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复习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对外关系
发展状态
封建皇权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自由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
工业革命完成,经济迅速发展,工商业发达
中国专制主义日趋腐朽,中国国力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开了。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西方国家日益强大
开辟新航路,发展海上贸易,对外殖民扩张

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学
闭关锁国政策
一、中西对比


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具体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什么是近代化
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中国的近代化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1840——1919
近代化(学习西方)三步走
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
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思想近代化——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西方近代化历程:

首先:

其次:

再次:


思想文化

政治制度

器物
中西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领域
中国近代化历程:

首先:

其次:

再次:
请你说说,对比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次序有何不同?

刚好相反
器物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中西比较
领域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西欧 明清中国
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封建皇权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自由
经济 工业革命完成,经济迅速发展,工商业发达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学 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人们的思想
对外关系 开辟新航路,发展海上贸易,对外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政策
对比结论 西方国家日益强大 中国专制主义日趋腐朽,中国国力和西方的差距大大拉开了。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皇 权 膨 胀
1.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3.增设内阁制度。
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5.设立“廷杖”制度。
6.设立军机处。




清朝









明清政府
北方
东北
台湾
西南
西藏
西北

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置台湾府
1、平定准噶尔叛乱;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修长城






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

东南沿海
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


3、设置伊犁将军
以武力抗击沙俄入侵者
1、确立对达赖和班禅
的册封制度;
2、设置驻藏大臣;噶厦
3、实施金瓶掣签制度。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1.区分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
顺治1638~1661
康熙1662~1722
雍正1723~1735
乾隆1736~1795
P7


英国 法国 美国
不同点 重要文件
重要人物
政体
性质
影响
相同点 革命原因
领导阶级
革命动力
结果相同
《权利法案》
共和制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
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资产阶级领导
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推动作用
都取得了胜利,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罗伯斯比尔
《独立宣言》
华盛顿
共和制
《人权宣言》
克伦威尔
君主立宪制

  资料1: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机户”和为“机户”纺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资料2:“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
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
  资料3:有位技术精湛的熟练织工,因对所得报酬不满,
要求机户增加工资又遭拒绝,便愤而辞职。另一位机户见他技术
熟练、产品精致,认为“得此一工,可胜十工”,就同意以双倍
工资雇佣他。
(1)资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P9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
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文字狱
①明清之际统治阶级极端腐败,正统礼教遭到怀疑。
②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代表人物: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李贽
进步思潮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呈现出沉暮与开新交织的格局,请各举一例史实来说明思想领域呈现出的“沉暮”与“开新”
“沉暮”:屡兴文字狱,知识分子不敢议论时政,不敢研究现实;八股取士,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开新”:黄宗羲等思想家努力探索改革社会的方案,对高度强化的皇权进行深刻的批判;明以后,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D

2、对外政策:
闭关政策
(1)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
需同外国通商买卖。
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
(2)表现:
①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③英商宁波贸易后,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
一处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
②统一台湾后,四口通商,但有严格限制。
(3)影响:
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
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
展,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
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
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西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太 平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好望角








迪亚士航线
麦哲伦航线
1519-1522年
1487-1488年
哥伦布航线
1492-1493年
达?伽玛航线
1497-1498年

麦哲伦海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