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文化教育革新 课件(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2 文化教育革新 课件(17张ppt)

资源简介

欢迎进入
历史与社会课堂
文化教育革新
中国历史上
延续1300多年的
科举制度结束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兴学堂,废科举
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
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
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浙江求是大学堂——浙江大学
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李鸿章:造就人才,实为中国自强之根本,兴办西学,革新教育
维新变法代表人物梁启超:言之强于今日,乃当务之急,要求兴办学校,废科举,开民智
小组合作:
1、请结合书本P107与老师所给的资料,找出近代教育新在何方,有何意义
温馨提示:可以从课程内容设置、传授方式、人数、学制展开、培养目的角度展开
2、讨论时间为6分钟,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并选好讲解人员
材料一: (古代教育) 年幼儿童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直接教读“四书”,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
材料二:新式学堂课程表
仿造西方近代学校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学堂,增加西方近代科学科目的内容,培养新式人才
材料三:中国传统社会中,一般平民并没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1906年提出国家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高低,要求使人人获有教育权利,并要求学习各国,强迫教育
材料四: 古代教育重视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制度的实施,培养出许多忠于皇帝的人才。 近代教育仿造西方近代学校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学堂,增加西方近代科学科目的内容,培养新式人才

材料一: (古代教育) 年幼儿童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直接教读“四书”,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知识覆盖面过窄
材料二:新式学堂课程表
材料三:中国传统社会中,一般平民并没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1906年提出国家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高低,要求使人人获有教育权利,并要求学习各国,强迫教育
材料四: 古代教育重视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制度的实施,培养出许多忠于皇帝的人才。 近代教育仿造西方近代学校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学堂,增加西方近代科学科目的内容,培养新式人才
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
——张之洞《江楚会奏》?
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申报》的异军突起
时间:1872年
地点:上海
人物:外国商人
作用:它的办报形式都为后来的报纸多继承,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申报》前后刊行78年之久,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地位:“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
左页上方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题写的“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及其早期出版物《最新国文教科书》和《华英初阶》词典,传达出文化的气息;下方是近年出版的教科书、工具书和学术著作等三大类书籍。
早期印刷机
1936年,全国共印行出版物9438种,商务即有4938种,占了52%。同就出版业而言,以私营企业而臻此境界,求之古今中外,似都罕有其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北大的影响能达庙堂之高,而商务的影响则可届江湖之远。“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座”
共同作用: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