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设计
课题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1.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2.能在阅读历史资料时,辨析其中表示历史时段的词汇和习惯用法。
3.能实际运用时间和纪年描述历史事件,识别历史过程的演进顺序。
4.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5.使学生掌握发现历史认识社会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资料辨别信息的价值。
重点
学会辨析和使用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难点
使学生掌握发现历史认识社会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资料辨别信息的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9.11”事件的视频。
师:震惊世界“9·11”恐怖事件已经成为历史,在很多年之后,人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呢?
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这段录像之外,还有其他的方式能够让人们知道这段历史吗?
(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课题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
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
1.思考:请结合课本找找并指出这段记载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示历史时段的时间词汇?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有关奥运会最早的文献资料——在扉页上标有光绪年间字样的《希腊志略》,首次证实中国与奥运结缘迄今已有122年的历史,也是清代最详细的有关奥运会的记载 。
2.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记载时,要清楚地描述和说明历史的发展变化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就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为了了解和表达过去事情发生的时间,我们要懂得并使用一些专门的词汇。
时间
(一)公元纪年法
1.查阅资料,说说什么是年代尺?说说什么是公元纪年法?(学生各抒己见)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主要是为了方便学者对历史的研究。
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2.借助课本的年代尺,回答下面问题?
(1)阅读情景,计算出下面问题。
①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
551-479=72
②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
公元9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202+9-1=210
(2)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你能说出区别在哪里吗?
(学生各抒己见)
(1)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公元前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早。
(2)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晚。(公元可省略)
时间长度计算小窍门: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1
3.世纪纪年法
(1)查阅资料,说说什么是世纪纪年法?
(学生各抒己见)
每百年为一个世纪
公元前1年到公元前100年为公元前1世纪
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
(2)结合材料,如何用世纪表示时间?
(学生各抒己见)
用世纪表示公元前479年、公元前202年,公元1年、公元201年、公元1001年和公元1101年呢?
公元前479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1年 ——
公元201年——
公元1001年——
公元1101年——
计算方法:年份除以100,有余数进一,即是该世纪数。
(3)结合材料,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想一想,这是在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年代: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十位数即该年代数。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世纪的40年代。
(二)时代
阅读课本,什么是时代?
(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对于时代的划分要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作为划分的标准,我们还通常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
(三)中国纪年法
1.朝代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朝代有哪些?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时代划分,同学们最为熟悉是朝代。
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
2.君主在位纪年法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君主在位纪年的了解?
(学生各抒己见)
在汉武帝以前(公元前140年),历代帝王都是以自己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
周赧王59年,秦灭周
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
3.年号纪年法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年号纪年法的了解?
(学生各抒己见)
从汉武帝起,我国古代的皇帝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纪年。“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期。
4.干支纪年法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干支纪年法的了解?
(学生各抒己见)
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时就已实行。用干支纪年西汉时尚未通行。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下令施行起,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
二、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
(一)文献资料
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什么叫文献资料?
(学生各抒己见)
文 献 资 料
文字 和书籍出现以后,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活动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这些记录留存到后世,就成为人们了解当时情况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文献资料在形式上有何变化?
(学生各抒己见)
3.阅读下面文献资料,回答问题?
讨论:阅读这段文字,谈谈你的感想。这些史官真的不怕死吗?他们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说明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记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养有德、才、学、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笔直书的史德。史官秉笔直书的美德给后人留下了相对客观的文字记载,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文献资料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历史文献是我们了解遥远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实物资料
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什么叫实物资料?
实 物 资 料(文 物)
主要是指历史 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再现历史。
2.根据周口店的兽骨化石,你能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作出哪些推测?
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懂得使用火来烧食物,说明我国原始人懂得使用火。
3.文字和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但是对于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我们只能依靠遗留下来的文物来了解遥远的过去。除此之外,你还能说一说实物资料相对文献资料的其他优势吗?
1)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
2)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
3)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三)口 述 资 料
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什么叫口述资料?
口述 资 料(文 物)
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它们是对文献资料的种补充。 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2.阅读课本资料,思考问题:
(1)课本上的关于山西移民的说法,是否真是?
据历史学家研究,明初政府确实强制性地从山西等地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移民。所以,这些传说虽有虚构的成分,但确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表达了人们被迫背井离乡的痛苦,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2)这些口述资料有价值吗?今天的人们如何来看待这样的口述资料?
