度: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均衡,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3)资源、环境问题危害角度:资源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成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意义角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等。
(5)PRED关系角度: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6)党和政府角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思想。
3.环境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国际问题。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1)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危害人们的健康。
(2)环境问题是经济问: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根,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3)环境问题是政治问题:环境问题会影响社会安定,激化社会矛盾,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环境问题是国际问题: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決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4.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的实施有何意义
(1)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3)有利于将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5.有人说,生活垃圾问题既属于资源问题,也属于环境问题。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可回收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利用好可回收垃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所以它是资源问题。
(2)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随处丢弃,就会破坏大气、水、土壤,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它也是环境问题。
角度三
做法
建议
启示类
1.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我国要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对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选择走法治道路,既要有良法,还要有善治。
2.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应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之中
(1)经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等。
(2)政治建设:完善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等。
(3)文化建设:加强宣传,増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等。
(4)社会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3.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1)政府:选择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实现人ロ、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能力,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发展。
④加强宣传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2)企业
①遵守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②依靠科技,注重节能减排,发展环保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
(3)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①积极宣传环保,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行使监督权,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和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拉;少坐私家车,提個骑自行年、公交出行或步行;选购无磷洗衣粉、无冰箱等环保商品等.(注:一般需结合具体情境写对应的措施。)
4.垃圾分类回收的措施:
(1)国家角度:①加大对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指导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市民实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②科学制定拉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③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技术
(2)企业角度:①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生产中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②依靠科技将垃圾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公民角度:①树立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养成及时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②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政策,敢于同破坏垃圾分类的行为作斗争;③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垃圾分类:如把家里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投放;废菜叶等可用作花草肥料,废水可冲洗厕所等。
热点扫描
考点导引
知识储备
梳理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2019年社会思品中考热点系列
背景扫描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地球卫土奖”
2018年9月26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投予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这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2019年3月、中共中夹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背景扫描
★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2019年1月1日起,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这是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之后,我国环保领域内又一部重要法律,填补了环保立法的重要空白,该法明确了企业防止土壤受到污染的主体责任,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9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会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背景扫描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
2019年2月21日,住房和城多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
浙江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
2019年3月5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迅速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及时贯彻落实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的要求。
背景扫描
《历史与社会》部分
36.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37.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38.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思想和方法
39.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导引
《道德与法治》部分
28.知道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9.知道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懂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4.了解我国新时代面临的发展契机与风险挑战
45.懂得我国必须坚持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考点导引
一.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知识储备
开发利用情况
具体说明
1、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跨区域调配的作用:缓解资源区域性短缺。
2、依靠科技,“开源”“节流”
“开源”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
的前提
下稳步发展核能。
“节流”
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3、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
4、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治的轨道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人均意识和节约意识等
二.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知识储备
1.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解决途径
国家把环境保护列为又一项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途径
具体措施
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①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工程;②把防治沙漠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大力开展治沙工作;③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工程。
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大江大湖的水体污染以及重工业地区出现的酸雨和城市大气污染。如:浙江实施“五水共治”;新建污水处理厂。
三.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知识储备
1.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意义
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优势互补
(1)区域间优势互补的实例:
国家根据各地的优势,规划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跨区域调配资源工程。
(2)优势互补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不同区域还可以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优势互补的意义:
开展区域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更好地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知识储备
1.含义: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2.关系: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出怎样的人地关系
人与自然休戚与共:自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自然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活动反过来也影响着自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应负的责任,尊重并改造自然。
2.从PRED关系的角度谈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突出发展的主题,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视为统一整体,综合协调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走可持续发的道路。
梳理分析
3.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宪法和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
4.从资源的角度说说“山水林田湖草”的重要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观
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科学发展观。
5.习主席强调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什么
(1)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人类共同的挑战,促进共同发展与紫荣,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3)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我国积极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
梳理分析
6.习主席为什么要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习主席强调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
(1)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亟待解决。
(2)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3)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4)当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5)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联合国在推动各国发展、保护环境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梳理分析
