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下 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教案
课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途径、结果,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内容、意义
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
三大改造的过程。
难点
对“三大改造”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说说:如何解决我国工业落后现状 ?
课前收集资料,预习有关知识。
将本课的兴趣点找到,引出正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教材30页)
目的:
时间:
基本任务: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说说:阅读教材31页,说一说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哪些成就?
三大工程: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的建设1953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
三公: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二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通过在地图上呈现成就所在地理位置,可以得出我国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小组合作探究)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靠近苏联。
图片展示:一五计划的成就 见PPT
鞍山钢铁公司(1953年)
生产的大批钢轨
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现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诞生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青藏公路、康藏公路、新藏公路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思考: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意义:开始改变了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仪式
主席台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
时间、地点:1954.9 北京
会议内容: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会议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总结:“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说说:你知道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的改造吗?

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你能不能帮他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模范生产小组
根据所学进行归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法和成就。
材料: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你知道我们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吗?
观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视频
PPT展示公私合营的企业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总结:三大改造
阅读教材33页,如何评价三大改造呢?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结合学习的内容,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播放表格历史材料,探究学习新课的第一部分内容——一五计划
播放历史图片识人物
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以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回答问题
观看PPT一五计划成就的图片
讨论
阅读教材32页,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
通过农民王国范的故事导入三大改造
观看详实的图片以及资料介绍
了解进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学习新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加深学生的印象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观看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五计划的成就,图更加形象直观,加深学生记忆。
得出一五计划的意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明确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的改造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背景的理解,导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了解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培养学生提取史料的能力
结合视频与教材找到答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课堂练习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D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堂总结
新中国的成立,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之一,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中华民族寻求伟大复兴的探索之路上,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有失误与挫折的伤痛,更有改革开放的历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等措施。
板书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现,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6.1.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练习
选择题
1.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2.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
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
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
3.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 )
A.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强迫没收 C.公私合营 D.统购统销
6.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C.修建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 D.鞍山钢铁公司的扩建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改革开放初期 D.新中国成立后
8. 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9. 历史照片是时代的见证。下面照片“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A.1950~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8~1966年 D.1966~1976年
10.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非选择题
1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变革?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这次变革中的什么内容?在这次变革中,他们有怎样的情怀和感受?
(3)这次变革最为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C 2.A 3.D 4.D 5.C 6.B 7.A 8.B 9.B 10.D
二、非选择题
11.(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图一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3)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课件55张PPT。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背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落后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新知导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新知讲解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 、 、 农业 和 ;
基本任务
相应地 。
重工业轻工 业运输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 时间: 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1957年新知讲解为什么要优先
发展重工业呢??新知讲解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新知讲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新知讲解阅读教材31页,说一说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说说新知讲解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的建设1953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三大工程:
三公:
二厂:
一桥:新知讲解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无缝钢管厂鹰厦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宝


路武汉长江大桥 为什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靠近苏联。新知讲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生产的大批钢轨鞍山钢铁公司(1953年)新知讲解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排成长列开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全厂职工夹道欢呼。
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15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5日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新知讲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现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诞生。新知讲解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我国提前两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新知讲解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新知讲解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1956.06 青藏公路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新知讲解康藏公路新知讲解新藏公路新知导入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新知讲解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新知讲解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意义:开始改变了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新知讲解“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二五”计划 (1958~1962年)
“三五”计划 (1966~1970年)
“四五”计划 (1971~1975年)
“五五”计划 (1976~1980年)
“六五”计划 (1980~1985年)
“七五”计划 (1986~1990年)
“八五”计划 (1991~1995年)
“九五”计划 (1996~2000年)
“十五”计划 (2001~2005年)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十三五”计划(2016~2020年)新知讲解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新知讲解主席台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仪式新知讲解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时间、地点:1954.9 北京新知讲解(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会议内容:新知讲解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知讲解3、会议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新知讲解首都人民群众游行庆祝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总结:“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宪法》的制订,表明由政协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已经结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新知讲解你知道三大改造是对哪三大行业的改造吗?说说新知讲解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新知讲解三、三大改造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更是令他喜出望外: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事件?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新知讲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新知讲解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新知讲解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新知讲解模范生产小组 新知讲解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原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阅读教材33页 小组合作)方法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新知讲解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新知讲解方式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过程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新知讲解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阅读教材33页)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的
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
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创举)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方式过程政策新知讲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新知讲解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新知讲解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新知讲解阅读教材33页,如何评价三大改造呢?说说新知讲解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新知讲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新知讲解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的实行 课堂练习B课堂练习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历了那些过程?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说说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新中国的成立,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之一,
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中华民族寻求伟大复兴的探索之路上,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有失误与挫折的伤痛,更有改革开放的历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五计划、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等措施。板书总结“一五“
计划1.基本任务
2.时间
3.成就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3.意义性质
内容
影响
三大改造 1.农业
2.手工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