口述资料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特别是,有一些少数民族既没有文字,实物资料也不丰富,我们要了解他们的过去,就必须借助当地人们的口述资料。
3.仔细回忆,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还听说过哪些传说?说一说这些故事,以及它们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思想:讲述了封建礼教与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故事,尽管有比翼化碟的唯美,却是惆怅悲情。
三、分辨史料的价值
1.在这些关于长城的描述中,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史料吗?试着加以分类。
第一手材料,原始资料: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由距离较近的人记录的资料,是直接的证据。
第二手资料:后人的说法或记录,是间接的证据。
2.(1)公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之所以流传千古,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思想情感?长城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老百姓对统治者残是统治的不满和愤怒。长城在传说中成为统治者实行暴政的标志。
(2)抗日战争期间,长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里的“长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学完本课内容后,长城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抗日战争期间,长城已经不能起到抵御外族入侵的作用,可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共同抵御外辱,此时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就不是英雄豪杰,所以这里的“长城”指的是困难。
3.学完本课内容后,长城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4.就人们对长城的不同看法,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事物的。
就长城而言,它曾经是统治者残暴统治的标志,给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但它在古代也确实起到J抵御外族入侵的作用。在当代,长城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物。
5.结合你对上述资料和问题的分析,说一说实物、文献和口述资料各有怎样不同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利用不同种类的资料?
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的直观性。因此,无论是在历史研究中,还是在历史教学中,实物资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献资料以文字和书籍的形式把人们的活动记录下来,保存到后世,成为人们了解当时历史的重要渠道。
口述资料是通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历史资料,虽然有许多虚构的成分,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它是对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一种补充。
每种资料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我们只有综合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才能取长补短,还原一个更为真实有价值的历史。
仔细回忆,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还听说过哪些传说?
端 午 赛 龙 舟
为了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死,说明屈原深受当时人们的爱戴,赞美他的爱国情操。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反应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赞美了牛郎织女的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代表的专制、残暴的封建统治。
拓展提高
同学们,请查阅资料,说说有关文物的趣闻。
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4世纪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人能够识读它们。直到18世纪末,一位法国人在埃及的罗塞塔地区发现了一块黑色石碑,碑上分别用希腊文、埃及象形文字和埃及俗体文字刻写了同一篇铭文,由于希腊文部分是可以读懂的,法国语言学家商坡良便通过对比三种文字,识读出了古代埃及的文字。同时越来越多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古埃及文物、遗址被发现,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古埃及历史。
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课前学生分小组完成材料收集,思考相关问题。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回忆地理知识,同时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通过学习我们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能实际运用时间和纪年描述历史事件,识别历史过程的演进顺序。同时使学生能够区分出哪些属于文献资料哪些属于实物资料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并领会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不同价值,从而使学生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同步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1.“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属于(  )
A. 实物资料  B. 口述资料 C. 文献资料  D. 以上都不是
2.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
人们要发现历史、了解过去,只能依据各种资料。这里的“资料”包括(??? )
①实物资料??? ②文献资料??? ③传说故事?? ?④口述资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属于文献资料的有(  )
①《史记》 ②1912年的报纸 ③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④张学良日记 ⑤北京奥运会录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公元前和公元后是以公元零年为界的 ②公元前某年的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迟
③公元后某年往往把“公元”省略 ④计算跨越公元前后的时间长度时,应减去一年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我国首创以年号纪年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汉武帝
7.下列时间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传说中的耶稣生日 ②公元前221年 ③公元前18世纪
④1921年 ⑤20世纪70年代 ⑥北京申奥成功的年份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⑥④⑤ D.③②①⑤④⑥
8.右图是北京周口店出土的一块黑糊糊的兽骨,这块兽骨黑糊糊的颜色和那里厚厚的灰烬层,说明了北京人已学会(  )
A. 使用陶器 B. 使用石制工具 C. 制作木制工具 D.使用活
9.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的真实历史是(  )
A.长城起到防御作用
B.长城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象征
C.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带来很大的苦难
D.不到长城非好汉
10.唐朝(618—907)和西汉(公元前202—8)分别存在多少年(  )
A.289年;210年 B.289年;209年
C.288年;210年 D.288年;194年
二、连线题。
甲骨文 文献资料   雷锋日记
竹木简 《开国大典》
《史记》 “9·11”事件录像
金字塔 实物资料 档案、旧报纸
周口店发现的兽骨 照片
1946年的世界第一台
 
雅典 口述资料 传说
故宫 口述历史
兵马俑
三、材料分析
1.材料一:下图是我国甘肃附近出土的竹简,因多为汉代竹简,故称居延汉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仔细观察右图所示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盅,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思考:为什么当时人们的书写不写在纸上,而要写在竹片、木片上? 为什么这些竹木简能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2)阅读材料二思考:你能根据此出土文物推测出当时的哪些情形?你认为此文物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2.计算题。
(1)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这两个事件相距多少年?