7.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实现哪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8.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1)我国将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恶想,以增进民生福社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3)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15.土壤污染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 有什么危害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梳理分析
7.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需要实现哪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8.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的实施说明了什么
(1)我国将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恶想,以增进民生福社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3)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9.土壤污染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 有什么危害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梳理分析
10.我国环境工程连续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节的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長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2)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了越来越重要的作周、国际响力不断提高
(3)中国积极履行自己的国际义条、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4)联合国重视环境治理,在推动各国发展、保护环境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1.常见生活垃圾分类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不可回收垃圾:烟头、果皮、菜叶、煤渣、建筑垃圾、食品残留物等。
(3)需特别处理的有毒拉圾: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桶等。
梳理分析
12.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这体现了我国坚持的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1)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发展战略:可持续发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13.举例说明浙江省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的情况:
(1)在浙江金华,农户先把垃圾分为“会烂”和“不会烂”两种,会烂的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不会烂的垃圾或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或由县市区统一处理,这个土方法得到国家住建部的推广。
(2)在宁波,每家每户垃圾袋上都印有专属的二維码,扫一扫就能追溯垃圾源头。
(3)在桐庐,则推行红黑榜积分奖惩的办法。
这说明:我们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分类、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的方式。
梳理分析
1.为什么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生态环境重要性角度: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人与自然休成与共,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2)环境国情角度: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3)环境问题的危害角度: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梳理分析
2.为什么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注: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类设问,也可参考如下角度作答)/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国家及浙江省为什么高度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1)资源、环境重要性角度:人与自然休成与共,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2)资源、环境国情角度: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均衡,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3)资源、环境问题危害角度:资源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成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意义角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等。
(5)PRED关系角度: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口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6)党和政府角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思想。
梳理分析
3.环境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国际问题。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1)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危害人们的健康。
(2)环境问题是经济问: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根,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3)环境问题是政治问题:环境问题会影响社会安定,激化社会矛盾,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环境问题是国际问题: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決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梳理分析
4.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环保法律的实施有何意义
(1)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3)有利于将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5.有人说,生活垃圾问题既属于资源问题,也属于环境问题。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可回收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利用好可回收垃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所以它是资源问题。
(2)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随处丢弃,就会破坏大气、水、土壤,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它也是环境问题。
梳理分析
1.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我国要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对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选择走法治道路,既要有良法,还要有善治。
2.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应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之中
(1)经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等。
(2)政治建设:完善资源、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等。
(3)文化建设:加强宣传,増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等。
(4)社会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梳理分析
3.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1)政府:选择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实现人ロ、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能力,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发展。
④加强宣传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
梳理分析
3.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1)政府: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2)企业
①遵守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②依靠科技,注重节能减排,发展环保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
(3)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①积极宣传环保,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②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行使监督权,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拒绝在街头和露天烧烤;不焚烧废弃物;不乱扔拉;少坐私家车,提個骑自行年、公交出行或步行;选购无磷洗衣粉、无冰箱等环保商品等.(注:一般需结合具体情境写对应的措施。)
梳理分析
4.垃圾分类回收的措施:
(1)国家角度:①加大对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指导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市民实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②科学制定拉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③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技术
(2)企业角度:①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生产中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②依靠科技将垃圾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公民角度:①树立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养成及时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②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政策,敢于同破坏垃圾分类的行为作斗争;③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垃圾分类:如把家里的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投放;废菜叶等可用作花草肥料,废水可冲洗厕所等。
梳理分析
【例1】近日,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颁奖典礼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  )
伟大倡议奖
B.
激励与行动奖
C.
生态整理奖
D.
农村治理奖
热题追踪
【例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这是我国首次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
A.
《土壤环境保护法》
B.
《土壤环境防治法》
C.
《土壤污染防治法》
D.
《土壤污染整治法》
热题追踪
【例3】2019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列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有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热题追踪
【例4】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习主席强调的内容依据是
①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立足小事保护环境
②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③我国应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热题追踪
【例5】桂林市作为广西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已在象山区和七星区的50个小区中实施和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收集投放,清理运输,生物处理。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开展垃圾分类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B.
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C.
积极参加垃圾分类能共建美好的家园
D.
开展垃圾分类是强人所难,额外增加生活负担
热题追踪
【例6】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各村的道路两侧有专门的分类垃圾桶,还有分类指示牌,市民可以按照指示牌,把不同的垃圾分别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此举,你认为
①所有市民全副精力迎接创建的结果
②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如废旧电池放置到可回收垃圾箱
③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证明居民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能够有效杜绝环境恶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热题追踪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