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16张幻灯片)+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课件(16张幻灯片)+1个视频

资源简介

既然每个人都能自由平等地追求幸福,那我们应如何做?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自学目标 P101~105
1、怎样珍视自由?
2、怎样践行平等?
要求: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
田某的“自由”(运用你的经验 P101)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条规定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唐某“微博骂人”事件(探究与分享 P102)
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众多网友跟帖评论唐某“微博骂人”事件。
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
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小玫 唐某逞一时口舌之快,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石头 言论自由必须以尊重和不侵犯他人名誉权为前提,唐某咎由自取!
小聪 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后果。
一、珍视自由
1、怎样珍视自由?P102
怎么做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畏法度者最快活(阅读感悟 P102)
自由快乐,人皆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由、快乐的?
史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诸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题名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朱元璋听后皆不满意。大臣万钢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悦,称赞其见解独到。
自由快乐之人,必是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
牛刀小试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句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人生是宝贵的,自由是宝贵人生的亮点。我们应该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  )
①知晓自己的权利
②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
③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④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入选。故选A。
陈云拒绝新军装(探究与分享 P103)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二、践行平等
2、怎样践行平等?P103-105
怎么做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就业歧视(探究与分享 P103-104)
结合三幅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乙肝歧视、残疾歧视、地域歧视、就业健康歧视、年龄歧视等。
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阅读感悟 P104)
2003年6月,大学生张某参加某省公务员考试,他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在报考同一岗位的近百名应聘者中名列第一。在随后的体检中,因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他被招考岗位所在市的人事局以体检不合格为由拒绝录用。无奈,张某一纸诉状递到法院。状告市人事局侵犯其合法权利。法院在判决中确认,被告市人事局在国家公务员招录过程中作出取消原告张某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行为,主要证据不足。依照法律规定,该行为应予以撤销。这是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以原告张某的胜诉而告终。该案件对于后来废止“乙肝歧视”的国家政策的出台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践行平等
2、怎样践行平等?P103-105
怎么做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4)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践行平等,就要将平等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牛刀小试
对“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理解正确的有(  )
①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②现实生活中要允许特权现象存在
③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利
④一个人如果为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就可以拥有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对“平等地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理解正确的有: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利。所以①③ 是正确的。排除错误的观点②④。故选B。
小结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践行平等

反对特权
自由平等的追求

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利
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珍视自由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