(2)三国中的吴国建立于229年,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请问吴国存在了多少年?
(3)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到2014年为止,其距今已有多少年?
论述题。
材料一:传说商朝祖先名字叫子契。子契的母亲有一天在河边看见一只黑鸟下了一个蛋,就捡起来把它吃了,结果怀孕生下子契。
材料二: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商王子契的第六代子孙名字叫做微,微死后,其子报丁继位,报丁死后,他的儿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其子报丙又继位。
材料三:著名甲骨文专家王国维根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指出继位的顺序应该是报乙、报丙、报丁。《史记》记成报丁、报乙、报丙,是司马迁的疏漏。著名史学家郭沫若也根据另外收藏的甲骨文档案,证明王国维是正确的。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告诉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应该如何对待各种资料??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同步练习 答案
选择题。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口述资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属于口述资料。故选B。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小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换算成世纪纪年的方法。公元前273年,是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修建都江堰的重要时间。把这个时间换成世纪纪年的公式是在百位数加上 1,即2+1=3,所以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又由于公元前的时间是倒退的,所以数字越大,发生的时间越早,离现在的时间就越远,由此应该是前期或者初,如 公元前594年,应该换成公元前6世纪初。同理,数字越小,发生的越晚,离我们越近,应该为晚期或者末,所以公元前273年应该为公元前3世纪前期期。B,C,D都不正确。所以答案选A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借助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传说故事属于口述资料。故选A。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献资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属于实物资料,故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和公元后是以公元1年为界的,所以①表述错误;公元前某年的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早,所以②表述错误。故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和公元后是以公元1年为界的,所以①表述错误;公元前某年的数字越大,说明时间越早,所以②表述错误。故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于公元1年,北京于2000年申奥成功,所以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③②①④⑤⑥。故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通过对这块兽骨以及灰烬层的分析,说明北京人已学会使用火。故选D。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的真实历史是修建长城给当时的人民带来很大的苦难。故选择C。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存在了289 (907 -618)年,西汉存在了209 ( 202+8-1)年。故选B。
二、连线题。
甲骨文       文献资料   雷锋日记
竹木简 《开国大典》
《史记》 “9·11”事件录像
金字塔 实物资料 档案、旧报纸
周口店发现的兽骨 照片
1946年的世界第一台
 
雅典 口述资料 传说
故宫 口述历史
兵马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资料分类的了解。
材料分析
1. (1)因为可以写字的纸还没有发明或还没有广泛传播。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竹木简上的文字,对当时的历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2)象牙盅上刻有蚕纹,证明当时的人们已懂得纺织、养蚕。 这对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帮助。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文献资料的相关知识。
( 2 )本题考查的是实物资料的有关知识。
2.(1)135年。 
(2)51年。 
(3)2 854年(计算方法:当年年份+841-1)
解析:本题考察时间计算方法。 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
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1
四、论述题。
我们在研究历史时,要尽可能地收集各种历史资料,第一手资料和实物资料最具参考价值,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使用;有时寻找第一手资料十分困难,我们可以采用后人的说法,如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第二手资料;历史传说不等于历史,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要仔细分辨真伪,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辨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

课件51张PPT。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新知导入 震惊世界“9·11”恐怖事件已经成为历史,在很多年之后,人们要如何知道这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呢?
