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与社会九下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案课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单元六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3.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拨乱反正。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召开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的伟人又是谁?课前收集资料,预习有关知识。 将本课的兴趣点找到,引出正课做铺垫。讲授新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⑴“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什么是“两个凡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质:“左”倾错误思想的延续真理标准讨论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意义:①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②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聚焦十一届三中全会(阅读教材39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历史上有三次工作中心转移:分别是什么时候?具体内容是什么?1927年 秋收起义 城市 ——农村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 农村——城市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阶级斗争 —— 经济建设意义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那么你知道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以谁为核心的吗?在哪次会议上形成形成的?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回眸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主要工作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时间:1981年会议名称:中共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刘少奇的追悼会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恢复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结合预习,回答问题播放历史图片、历史材料,探究学习新课的第一部分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结合预习回答阅读教材39页,寻找问题的答案思考问题并回答回顾遵义会议阅读40页右上角小字部分,找到知识点阅读材料学习新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回顾旧知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课堂练习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2.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课堂总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从此,我国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伟大的成就。板书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现,重点内容一目了然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练习 一、选择题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八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一大2.如图,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直接针对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二月逆流”C.“反击右倾翻案风” D.“两个凡是”的方针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百家争鸣 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四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毛泽东思想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C )A.政治建设上来 B.法制建设上来 C.经济建设上来 D.文化建设上来7.《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多快好省 8. 1977年9月,在全国计划会议上,邓小平确定了经济战线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受此影响,我国(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 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D.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9.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10.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是因为会议(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13.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④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5.2012年12月7日到11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离京调研,前往深圳、珠海等广东诸地。他向邓小平塑像鲜花,访谈民生,倡导改革,座谈经济,酝酿新一轮改革。在调研期间,习近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说:“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1)改革开放的开始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的?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2)有人把这次会议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说出这次会议实现了哪些历史性转变。答案和解析选择题1.A 2.D 3.C 4.C 5B 6.C 7.A 8.B 9.C 10.C 11.D 12.D 13.B二、非选择题14.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1978年底,北京。邓小平。(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5.(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这次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课件32张PPT。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与社会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下册新知导入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的伟人又是谁? 1979年1月1日的《时代》,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⑴“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新知讲解“两个凡是”: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危害:“两个凡是”1、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延续个人崇拜,违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毛泽东思想。 -------思想上陷入盲区2、不能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行动上陷入雷区实质:“左”倾错误思想的延续“两个凡是”的提出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阻挡纠错新知讲解(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意义:①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②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新知讲解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新知讲解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聚焦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内容党的历史上有三次工作中心转移:分别是什么时候?具体内容是什么?拓展延伸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会场新知讲解 有人把这次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归纳一下,全会从哪几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①从党的指导思想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长期以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②从党的工作中心看,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④从发展动力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展模式。⑤从文化方面看,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那么你知道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以谁为核心的吗?在哪次会议上形成形成的?新知讲解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彻底纠正了“ 左 ”倾思想错误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纠正了 博古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 毛泽东 的领导地位是 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迁移新知讲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新知讲解回眸历史:二、拨乱反正1.平反冤假错案主要工作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新知讲解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1新知讲解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时间:会议名称:通过文件:标志:1981年中共第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新知讲解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刘少奇的追悼会新知讲解恢复高考制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新知讲解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课堂练习B2.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课堂练习D 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邓小平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三次毛泽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的成立第二次孙中山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第一次产生的历史巨人 结 果巨变拓展提高课堂总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从此,我国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伟大的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时间背景内容意义恢复高考板书总结 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新课标历社九下-6.3.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doc 人教新课标历社九下-6.3.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练习).doc 人教新课标历社九下-6.3.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ppt 张也 - 走进新时代 (2014中华情现场).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