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我们保障宪法实施。如果宪法得不到充分、有效实施,受到漠视、削弱甚至被破坏,那么,国家权力的行使将会违反法治的要求,我们的幸福生活就不能真正实现。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我们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宪法最高的效力和地位?我们如何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理念呢?2-1 坚持依宪治国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自学目标 P18~241、我国宪法的构成是怎样的?2、我国宪法的内容是什么?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5、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少(运用你的经验 P18)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么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们国家每年要召开两会,你知道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六十一条;序言 第十段)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第一款)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国。(第一章 总纲 第五条)对宪法草案的全民大讨论(探究与分享 P19)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大讨论,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此后,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目 录序言第一章 总纲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修改?一、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宪法的构成?P18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是什么2、我国宪法的内容?P19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内容是什么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宪法序言的相关内容(相关链接 P19) 我国宪法明确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宪法》序言 第七段)观看视频《罗彩霞与“公仆”》,回答以下问题:罗彩霞维护了自己的什么权利?她为什么要维权?从该案例中,你有什么启发?一、根本的活动准则3、如何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 根本活动准则”?P20(1)必要性: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是什么(2)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根本的活动准则(相关链接 P20) 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其领导地位是宪法所确认的。同时,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此外,《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吗?一、根本的活动准则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 活动准则?P20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党及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牛刀小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关于宪法权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也能树立起来④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是对宪法权威的正确认识。排除③,因为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不起来。故选C。不同法律的“对话”(探究与分享 P20-21) 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中的每部法律都有其独特作用。请听以下几部法律之间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入下图中适当位置。从这些法律的“对话”中,你能看出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刑法 “我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民法总则 “我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立法法 “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 “我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刑事诉讼法 “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物权法 “我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的任务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二、最高的法律效力5、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P22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规定的内容不同(探究与分享 P22)查阅我国选举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二、最高的法律效力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是什么(1)区别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阅读感悟 P22) 劳动教养制度是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改造的行政措施。在特殊历史时期,这项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与我国宪法的精神相违背,缺乏明确的法理依据,2013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除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实施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被依法废止,这也是与时俱进、深入推进提法治国方略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的原因。二、最高的法律效力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是什么(1)区别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探究与分享 P23)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19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二、最高的法律效力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是什么(1)区别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控制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既然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有人认为:有了宪法,我国国家为什么还要制定其他法律?为什么要制定其他法律二、最高的法律效力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P22-23是什么(1)区别A.规定的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B.法律效力不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控制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2)联系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牛刀小试对下图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产生的依据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D.错误,因为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C解析 图片表达的意思是,宪法是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之和,这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可见,A、B两项不符合题意。之所以说这是错误的表达方式,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故选C,不选D。合同法教育法民法刑法物权法……宪法=小结2-1 坚持依宪治国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宪法的内容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宪治国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构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坚持依宪治国.pptx [新闻直播间]新闻链接罗彩霞:同班同学顶替自己上大学_新闻直播间_视频_央视网.mp4 不经过起诉辩护判决,曾经的劳动教养制度允许把中国公民关4年.mp4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今后一年主要任务坚持不懈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_超清.mp4 (八二)宪法修改如何改变你我生活大量私营经济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出现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