想一想:除了这段录象之外,还有其他的方式能够让人们知道这段历史吗? 讨论新知讲解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5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有关奥运会最早的文献资料——在扉页上标有光绪年间字样的《希腊志略》,首次证实中国与奥运结缘迄今已有122年的历史,也是清代最详细的有关奥运会的记载 。一、探究变化的尺子:时间和纪年新知讲解1.思考:请结合课本找找并指出这段记载分别运用了哪些表示历史时段的时间词汇?2.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记载时,要清楚地描述和说明历史的发展变化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时间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某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就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义。为了了解和表达过去事情发生的时间,我们要懂得并使用一些专门的词汇。(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 公元时代 世纪年代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新知讲解(一)公元纪年法1.查阅资料,说说什么是年代尺?说说什么是公元纪年法?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纪年法。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主要是为了方便学者对历史的研究。
汉武帝②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灭亡于
公元9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新知讲解202+9-1=2102.借助课本的年代尺,回答下面问题?①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551-479=72(1)阅读情景,计算出下面问题。公元元年公元公元前公元1年2012年(1)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前推算,是公元前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早。(2)以公元元年为界,向后推算,是公元某年,数字越大,时间越晚。(公元可省略)新知讲解(2)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你能说出区别在哪里吗?时间长度计算小窍门: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N=A+B-1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3.世纪纪年法(1)查阅资料,说说什么是世纪纪年法?每百年为一个世纪公元前1年到公元前100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 (2)结合材料,如何用世纪表示时间?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用世纪表示公元前479年、公元前202年,公元1年、公元201年、公元1001年和公元1101年呢? 公元前479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1年 ——
公元201年——
公元1001年——
公元1101年——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公元11世纪公元12世纪 计算方法:年份除以100,有余数进一,即是该世纪数。十位数即该年代数。1920年——1929年 20年代年代:每10年为一个“年代”新知讲解 (3)结合材料,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想一想,这是在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世纪的40年代。 我们对于时代的划分要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作为划分的标准,我们还通常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二)时代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新知讲解 阅读课本,什么是时代? 古代、近代、现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唐代、明代等等2.你还能举一些时代的例子吗?新知讲解旧石器时代工业时代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时代划分,同学们最为熟悉是朝代。
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新知讲解(三)中国纪年法1.朝代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朝代有哪些?新知讲解2.君主在位纪年法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君主在位纪年的了解? 在汉武帝以前(公元前140年),历代帝王都是以自己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周赧王59年,秦灭周
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新知讲解3.年号纪年法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年号纪年法的了解? 从汉武帝起,我国古代的皇帝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纪年。“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期。从明代开始,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直到清代灭亡。由于年号不变,人们便用年号来代称某个皇帝。如康熙帝、乾隆帝等。清朝康熙帝十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十二地支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记日的,殷商时就已实行。用干支纪年西汉时尚未通行。自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下令施行起,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过。4.干支纪年法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干支纪年法的了解?新知讲解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知识小结新知讲解二、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一)文献资料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有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二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 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从刘邦建立汉朝到王莽败亡 近230年的历史,是研究西汉的宝贵资料。作者班固花了近30年的时间编写。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司马光。为了考辨史实的真伪,对同一历史事件,往往要参考几种不同的材料。它是中国第 一部编年体通史,它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 1300多年的历史。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什么叫文献资料?文 献 资 料
文字 和书籍出现以后,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活动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这些记录留存到后世,就成为人们了解当时情况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新知讲解2.文献资料在形式上有何变化?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资料:2000多年前, 有个叫崔杼的大臣把自己的国君杀了,史官根据事实在简册上写上崔杼杀国君。崔杼大怒,把他杀了。继任的两位史官都这样记录,结果都相继被杀。到第四位史官还这样写,崔杼问:“你难道不爱 惜性命吗?”史官回答说:“忠 实记述历史是我们的本分,我不能因为贪生怕死而失掉本分。”崔杼叹了口气,放走了他。当这位史官走出来时,正遇到第五位史官捧着竹简和笔走过来。3.阅读下面文献资料,回答问题?新知讲解 讨论:阅读这段文字,谈谈你的感想。这些史官真的不怕死吗?他们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记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养有德、才、学、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笔直书的史德。史官秉笔直书的美德给后人留下了相对客观的文字记载,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文献资料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历史文献是我们了解遥远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知讲解(二)实物资料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什么叫实物资料? 实 物 资 料(文 物)
主要是指历史 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再现历史。新知讲解 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懂得使用火来烧食物,说明我国原始人懂得使用火。2.根据周口店的兽骨化石,你能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作出哪些推测?在周口店发现的兽骨新知讲解3.文字和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但是对于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我们只能依靠遗留下来的文物来了解遥远的过去。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一说实物资料相对文献资料的其他优势吗?1.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
2.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
3.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新知讲解(三)口 述 资 料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什么叫口述资料? 口述 资 料(文 物)
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它们是对文献资料的种补充。 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新知讲解 据历史学家研究,明初政府确实强制性地从山西等地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移民。所以,这些传说虽有虚构的成分,但确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表达了人们被迫背井离乡的痛苦,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2.阅读课本资料,思考问题:
(1)课本上的关于山西移民的说法,是否真是?新知讲解 口述资料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特别是,有一些少数民族既没有文字,实物资料也不丰富,我们要了解他们的过去,就必须借助当地人们的口述资料。 (2)这些口述资料有价值吗?今天的人们如何来看待这样的口述资料?新知讲解3.仔细回忆,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还听说过哪些传说?
