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教案
课题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分析地图、文字资料,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学习如何运用材料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
3、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民族知识小竞赛导入
课前收集资料,预习有关知识。
将本课的兴趣点找到,引出正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思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有怎样的关系?(结合课本43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居住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西部多,东部少
2、原因: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法律依据: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1954年《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想一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如何?有什么意义呢?(结合下列图片以及课本44页)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想一想: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的文化
彝族火把节
藏传佛教喇嘛辩经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意义: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预习,回答问题
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43页
播放历史图片、历史材料,探究学习新课
阅读教材43页
从地图上找到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观看详实的图片,并阅读教材44页
阅读教材45——46页
通过播放地图、史料并结合教材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播放详实的图片
补充西气东输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读图识图能力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背景
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找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图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记忆。
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
整体感知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变化
感受西部大开发的成就
课堂练习
1、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是( D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后 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拓展提高:
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习惯等;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课堂总结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风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和谐的保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板书
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现,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练习

一、选择题
1、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8、据悉,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国家高速公路联网新疆内路段将全面实现高速化,基本实现14个地州市及新疆兵团师部以高速公路连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体现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
A.云南 B.甘肃 C.贵州 D.新疆
10、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结合材料说出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
(2)如今我国不断地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20世纪末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答案和解析
1. D 2. B 3. A 4. D 5. A 6、B 7、B 8、C 9、D 10、A 二、非选择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符合题意,写出两条或两条以上建议,表述准确即可)
课件37张PPT。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历史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下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民族知识小竞赛哈萨克族苗族新知导入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渡什么节日?民族知识小竞赛傣族
泼水节新知导入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民族知识小竞赛冬不拉
哈萨克族乐器新知导入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民族知识小竞赛新知导入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民族知识小竞赛元清新知导入思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有怎样的关系?(结合课本43页)新知讲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居住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1.含义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前提核心新知讲解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多,东部少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新知讲解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原因:新知讲解
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立。( )
2.民族区域自治区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历史诊所:新知讲解3、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知讲解(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2)1954年《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法律依据:新知讲解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知讲解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新知讲解 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新知讲解想一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结合下列图片以及课本44页)新知讲解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 有自治权利,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 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新知讲解6、意义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 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使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逐步 消除了历史上留下的民族隔阂。新知讲解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新知讲解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想一想新知讲解2.举措及成效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
社会主义社会(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新知讲解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知讲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彝族火把节藏传佛教喇嘛辩经新知讲解(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意义: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知讲解意义: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新知讲解青藏铁路新知讲解 2000年2月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 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新知讲解课堂练习A 1、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土地改革后 D.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D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习惯等;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拓展提高课堂总结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风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和谐的保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含义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加强经济建设。3.重视文化4.进行西部大开发(意义)提出5个自治区课堂总结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