说一说这些故事,以及它们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 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思想:讲述了封建礼教与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故事,尽管有比翼化碟的唯美,却是惆怅悲情。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三、分辨史料的价值 材料一: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省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起伏。城墙高大坚固,敌楼、烽火台密布。登长城可以领略工程的浩大和艰巨。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材料二:相传2000多年前,秦始皇下令修长城,强征天下民夫。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去,累死在长城脚下。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她悲恸欲绝,竟哭倒了长城。最后,她投海而死。人们为纪念她,在其投海处修建了孟姜女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长城被当作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1933年, 在长城东段各隘口,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喜峰口之战,中国军队发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牺牲报国精神,用大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终于夺回阵地。喜峰口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新知讲解 1.在这些关于长城的描述中,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史料吗?试着加以分类。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第一手材料,原始资料: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由距离较近的人记录的资料,是直接的证据。
第二手资料:后人的说法或记录,是间接的证据。
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2.(1)公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之所以流传千古,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思想情感?长城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反映了老百姓对统治者残是统治的不满和愤怒。长城在传说中成为统治者实行暴政的标志。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2)抗日战争期间,长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里的“长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抗日战争期间,长城已经不能起到抵御外族入侵的作用,可长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共同抵御外辱,此时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就不是英雄豪杰,所以这里的“长城”指的是困难。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3.学完本课内容后,长城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4.就人们对长城的不同看法,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事物的。 就长城而言,它曾经是统治者残暴统治的标志,给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但它在古代也确实起到J抵御外族入侵的作用。在当代,长城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物。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5.结合你对上述资料和问题的分析,说一说实物、文献和口述资料各有怎样不同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利用不同种类的资料? 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的直观性。因此,无论是在历史研究中,还是在历史教学中,实物资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鸟瞰大河流域新知讲解 文献资料以文字和书籍的形式把人们的活动记录下来,保存到后世,成为人们了解当时历史的重要渠道。 口述资料是通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历史资料,虽然有许多虚构的成分,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它是对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一种补充。 每种资料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我们只有综合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才能取长补短,还原一个更为真实有价值的历史。新知讲解6.仔细回忆,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还听说过哪些传说?
端 午 赛 龙 舟 为了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死,说明屈原深受当时人们的爱戴,赞美他的爱国情操。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反应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赞美了牛郎织女的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王母娘娘代表的专制、残暴的封建统治。 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4世纪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人能够识读它们。直到18世纪末,一位法国人在埃及的罗塞塔地区发现了一块黑色石碑,碑上分别用希腊文、埃及象形文字和埃及俗体文字刻写了同一篇铭文,由于希腊文部分是可以读懂的,法国语言学家商坡良便通过对比三种文字,识读出了古代埃及的文字。同时越来越多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古埃及文物、遗址被发现,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古埃及历史。拓展提高 同学们,请查阅资料,说说有关文物的趣闻。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通过学习我们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能实际运用时间和纪年描述历史事件,识别历史过程的演进顺序。同时使学生能够区分出哪些属于文献资料哪些属于实物资料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并领会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不同价值,从而使学生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板书设计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课堂练习1.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这段封建历史共多少年?221+1911-1=21312.今年是新中国诞生多少年?建国:1949 今年:2019
2019-1949=703. 文物古迹一般来说应该属于哪类历史资料
①实物资料 ②第一手资料 ③第二手资料
④口述资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历史资料。
2.完成同步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